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天演论》译介过程中的适应与选择

2013-04-29 09:29裴等华
作家·下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天演论严复译者

摘要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的本质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这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此视角下对严复《天演论》译介过程中的适应与选择做出解读。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近代社会环境、思想环境和“学贯东西”的严复,得出严复译介的《天演论》是当时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选择的结果;然后从译者对译文文本、文体、翻译策略、译学理论和原著思想的选择与操纵,得出《天演论》是译者依据当时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做出选择和操纵的产物。

关键词:严复 适应与选择 翻译生态环境 译者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胡庚申教授在《翻译适应选择论》一书中提出了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与选择学说,奠定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基础。该学说以达尔文进化论的“自然选择”为理论支撑,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胡庚申,2004:39),并将翻译过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即“自然”选择译者和“自然”选择译文。“自然”指的是“翻译生态环境”,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胡庚申,2008:1)。根据“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在第一个“自然”选择译者的阶段里,重点是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也可以看作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即译者适应。在第二个“自然”选择译文的阶段里,重点是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是译者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选择,而选择的结果就产生了译文。(同上)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具有动态的“双重”身份:一方面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与制约,另一方面又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实施对译文的选择与操纵(同上:2)。

严复是我国近代翻译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出翻译家,其译著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国内诸多学者尝试从不同的生态翻译学视角对严复译著《天演论》进行了探讨。本文将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对严复译介《天演论》过程中的适应与选择做出进一步解读。

二 严复翻译《天演论》是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

1 《天演论》发表前的中国近代社会环境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率先用大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化半封建化的开始。1858年《天津条约》和1860年《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1894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战败,随后签订的《马关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更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2 《天演论》发表前的近代中国思想环境

鸦片战争以后,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出现了以林则徐和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19世纪60年代在中国出现了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目的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用以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但他们本人仍是传统的封建思想的信徒,决定了他们没有也根本不想去触动封建统治思想,因此他們不可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甲午战争惨败,使洋务派标榜的“求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也基本宣告失败。

3 严复翻译《天演论》是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

1866年严复考入了马尾船政学堂,该学堂是中国第一所近代海军学校,培养中国近代海军和近代工业的骨干力量。1877年严复作为首批海军留学生进入英国海军学院学习。此时的英国社会正是达尔文、赫胥黎和斯宾塞等人倡导的进化论盛行时期,严复很快就接受了这种先进的思想,并细心研读这些大师的著作。同时思考一个始终令他着迷的问题:西方富强的秘密是什么?(本杰明·史华兹,1996:26)正是这个问题,引导严复热切地考察英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在到英国的法庭旁听后,他对时任驻英公使郭嵩焘感叹说:“英国与诸欧之所以富强,公理日伸,其端在此一事。”他开始意识到当时的中国急需的并不仅仅是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更需要对落后的社会制度进行变革。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导致北洋舰队的覆灭,这是严复最大的痛。痛定思痛,得寻找战败国衰的根源,要从思想上寻求出路(黄忠廉,2008)。1895年,严复在天津《直报》上连续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忘决论》等政论文,主张变法维新,抗击外来侵略,敲响了救亡图存的警钟。《天演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的。

正如俞政教授所说:“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大动荡时期,传统文化在列强的科学技术和洋枪洋炮面前显得苍白无力!那时中国急需输入先进的西方学说,擅长英语而又学贯中西的严复便响应了时代的需要!”(2004:75)在面临内忧外患和各种救国方案无法实现的社会生态环境下,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任务,就落到了忧国忧民、东西兼通的严复的身上。因此,翻译《天演论》既是当时翻译生态环境对严复选择的结果,也即严复对当时翻译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

三 《天演论》是译者对译文做出选择和操纵的产物

鲁迅先生在评价严复时说他是“做过《天演论》的”。这个“做”字反映出严复在翻译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他在翻译时是依据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原文文本的操纵,是有所选择的。这一点可以从他对原文文本的选择、对译文文体的选择、采用非正法的翻译策略、对原著思想的操纵等方面得到考证。

