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火把剧团

2013-04-29 11:11蒋永平
青年作家 2013年9期
关键词:赵丽火把川剧

蒋永平

这是个初春的下午,新都区石板滩镇新明老街正在演川戏《双槐树》,石棉瓦的大棚内,近百张椅子只稀稀拉拉坐了不到40人。川剧班班主的神情有些落寞,但眼神依然坚定。

班主名叫赵丽,她从13岁(1987年)起就开始在重庆市永川大河川剧团学习和登台演戏。她所带领的这个班子现在有12个人,包括四对夫妻、解散了的县级川剧团演员以及几位川剧票友,他们原来散落在四川各地的草台班子中。2006年他们才结成这个“火把”剧团,2010年正式取得演出许可证。今年64岁的攀枝花东区镇政府退休干部苏光金成为了剧团的主要资助者,因为喜爱川剧艺术,全团演出道具服装都是由他提供的。

剧团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门道”:在乡镇上及城乡结合部,租下便宜场子,许多小商贩也来凑热闹——场内的锣鼓声、唱腔,场外的叫卖声,构成一幅浓郁的川西民俗风情图;行头简单,聚散无时,一旦没有观众、入不敷出,再迁徙;剧团呆在一个地方的时间,多则几年,少则一月——他们是川剧里的吉普赛人,逐观众而居,为生存而流浪,泸州、永川、安顺……赵丽已经记不清自己走过了多少地方。

一直四处流浪的剧团在早前的三年里,曾落脚于青白江区清泉镇花园沟村——花园沟村支书彭兴树无偿提供给他们演出场地,还帮助剧团申请演出许可证;在那里,他们除了定期给花园沟福利院的孤寡老人们演出一次,生存方式就是对外演出。但是后来这里的场地因为要拆迁,她们又开始了四处流浪;经过几个月的四处流浪后,终于找到了石板滩这个落脚点,在石板滩镇新明老街找到一处适合演出也有一定固定群众基础的场地。在这里也终于找到了足够维系她们生存的观众,每天下午2点准时开唱的各种剧目还是吸引了当地大批老年人,特别是石板滩的逢场天时,观众还是足够多……

“有时候,换上一身戏服,我觉得自己就像是变了一个人,”团里最年轻的演员丹丹说。在剧团成员心底,川剧是他们略显黯淡的人生中唯一的自信——一天中至少两个半小时,他们是舞台上的驸马爷、状元郎、帝王将相或是书生小姐,是拥有目光与掌声的“角儿”。每当锣鼓敲响、射灯“啪”地一声亮起,当演员们身着大红大绿的袍,“咿咿呀呀”地唱起,舞台上才出现一个异常明亮、精神抖擞的世界。

其实对于这些草根的“火把”剧团来说,更大的隐忧是观众群体——川剧界内流传着一句俗语,“过一年就少一排观众”。2012年是四川的“振兴川剧”年,“花园沟青年川剧团”申请到了成都市文化局提供一笔四万元的援助经费,成为唯一获得这项援助的民间草根剧团。欣喜的同时,他们仍热切地希望着,川剧的“火把”能安放在观众的眼中、怀中……

(从2012年2月21日开始,我一直在跟踪拍摄一个草台川剧班子,也就是俗称的“火把剧团”。从清泉到石板滩再到泰兴镇,一路追随下来,感受到他们太多的艰辛与不易。“信仰是活在舞台上,传统文化是活在戏里,现实就是挣钱吃饭。”日渐老去的观众,终身漂泊的剧团,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川剧似乎终将落寞地隐去,然而依然有人在顽强地坚持,只不过这只是他们谋生的技能——他们唱,是为了活着;而要活着,只好不断地唱着。——摄影手记)

猜你喜欢
赵丽火把川剧
神奇的川剧变脸
川剧版画传四方
红亮的火把
永春“逐火把”激情上演
可爱的蜡烛
夏天的故事
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论荒诞川剧《潘金莲》
你要说清楚
坚守川剧的后现代主题
我要起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