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板书“回归”语文课堂教学

2013-04-29 03:28:39吕强弟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5期
关键词:回归作用语文教学

吕强弟

【摘要】当前,多媒体技术已成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传统板书的运用越来越少,甚至在部分课堂上出现“零板书”的现象,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缺憾。文章主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浅谈了板书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及其效果,以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师对板书作用的认识,并重视对板书的运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板书重要性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40-01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发展迅速,受到大多数语文教师的青睐,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宠儿”,传统的板书似乎“人老珠黄”,悄然退居“二线”,成为一个“旁观者”。然而,我们在享受绚丽多彩的多媒体技术的同时,应该看到,板书中那一个个方块字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能够演奏出一支支和谐悦耳的曲子,令人如醉如痴;那匠心独具的设计也如一幅幅意境深邃的写意画,意味无穷。因此,我们应理性地看待板书受到的这种不公正的“待遇”,为它“鸣冤叫屈”,看到它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作用,扶正其位,让它回归语文课堂,为语文教学工作继续“奉献青春”。

一、板书一字千金,是对教学内容的浓缩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有知识点和重难点的渗透、内容的剖析、思想的提炼、艺术手法的运用等等,其涵盖范围广,囊括内容全,要将这些内容直观简洁、一目了然地呈现给学生,那最好的手段就是运用板书。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精心加工,深度提炼,浓缩为精品。因此,可以这样说,板书上的每一个字犹如反复锤炼提纯的黄金、精心打磨雕琢的玉器,一字千金,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学生通过咀嚼品味这些“简单”的信息,内化稀释浓缩的“精品”,才能抓住“核心”,放大内容,达到“一叶知秋”的功效。

二、板书结线成网,是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媒介

蜘蛛结线成网,雨淋而不断,风吹而不破,其精美绝伦的构建艺术能给我们以启迪。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帮学生梳理知识层次,构建知识网络,完善知识结构体系,将分散的知识点沟通融汇,串珠成线,而板书在此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我在教学《劝学》这课时,采用了知识树式的板书,这样设计的初衷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的同时,强化对知识的记忆,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经过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中效果格外明显。板书基本内容:

三、板书明暗设疑,是开拓学生思维的载体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这样一个理念,板书不是教师的“独舞”,也不是简单的文字搬家现象,而是一个师生交融互动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层层设疑,力求让板书中的每一个词动态跳跃,成为激活学生思维的元素,引发学生思考,自动“生发”出板书内容。这样,我们的课堂尤如湖上泛舟,荡漾着片片涟漪,引人入胜。另外,板书中要留有一定的“空白”,诱发学生思维。例如,在进行《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线索的板书时,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这条线索师生共同完成,而将暗线留出空白,让学生独立完成。显而易见,学生如果要顺利地完成这一作业,就要反复研读课文,走进作者的心灵,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心领神会。同时,学生要进行严密的逻辑思维,跨越时空界限,进行抽象思维和联想想象。可见,板书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渗透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更是一个学生思维创新的过程,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等方面大有裨益。

四、板书饱含智慧,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镜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板书上的每一个字,并非教师天马行空随意书写,它是教师智慧的结晶,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写照,更是折射教师教学能力一面镜子。因此,一面好的板书,需要付出大量艰辛的劳动。对于这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体会深刻:要剖析教材、挖掘提炼,研究学生、分析学情,筛选教法、设计方案,学法点拨、能力拓展等等,细致入微、一丝不苟。这其间浸润着教师的教学理念,饱含着教师严谨敬业的精神,更是一名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生动体现。

五、板书携美同行,是渗透审美教育的天地

前苏联大文豪高尔基曾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在语文教学中,板书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行为,看似信手拈来的随意“挥洒”,却处处闪烁着美的影子,有内容的充实美、语言的凝炼美、构思的缜密美、布局的承载美、字体的俊秀美等外在的静态美,也有学生情感的体验美、思维的创新美、师生互动的和谐美等内在的动态美,动静结合,形神兼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充满诗情画意。当然,学生融入其中,美“润物无声”,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着很大意义。如,在教学《项链》这篇小说时,我是这样设计板书的,文字、线条用不同的颜色。

六、黑板蕴含潜能,是拓展学生能力的乐园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有一板多用的理念,充分挖掘黑板潜在的资源优势,为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服务,这点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比如针对职业学校学生书写较差的现象,我充分发挥黑板的作用,指导学生课余时间利用黑板练字,组织粉笔字竞赛,为提高学生书写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又如我指导学生定期办黑板报,让学生自主设计,大胆地进行艺术创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我结合学前教育、艺术等专业特点,在进行古诗词、散文等内容的教学时,让学生发挥想象,通过简笔画或写意的形式在黑板上呈现课文内容,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强化了专业能力训练,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正如朱绍禹先生所说:“板书能点睛指要,给人以联想;形式多样,给人以丰富感;结构新颖,给人以美的享受。”好的板书,能为语文教学画龙点睛、锦上添花,期待我们语文教师能用心浇灌好板书这块沃土,让板书艺术永葆青春、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彭小明,《教学板书特征论》教学评论,2007(4)

[2]钱威,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猜你喜欢
回归作用语文教学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4:42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5:44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6:12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5:01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