竹城:海地的未来?

2013-04-29 21:58
中国财富 2013年9期
关键词:太子港竹楼建材

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4时53分,一场7.0级地震袭击了海地首都太子港郊区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之一。大约300万人受灾,25万栋住宅、30000栋商业建筑倒塌,100万人无家可归,31.6万人死去。一个月后,一场比海地地震强度大得多的地震袭击了智利中部,遇难者为525人。相比之下,海地之所以损失那么慘重,不是因为自然的威力,是因为这个国家缺乏轻量级建筑材料以及相关的人力资源。

森林滥伐导致海地大批人口离开农村,现在全国三分之一人口生活在首都太子港地区。2010年地震之后,大批援助集中到首都,进一步加剧农村人口向太子港集中的趋势。同样由于滥伐,海地极度缺乏木材,加上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能源密集型而且极为沉重的水泥成为海地主流建筑材料,相应地,海地建筑工人所掌握的技能通常也就是与水泥有关的技能。

在这一背景下,英国建筑联盟学院学生约翰·奈勒立志为海地首都太子港设计出一个可持续的未来。他提出一个名为“竹楼”(Bamboo Lakou)的计划,建议使用竹子为原材料,启动一场完有具备海地特色的基础设施建设。

奈勒说,竹子轻便、坚韧、可再生,其本身的特性使得建成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抗飓风和地震。竹子可以劈开做地板,也可以组合在一起做成墙壁,还可以用柏油封好,做屋顶建材。不过,奈勒说,海地拥有一种骄傲的文化,当地人比较保守,往往拒绝接受新的东西。因此,“竹楼”计划并未打算引入新的建筑类型,而是建议采取当地传统的Lakou形式—好几家人围绕一个中庭聚居。通过不同的变化,并加入防震设计,建成Lakou风格的住宅、市场、百货中心和其他公共生活建筑。在此过程中,让海地人充分了解竹子,接受这种新材料,从而增加对这种有生态效益的植物的种植。

按照奈勒的设想,这个计划分为四个阶段,首先评估海地已有的竹子资源,以及哪些建材可与竹子并用,并选一批工人率先学习竹子建筑技术,然后随着竹子供应量的增加,把这种建材逐步推广到全国,在基本不识字的劳动力中普及竹楼的设计和建设,建成数千栋新型Lakou建筑。

不过,竹建筑只是奈勒计划的一部分,他的目标是在引起竹建筑关注的同时,在海地种植许多树木,在未来几年内能为这个国家提供可再生木材,同时修复海地因滥伐造成的环境破坏,把太子港建成一个由木材和竹子构成的都市。

这一美好设想为奈勒赢得了2013年福斯特建筑奖,但至今为止,一切都还停留在纸面上,海地的贫困、技术人才不足及政治腐败都可能对计划的实施形成阻碍。此外,也有植物学家警告,竹子是入侵性植物,速生意味着它也不容易受到控制。竹子常会挤走本土植物,演变成一片同质的竹林,而不是设计者期待的多元化生态系统。竹子发达的根系还会在道路下方蔓延,毁坏基础设施。总之,要建成一个可持续的海地,还需要更加细致的分析和论证。

猜你喜欢
太子港竹楼建材
绿色的竹楼
昊星建材 MODERN MASTERS
昊星建材
地域性文化景观设计
微生物建材诞生
油慌
EXACT SOLUTIONS FOR THE CAUCHY PROBLEM TO THE 3D SPHERICALLY SYMMETRIC IN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S∗
悲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