1 对原文文本的选择

《天演论》是赫胥黎论述达尔文进化论的一部重要著作。这一论著原是他在牛津大学的演讲稿,后来加了导论和其他论文一起发表,名为《进化论与伦理学》。实际上,严复只翻译了该书的前半部分,译名为《天演论》。李泽厚认为严复这样做是为了表明自己“不同意原作者把自然规律(进化论)与人类关系(伦理学)分割对立的观点”(1979:261)。严复选择翻译进化论部分的原因在《天演论·自序》中有论述:“其中所论,与吾古人有甚合者,且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意思是说,赫胥黎在书中所持的观点与中国古代圣贤的思想观点相似,其反复讨论的话题与“自强保种”有关。这一点刚好符合他“救亡图存”的主张。正是这个一致性促使他翻译进化论部分,并将其作为宣扬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载体。贺麟先生在《严复的翻译》一文中曾详细分析严复翻译工作的宗旨,认为严译“最重要的就是他选择原书的精审”,其一就是“严氏选择原书,是认定先后缓急和时势之需要而翻译,故每译一书都含有极深远的用意。”(贺麟,2004)赫胥黎关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正是严复所苦苦追寻的,是当时中国社会之所急需,是严复根据当时翻译生态环境的需要做出选择的结果。

2 对译文文体的选择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指出:“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选择采用先秦文体,是出于译文“达”的需要,如果选择当时的通俗语进行翻译则不能传达原文的意思。此外,据本杰明·史华兹研究,严复用先秦文体来翻译,原因是“他呼吁的对象是士大夫即知识分子阶层,因此他决心用一种投他们所好的语言。他并不奢望民众会直接阅读他的译著。”(1996:83)《天演论》的原著是赫胥黎在牛津大学的演讲稿,演讲的对象是熟知西方自然科学的牛津大学的学生,演讲词中多用长句和一些专业术语,文章有着极为缜密的逻辑性。但是严复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宣传和普及社会进化论思想,使“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深入人心,其目标语言读者是封建的士大夫,他们对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知之甚少。如果严复采用原著中科学的语言进行翻译,可能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文中的思想,也就难以实现其宣传和普及进化论的目的。因此严复只能采用他们崇尚和喜好的语言进行翻译,模仿先秦文体的字法和句法结构,追求“雅”的风格。这样说来,严复采用先秦文体也是为了迎合目标语言读者的需要,是在当时“诗学”制约下对译文做出选择和操纵的结果。严复对译文文体的选择获得了其良师益友、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吴汝纶的赞赏,并在为其作序时称其文“与晚周诸子相上下”。

3 “非正法”翻译策略的选择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开篇写道:“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直接指出在翻译过程中做到“忠实”原文同时兼顾译语表达的难处。面对这样的难处,他采用的翻译策略是“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到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并将这种意译的翻译策略称为“取便发挥,实非正法”。严复在译著中运用了如案语、换例等多种非正法翻译策略。

严复采用案语是为了向读者解释并评论某个重要概念。例如,在“卷上导言广义第二”中“复案”后插入了1068个文字,详细介绍和评论了斯宾塞关于进化论的观点。

据张德让研究,严复采用换例的目的是“为了达到针砭时弊的效果,在翻译中把对时局的思考与西学的译介巧妙地融会贯通,选择公众最关切之事,从多个方面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相关西学进行比较会通,进而反观中学之不足”(2011:75)。在《天演论·自序》中,严复引用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约翰·穆勒的话:“欲考一国之文字语言,而能见其理极,非谙晓数国之言语文字者不能也。”严复认为,使用中国典故和中国人熟悉的人和事,通过中西文化比较来阐述西方思想,更容易被读者所接受。在“卷上导言择难第十”中,严复选用中国古代上林之羊欲自为卜式和汗渭之马欲自为伯益的典故替换原文中的“鸽子们将成为他们自己的约翰·塞伯莱特爵士”,说明赫胥黎的观点“人类不可能对自己进行人工选择的”。正因为严复选择这种东西结合、夹译夹述的“非正法”翻译策略,才使得《天演论》在当时能够被具有传统思维习惯的中国人理解和接受,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 对传统译学理论的适应和突破

