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简·奥斯丁小说创作从女性视角出发,关注女性眼中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她的作品集中描写女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用作者独特的手法进行书写,对于女性性别特征及女性身份的确立,说明了女性必须拥有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话语才能实现女性的价值。
关键词:简·奥斯丁 女性意识 价值 女性视角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在以男性价值体系为中心的社会结构中,真实的女性声音往往是被其掩盖的。在这种价值体系中,男性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女性地位进行衡量,女性在男权社会制度的压制下成为一种辅助品,没有了女性自己的历史、文化和人格。文学是表现文化的载体,它体现着文化的某种氛围。因此,简·奥斯丁坚持从女性视角开创独特的风格,在小说中反映了女性眼中的诸多社会问题,描绘出真实英国的现实社会现状,其中包括女性地位、婚姻、和家庭,使读者非常深刻地了解当时英国社会的女性问题,这对英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一 奥斯丁小说女性意識产生的文化背景
女性文学的出现是妇女觉醒的第一反映,简·奥斯丁作为表现女性意识的女作家,通过作家自身的独特认识和感受,对女性价值进行思考,强调女性不同于男性的独特意识,在社会意义上明确了“女性的尊严”。
人是有意识的载体,人的意识包括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其中自我意识是以意识主体自我的存在为对象,它表现为以自身主体为精神的载体的自由性。由于人处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中,人类的这种自我意识是社会结构保持某种形态的原因之一,无疑会烙上时代与社会的印记。两性社会角色的群体意识的形成,各种制度、等级观念使得男性和女性具有了社会性别的差异,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社会结构都是以男权为中心,通向权力的途径完全掌握在男性手中。而对于女性来说,以自身主体为对象的意识是女性自我意识,也就是说,从女性角度来感知、体验现实,并在女性生活的环境下表现女性的欲望与追求,从而实现女性的人生。但是,在男性社会话语权过大的语境中,女性的这种自我意识被男性强大的实体遮挡了,失去了女性在社会群体应有的声音。
18-19世纪,人类文明发展很快,而妇女地位仍然处于社会的下层。这时的妇女还没有在被奴役、压迫和愚弄的状态中觉醒过来,在当时按照男性的意志建构文明的社会生活中,女性被看作是头脑简单、智力低下的男人的附属品,理所应当地该被男性统治,妇女的美德就是忍耐和恭顺。由此看来,男权社会夺走了女性应有的自我意识。在这种境遇下,女性自我意识终于萌芽出来,她们开始学习阅读和创作,并开始了女性价值的自我思考,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使她们更加意识到自身价值的重要性,从此女性声音的崛起使英国固有的社会文化传统被动摇了。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提起的是女性主义文学的兴起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正如简·奥斯丁这样的女作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审美标准探索了在她所生活的文化背景下女性的命运和价值观,鲜明地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她用自己强烈的感情,使女性形象成为小说中的主角,而不再是男性的附属品,提醒女性从被鄙视带来的精神困境中走入现实的社会生活,并在作品中非常深刻地抨击了当时英国以男权为中心的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为女性争取自己生存地位发出了呼声。
二 奥斯丁女性意识的创作内涵
1 女性的自由意识
