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背景下高职物理的应用性教学探析

2013-04-29 00:44陈志杰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陈志杰

摘要:根据高职物理教学的现状,阐述了在专业背景下高职物理应用性教学的具体措施:物理教师要跨专业学习,改变自身知识结构的单一性;根据需要合理补充和加强与专业课相关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展物理应用性学习能力的评价

关键词:专业背景;高职物理;应用性教学;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以服务为宗旨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了高职战线的共识。这对高职物理教学同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高职物理教学要服务于专业课,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

一、高职物理教学的现状

1.物理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单一,缺乏职业教育观念。教师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质量。虽然很多学者对教师知识结构的看法与观点不尽相同,但普遍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至少应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专业知识,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专业背景知识对高职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人认为高职业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应该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物理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获取信息素质和教育专业知识等。当今,高职物理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是普遍存在而不可忽略的问题,一些教师不了解自己所教专业的知识背景知识,对物理教学在学生就业发展中的地位认识不足,仍然按照“理论至上”以“学科本位”进行着物理教学。这些教师无法把物理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不能把握好“必需、够用”的度,难以真正做到物理为专业课服务。

2.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和科学性,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近年来,高职物理教材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在结构上,仍没有真正体现当代物理学的物质结构框架和能量主线,重视知识的分块而忽略了各块层次间内在的联系。教材内容比较枯燥,脱离生活实际,缺乏时代信息,知识的指向性不明晰,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物理的实用性与工具性功能,使学生感受不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物理学不学无所谓,从而影响到应用性教学的开展。

3.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单一,不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高职学院的学生生源状况决定了学生的知识底子薄弱,而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接受式学习为主要教学方法,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无法实现教学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现在还有很多高职院校,他们评价物理的方法仍然用传统的闭卷笔试的量化考核,考核内容大多停留在“了解、记忆、理解”三个层面上。缺少应用方面知识的考核,没有体现专业特点,影响了学生应用性能力的发展。传统的学习方法和考核评价不再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了。

二、高职物理课的教学改革

1.高职物理教师要加强跨专业学习。知识结构单一的物理教师,不适宜专业背景下高职物理课的教学工作,因此,高职物理教师的业务学习不应局限于纯物理方面的知识,更应该加强对所教专业学生所学知识的了解,并且掌握该专业学生所需要的物理知识。例如,担任“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物理课的教师应接受该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背景,便于在教学过程中把物理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物理课教师的跨专业知识的学习可采取不同的方式,(1)学校提供专业课教材,由物理教师课余自学;(2)通过继续教育的形式进行选修;(3)以物理教研室为单位集中学习,并请有关的专业教师对物理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只有通过加强高职物理教师的专业学习,才能解决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真正做到物理服务于专业,更好地体现物理的应用性与工具性功能。

2.補充和加强与专业课相关的内容,提高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专业学习是职业教育的特征,物理是工具性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是当代技术发展的源泉,要发挥其工具性的功能,应遵循服务于专业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这就要求物理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适时地补充相关专业的应用性教学内容。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下面以汽修专业为例加以说明。

首先,物理教师要善于把物理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以专业的角度看物理。比如,物理中的“电磁感应”知识与“汽车电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知识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物理教师可以用专业课的实例来创设课堂问题情境。例:课题引入“汽车发动机都没有自启动的能力,需要借助外力来驱动才能进入工作状态,这外力主要是来自于直流电动机的运转。”接着便质疑学生“直流电动机是如何运转起来的呢?汽车发电机又是怎样产生电的呢?”学生听后兴趣盎然,很自然地产生了求知的欲望和动力,这时立刻让学生亲自观看汽车直流电机和交流发电机的结构及工作过程,进而讨论分析原理,然后再讲授相关的“电磁感应”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性,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兴趣,还可使学生易于接受、掌握新知识。

其次,物理教师要善于从学生所学的专业中挖掘物理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比如,汽车火花塞的点火原理涉及到物理中的“静电”知识;点火线圈产生高压电涉及到物理中的“自感、互感和磁场的能量”知识;汽车空调、排风扇涉及到物理中的“热力学基础”知识。物理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整合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知识调整与拓展延伸,删除过时、减少抽象繁琐的内容,增加专业实用性的物理知识,为学生学好专业课作好铺垫。

3.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专业背景下的课程实施应当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不再是简单传授给学生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去研究、思考、应用。这样的学生将来离开学校后,就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通过自学容易地获取知识,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物理实验不仅对学习活动有促进作用,而且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人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作为物理教师要精心设计和改革实验教学,首先,要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这种实验的模式是:课题(给定);实验步骤(学生自行设计);结论(未知),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主动探索、观察,最后总结出规律或结论。比如汽修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二极管的特性”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结论,而是给了他们一些必须的元件和仪器,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进行研究,经过他们的动手实验、观察、分析、讨论,最后顺理成章地理解了新知识。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其次,要多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多认识和接触常用仪器,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可将一些报废的仪器让学生动手修理和设计实验。开放实验室对有创造才能的学生来说,是他们实现发明和创新的场地,这样才能真正把实验室作为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场所。

大力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展现真实生活中无法看到的规律和过程,变难为易,变不可能为可能。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促进“从学生学的角度去考虑教”与“从教师教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学”的教学双向互动,在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广泛地开辟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途径。

4.开展物理应用性学习能力的评价。在物理课程考核中实行应用性学习能力评价,不但能引导日常的物理教学自觉地向应用的方向发展,还能激发学生学物理、用物理的积极性。传统的期末考试主要是“一张纸、一支笔”通过卷面考试来进行,基本是“一试定成败”,这种形式倾向于“重理论、轻操作;重记忆、轻创新”。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应用性学习能力评价的要点、指标:(1)收集信息的能力,即发现和收集生活生产和专业课中的实际问题并与物理知识相结合的能力。(2)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能力。(3)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用性学习能力的评价的方法:(1)课堂评价.。包括学生对物理课的出勤情况、课堂发言、讨论和课堂练习的评价。(2)课后评价。包括课后作业、课题活动、实践活动、论文撰写、物理日记等等多方面的评价。(3)测试评价。测试的主要内容应是与生活和专业相结合的知识点以及应用题。采用笔试、实践操作或口头的形式,重点测试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物理教师应根据专业特点突出针对性、多样性,避免评价内容和方式的盲目性、随意性。学生能力的培養必须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效果,所以,我们非常注重教学过程的考核,通过过程考核、技能考核、卷面考核三种形式来构成物理课程的考试体系,期末总成绩(100分)=过程考核成绩(40分)+技能考核成绩(30分)+期末卷面成绩(30分)。过程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本课程中的出勤和作业完成情况、上课时老师对学生的提问考核及课堂讨论情况;技能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实验课中的表现情况(如操作是否规范、正确、熟练)、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到期末再进行一次实验测试,让每位学生现场抽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一个实验。通过技能考核,使学生更加认真对待平时的实验操作,同时也激发学生在实验课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操作技能基础;期末卷面考核方式可开卷也可闭卷,主要考查学生全面理解、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题目侧重理论联系实际,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避免出怪题偏题。采用新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必须遵循知识与能力相统一的原则。考试就象一根指挥棒,教师要正确地应用这根棒,使学生明确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促使学生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高职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应用性教学是专业背景下高职物理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还有待于同行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