在翻译《天演论》过程中,严复感慨翻译之难,并在此书序言中首次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既是对传统译学理论的适应,也是对译学理论的创新。中国的传统译学理论,无论是支谦的“因循本旨,不加文饰”,释道安的“案本而传”,还是玄奘的“既需求真,又须喻俗”,都主张译文要做到与原文内容的对等和統一。严复的翻译标准“信”和“达”则是对传统译学标准的继承和适应。所谓“信”,是指要译文要忠于原文,即忠于原著者的思想、风格、情感等等,就是说,译文要完整而准确地向读者传达原文的含义,对原文不做过多删减。“达”则是指“辞达而已”中的“达”,要求翻译出来的译文要通顺,符合译入语的语言习惯。严复认为,“达”是原文的大概意思的传达。他在翻译过程中,力图使译文尽可能地做到忠实于原作,并兼顾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语言感受。

“雅”,是指文字优美,语句优雅,意境美突出。严复在解释“雅”时,用了“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意思是说,“言辞只有具有文采,才能流传久远”(胡裕树等,1953)。由此看来,雅与信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这是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王东风,1996:28)。他在翻译过程中不“斤斤于求得与原文的形似”,而追求“神似”。这就突破了长期以来中国译学囿于语言的桎梏,而将内容和形式统一起来。

在“雅”这个标准的指引下,译者便有了更大的“取便发挥”的空间。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便从“译者隐身”到“译者中心”过渡,确立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话语权”。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除语言学、文学、美学之外,心理学、社会学、跨文化交际、符号学、信息论、机器翻译、人机对话均成为翻译理论家研究和考察翻译的新视角(李文革,2004:5)。当代西方诸种译学流派(包括文艺学派、语言学派、翻译研究学派、阐释学派、解构学派、美国翻译培训学派、法国释意派等七大流派)的发展,呈现出多学科互相渗透、不同翻译思想相互补充、不同翻译思想和实践各有侧重的鲜明特点(同上:9)。译学理论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语言研究的领域,而是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伦理道德、性别等差异以及读者需求和接受心理等诸多因素纳入翻译行为考虑的范畴之内。如何克服这些因素对译文的影响,决定了译者必然无法在翻译过程中成为一个“旁观者”,而是应在翻译过程中“有所为”。因此,当代西方译学流派都在不同程度上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其能动作用,以取得译文的最佳效果。这也与我们现今提倡的生态翻译学“以译者为中心”是一致的。因此,生态翻译学在译学理论上得以突破和创新,可以说严复功不可没。

5 对原著思想的改造

严复对译文的选择还表现在对原著思想的改造。原著中赫胥黎在宣传和捍卫达尔文主义的同时,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不同,动植物没有所谓的道德规范,人类社会则有高于动植物先天的“本性”,即人类具有“善相感通”的同情心,能够相互关爱。因此人类不像动物那样被动地接受自然进化,应该行动起来,与自然作斗争,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转化。赫胥黎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将进化论和社会伦理对立了起来,认为它们之间是互不相连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法则仅仅适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应遵循人类自身的伦理法则。严复不同意他的这种狭隘的进化论观点。他在“卷上导言制私第十三”中添加案语,驳斥了赫胥黎的将进化论和伦理学对立起来的“保群之论”,指出其“有倒果为因之病”:人类具有“善相感通”的同情心,能够相互关爱,这是“天择”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他认为自然是普遍进化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强调“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进化规律是任何事物都不可避免的客观规律,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这种观点恰好与斯宾塞关于普遍进化论的观点相吻合。严复将生物进化规律引进人类社会,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其目的是要唤醒国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弱肉强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共同规律,中国并不例外,如果不进行奋起反抗,就会亡国灭种。