文学用于表现人类心灵的感受,透过它反映了现实世界与人的精神思想的关系,也就是说,人们不只需要物质世界的支持,同时也关注精神上的极大追求。在这种情况下,人就会突破生存环境中各种物质以及精神的约束,从而获得自由全部内涵的舒展。但是作为人类性别之一的女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却逐渐失去了与男性一样的权利和自由,成为男权社会的边缘人物,完全丧失了自由,而社会文明达到了一定进步时,女性在被长期的压抑中,终于觉醒,以奥斯丁为代表的女性作家们用自己深刻的笔触书写了属于自己的思想与灵性,怀着满腔热情赞美女性的智慧与能力,成为现实生存中的主体,她们用女性的思维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包括对爱情、人生、婚姻等问题的看法,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同时也以其冷静的视角指明了女性现实的人格局限。
奥斯丁认为女性与男性一样能够对才智进行追求和探索,并从中表达了男女平等的观念。如在她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就清晰地写出了男性与女性一样存在着优点与缺点,有很多男性的头脑是愚蠢拙笨、智力低下的,女性有很多是头脑机灵、智力超群的。小说围绕作家非常赞赏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在叙述中通过对比把小说中的人物分成两类:见识高明的与见识低下的。而以伊丽莎白为代表的属于前者,而以柯林斯牧师为代表的属于后者。作家站在性别平等的角度来评价人,坚信女性与男性智力与理性上的一致。《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是被奥斯丁美化了的贵族子弟,并刻意安排在伊丽莎白的帮助下才改掉性格中的缺陷。这充分说明了女性价值的重要性,也从中体现了在家庭和婚姻中女性的全新地位,表现了作家对女性智力的信心以及她对男女平等意识的非凡勇气。
奥斯丁认为女性自由意识的基础是才智,她把知识能力看成是男性与女性平等的先决条件,因此女性应该有足够的勇气去追求知识,以实现自我价值的完善。在她的作品中,女主人公的知识是较强的观察力和判断力的来源。她以伊丽莎白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来说明这位女性形象具有较为广博知识,并与当时的淑女相反,不是当时社会提倡的“社会花瓶”式的角色。她笔下的伊丽莎白生性活泼,对当时社会规范标榜的“才艺”根本不在乎,女主人公为了看望生病的姐姐,一个人步行三英里泥泞的路程,而不关心自己是否仪表不整地出现在那些所谓的上流人士面前。她的自尊自爱、行为的重要准则是在婚姻、友谊、交际中彼此相互尊重。如果受到不公正的态度冷淡与轻视,她坚决地进行抗争。奥斯丁通过伊丽莎白这个人物形象极其鲜明地表达了知识对女性意识的重要性,而小说中的这位女主人公的胆识与才智也正是由于她的学识才争取到了女性应有的自由;此外,作者还通过对比,说明了小说中的班内特太太虽然曾经美丽动人,但由于没有知识,很快被丈夫厌恶和嫌弃,成为丈夫嘲弄取笑的对象,甚至在孩子面前也没有了母亲所应得的尊重,从而进一步强调了女性拥有知识的重要性。
2 女性的婚姻观
奥斯丁在创作中通过婚姻体现出了社会中女性的价值。作品通过她塑造的生动而又发人深省的故事,揭示了18世纪英国社会中女性的婚姻观念,表现了女性的真实生活处境,并以此为出发点,指明了当时妇女的生活出路。仍以《傲慢与偏见》为例,其中的一个女性形象夏洛特表达了当时女性对婚姻的看法:“(夏洛特想)柯林斯先生固然既不通情达理,又不讨人喜爱……不过她还是要他做丈夫……尽管结婚并不一定叫人幸福,但……日后可以不致挨冻受饥。”通过这个角色,奥斯丁说明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即人的价值完全建立在对财产的所有权上,因此作家围绕女性的爱情婚姻,把女主人公完全放置在现实的环境中,说明了当时的女性只能通过婚姻来获得个人幸福。因为财产都被男性继承人所得,女性处于经济上没有地位的境地。她在小说《爱玛》中道出了这类女性的苦衷:“单身妇女,若收入微薄,当然令人耻笑”。奥斯丁描写的那些女性以经济为基础的婚姻,都是把婚姻当作仅有的体面出路,以此反映出作家对当时英国社会环境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作者褒扬了那些敢于同这种观念进行抗争的女性形象,并暗示了当时社会的婚姻以财产为基础。如小说《爱玛》中的爱玛就不急于结婚,这是由于她为自己争取了经济的独立,她对女友说:“……一个有钱的独身女人总是让人尊敬,而且能像任何人一样通情达理讨人喜欢。”
奥斯丁将婚姻与财产联系到一起,其实旨在说明婚姻不应是真挚爱情上的空中楼阁,爱情的最终结果是婚姻,在婚姻生活当然无法离开物质内容,但婚姻财产不是决定着婚姻是否幸福的唯一标准。因此,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用巧妙的叙述讽刺了班内特太太把拥有财产的少爷的出现认为是“女儿们的好福气”的观点。作者反对夏洛特为了财产而嫁给自己不爱的柯林斯,她非常赞成主人公伊丽莎白那种以平等、互敬为基础之上的、并在情感上有克制力的、理智的有财产的婚姻:“只为金钱和美貌而结婚是错误的,但缺少金钱和美貌的婚姻也是错误的。”換句话说,靠理智来对待自己的婚恋,并要才智和情趣相投才是女性理想中的美满婚姻,它充分表达了奥斯丁最朴实的女性婚姻观。
