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芬
绿色,充满着生命希望的颜色;绿色,象征着生机、繁茂和永恒;绿色,意味着气息的清新自然,呼唤着充满绿色的课堂。
绿色的课堂,或许有些小小的遗憾、种种的不完美,但那是最真实的状态,最纯朴的、最具有原始韵味的,是一种天然的、环保的、不经刻意雕琢的课堂。
华东师大课程研究中心吴刚平教授说:“真实的教学情景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不是为了观赏。”绿色课堂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展现给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绿色课堂不能无视学生基础,把学生当做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绿色课堂不能死抱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鼻子走,不敢越雷池半步;绿色课堂不能课前操练课中表演,少数参与多数旁观。
一、激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苦心创设了一个个情境,组织了一次又一次比赛,充分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竞争机制,运用了一系列可以运用的激励手段调动学生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达到预期效果了吗?达到了。兴趣有了吗?有了。学生真正喜欢数学知识本身吗?我认为不全是,他们表现出的是对激励手段的喜爱,喜爱的是表扬后的骄傲自豪、得到智慧星后的神采飞扬,爱的是那些精神的鼓励、物质的奖励,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建立在某种利益基础之上的,像是以某种东西作为交换成为学习动力,并不是数学知识本身,他们并没有真正喜欢上数学本身。这是一种低层次的激趣。真正的兴趣应该是发自内心对数学本身的喜爱。
二、分组合作探究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平台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分组合作探究学习作为现在倡导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共识,但实施中往往流于形式,座位改变、学生自学、老师不教就是分组合作探究学习。
真正的分组合作探究学习要选择适合的内容、适当的时机、适宜的环节,之前要明确小组合作探究的对象、分组的标准、探究的方式方法;哪些是学生能够解决的,哪些问题可能会有难度;分组合作探究学习要充分调动发挥其组内优势,使学生真正参与,不要让优等生唱“独角戏”,让后进生坐冷板凳充当旁听者的角色。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过程,其中会闪现学生智慧的火花、创新的种子有待教师发现。教师是参与者、聆听者、解惑者,不要失去任何和学生交流相处的机会,往往师生之间的感情就是在互相交流、讨论中培养起来的。
三、交流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
学生的交流汇报是自己学习成果的展示,是自己学习状态的真实写照,对值得肯定和表扬,错也是正常和不可避免的,况且往往老师所否认的并不一定是错的,有可能是和老师想要的标准答案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可能受到时间、教时的限制,不想花费过多的时间,所以或一笔带过或轻描淡写或简单否定,但学生的汇报是经过自己的努力探究得到的成果,它可能不成熟、不完善,甚至不正确,但那是他的学习成果,我们应该仔细聆听,尊重他们的学习果实,这其中有他们的想法、思考、付出、智慧、探索精神、独特见解、创新火花……我们应该和他们分享,不要把他们的灵气扼杀在摇篮里。
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资源,可能优秀生一次小小的失误或是后进生一次回答的正确或是一次小小的意外,都可以成为教育素材。
我想,学生喜爱的应该是一种毫无任何压力而轻松自然的课堂,有错误、有失败、有争论,而我喜爱的是一种纯朴的、自然的、真实的、不做作的、不经刻意雕琢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