另一方面,严复又不赞成斯宾塞鼓吹的为西方列强侵略辩护的“任天为治”思想,即人类社会只能被动地接受自然界的天演,任其淘汰。他认为这是斯宾塞的观点的“末流”。他赞成赫胥黎“与天争胜”观点,将其用来补救斯宾塞关于社会进化论的“之失”。主张人不能被动地接受自然选择,而应该与自然作斗争,奋发图强,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样说来,严复从西方引进的社会进化论,实际上是赫胥黎和斯宾塞思想的适应和改造,是对这两种思想有舍弃有选择的融合,是适应近代中国社会的一种全新的社会进化理论。他要用这种理论启蒙和塑造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唤醒国人对自身危机的意识,激励国人救亡图存。他在文中不惜笔墨,大量介绍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并加以改造,使它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的世界观。正是在译评过程中的这种选择与操纵使严复的《天演论》在中国被广泛传阅并接受,达到了他“译书醒世,发同胞之蒙昧,挽国运于阽危”的目的。

经过严复改造后的社会进化论思想,很快成为当时中国有识之士所接受,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维新变法运动的理论依据。尽管这次变法运动失败了,但是严复的社会进化论思想却起到了社会启蒙的作用。

四 结语

最佳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的累计结果(胡庚申,2004b:4)。严复译介的《天演论》是适应中国近代社会环境、思想环境的产物,是对译文文本、文体、翻译策略、译学理论和原著思想做出选择和操纵的一部宏伟巨著,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译者对文本做出选择的经典之作。由中国近代社会和思想环境构成的翻译生态环境中,学贯中西的严复则适应了历史潮流的召唤,勇敢地肩负起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启蒙的重任。他笔耕不辍,继译介了《天演论》之后,严复又译介了《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穆勒名学》、《名学浅说》、《法意》等西方学术名著,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开启民智的一代宗师。他着眼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迫切需要和读者的接受能力的译介过程,既是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选择的结果,也是译者依据当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做出选择和操纵的产物。这种在“适应中选择”“选择中适应”的翻译策略使得《天演论》这部划时代的著作在中国近代社会生根、发芽,从而对后世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 Lefevere,André.Translation,Rewriting,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London:Routledge,1992.

[2] [美]本杰明·史华兹,叶凤美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 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哲学理据》,《上海科技翻译》,2004年第4期。

[5] 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上海翻译》,2008年第2期。

[6] 贺麟:《严复的翻译》,《东方杂志》,1925年第22卷第21号。

[7] 胡裕树、宗廷虎:《修辞研究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观点作指导——学习(修辞学发凡)札记》,《修辞学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8] 黄忠廉:《适应与选择:严复翻译思想探源》,《上海翻译》,2009年第4期。

[9] 黄忠廉:《严译〈天演论〉究竟始于何年》,《光明日报》,2008年5月12日。

[10] 焦飏:《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严复〈天演论〉的翻译》,《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11] 焦卫红:《严复译著〈天演论〉的生态翻译学解读》,《上海翻译》,2010年第4期。

[12] 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79年版。

[14] 皮后鋒:《严复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 王东风:《翻译中“雅”的美学思辨》,《现代外语》,1996年第1期。

[16] 王栻:《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17] 俞政:《严复的社会进化论》,《人民论坛》,2004年第3期。

[18] 张德让:《严复换例译法与中西会通:以〈名学浅说〉译本为例》,《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年第2期。

作者简介:裴等华,男,1975—,江苏滨海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跨文化,工作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天演论严复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严复“惟适之安”视域中的民主与科学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天演论》初版时间再探——以新近发现的“味经书屋本”为中心
严复:落日青山一片愁
严复修改试卷
变译之更改策略研究:以严译《天演论》为例
《易经》里的《天演论》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国学之真的寻求——论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