三 奥斯丁女性意识的艺术表现
1 叙事视角
整体看奥斯丁小说的写作立场,她的文学作品实际上是对女性问题不断发掘的过程。她的小说以值得赞赏的艺术勇气,宣扬了文学中一直受压抑的女性意识,逐渐勾勒出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奥斯丁的叙事视角从女性人物角度对故事进行观察故事,它使得作者以俯视的角度从容不迫地给读者讲述故事,并以全知的叙事视者安排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如 《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的形象就通过这种叙事视角使人物形象更为自然,从而突出了女主人公细致的的情感世界。在传统文学里,男性人物代表着强势话语,女性角色根本不存在发言权,而奥斯丁则打破了这种传统叙事,以其独特的叙事视角将女性主人公变成故事舞台上的中心人物,从而充分张扬了女性主体意识。
2 女性审美形象
奥斯丁在她小说的女性审美形象的塑造和题材的选择上,也进行了巧妙的处理。如《傲慢与偏见》中的班内特太太是被作家刻画讽刺的人物形象,对于这个人物来说,嫁女儿是她最开心的事,她庸俗的思想意识是“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作家通过这个人物表达了当时没有财产的女性想要嫁给有财产的丈夫真实想法。而故事中的夏洛特更是为了财产委身于自负愚蠢的柯林斯,而这仅仅出于不至于挨饿受冻的“可靠的储藏室”的想法。又如,在小说《爱玛》中表现的审美形象寓意更深刻,故事写到邱吉尔先生回乡,爱玛又活跃起来,忘了自己曾经“决心永远不出嫁”,“根本连一点结婚心思都没有”,并设想邱吉尔是“最适合于她的人”,作家在此利用反讽手法突出了立志不结婚的女主人公爱玛所做的徒劳无功的事情,而下了一番功夫折腾的爱玛最终发现自己并没爱上他,她的梦破灭了。作家利用自己塑造的女性形象充分表达了女性深层悲剧的性质,提醒女性不能丧失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这其中饱含了作家对女性命运的忧患意识。
奥斯丁非常注重女性在生活中的文化修养,极力提倡女性的智慧和理性,她塑造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虽然长相不及姐姐,而且被当时社会所提倡的才艺与举止更是与宾利小姐没办法相比,但她让父亲最引以为豪,也是作者极力褒扬的审美形象。作者在作品中描绘了女主人公天性活泼、聪慧大方,更为推崇的是,伊丽莎白拥有丰富知识之上的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这使她具有了女性强烈的自信心和主体上的优越意识。从审美角度上讲,奥斯丁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人物形象本身更具有真实性,更具备审美意蕴和价值。
四 结语
简·奥斯丁被称为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驱,作家从女性角度重视女性主体意识的时代性,注重考察女性情感与社会规范的距离,并用她手中的笔向传统观念挑战,去感知、体验人生与世界,书写出女性自身的意识,充分展现了女性争取平等的意识,执着于精神家园的追求,真切地发出了反对男权意识的呼声,从而表达了男女平等的观念。
参考文献:
[1] 简·奥斯丁,孙致礼译:《傲慢与偏见》,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2] 简·奥斯丁,孙致礼译:《理智与情感》,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
[3] 简·奥斯丁,孙致礼译:《爱玛》,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4] 简·奥斯丁,秭佩译:《曼斯菲尔德庄园》,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 鲍晓兰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6] 爱德华·福珂斯,孙小宁译:《西方情爱史——资产阶级,情爱的放纵》,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范莉,女,1969—,山东禹城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工作单位:德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