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细节教学课堂更加精彩

2013-04-29 01:29李小龙
考试周刊 2013年98期
关键词:温度计刻度细节

李小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表扬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学生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许会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下面我就课堂细节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不妥之处,还请同仁指正。

一、精彩的课堂,来自对教材内容的细致挖掘

往往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无不在教学细节的发现中逐个加以深挖和提升,都在预设、发现一个又一个细节。教学细节的合理与有效,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地钻研教材,积蓄内力,发现教材的细节,激情饱满地引领学生亲近教材。

如:在七年级《数轴》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事先安排同学们回家观察温度计,并用卫生筷等制作一支仿真的温度计。然后在上新课时老师准备一些实验室里的温度计发给同学,让他们仔细对照检查是否有做得不完善或不正确的地方,让学生先说。接着老师提问:(1)温度计是否有刻度(包括零刻度线)?(2)刻度是否均匀?(3)刻度标法顺序是怎样的?(4)在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能否再刻上更小的刻度线?(5)温度计上的刻度排列是否有方向性?(6)这个温度计能否做得很长很长,刻度标得更多些?学生根据自己的制作和观察一般都能回答出来。然后把这支温度计抽象成一条向两端无限伸展的数轴,引出课题。学生通过课前制作、课内观察已基本掌握了数轴的三要素,思维的火花被激发出来……

二、精彩的课堂,来自对学生资源的细心开发

教学细节稍纵即逝,要靠教师用心捕捉。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及时捕捉,小心把握。多数精彩课堂究其原因,都只是当“意外”出现时,教师没有简单处理,而是以此为契机,巧妙引导,于“惯常”处拓开一片新天地,使我们的教学因意外而精彩。

如:有一位教师教学计算“23-7”时,不直接暗示算法,而是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说一说,看哪个小组方法多,让学生在开放的时空中主动探索多种个性化的算法。结果,学生提出的计算方法让这位教师惊叹不已。有的摆小棒,有的借助计算器,有的列竖式,有的用各种口算:10-7=3,13+3=16,13-7=6,10+6=16;还有的学生用减数加差等于被减数的方法来口算:16+7=23,所以23-7=16,更有一种奇特的算法让这位教师当时愣住了。一个学生说先算7-3=4,然后20-4=16,虽然得数相等,但按常规思维难以理解,教师当时没有发表意见,而是让学生说算理,没想到学生竟说得有理有据:23减7,个位3个1减7个1,差4个1不够减,就从20里减去4就是16,说得多好呀!学生主动探索,教师鼓励学生全方位地分析、多角度地联想、多层次地猜测、多方面地实验,用不同的解题策略改变问题情境,开拓解题思路。当学生出现看似“无厘头”的计算,教师没有武断地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发现学生计算的“闪光点”。小小的一个教学细节,充分地显示了尊重学生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

三、精彩的课堂,来自对错误资源的充分利用

教学的细节可能是一句话、一个表情、一次错误,教师只有敏锐地发现这些精彩的细节,耐心扣问,静静倾听,深入挖掘,有效生成,才会走进学生心灵,走进文本教材,打造出精彩生动的课堂。

如:《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性质》例题:判断点A(2,3)在反比例函数y=8x图像上吗?

生1:把点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y=-8x,得左边=3,右边=4,由此判断点不在此函数图像上。

生2:利用待定系数法,把点坐标A(2,3)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y=kx,计算出k的值为6,而不是-8,由此判断点不在此函数图像上。

生3:老师,我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做法。点的坐标都是正的,所以点在第一象限内,而y=-8x的比例系数-8是负数,它的图像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所以点所处的位置不符合条件,因此,点不在此函数图像上。

学生3的回答出了教师的意料。教师首先还是肯定了学生的这种解法,然后没有多加点评,也不急于揭示这个解法中的漏洞,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教师迎合他的思路请他继续解决:当点A坐标改为(-2,3)时,则点A是否在这个函数图像上?在这个实例中学生通过点所处的象限判断点是否在此函数图像上的这种方法,在这一题里是一种正确的方法,而且很简便。但是这种以点盖面、以特殊盖一般的说法,不具备普遍性:当点A坐标改为(-2,3)时,他的方法就将失去效用。

在这个案例中由于教师及时地将例题做了改变:“A坐标改为(-2,3)”,再让学生解决新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进一步引起他的思考。学生出错的过程就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教师应该慧眼独具,看到错误背后的价值,抓住学习错误,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契机。

四、精彩的课堂,来自学生的质疑

关注课堂细节,它能成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成为学生的兴奋点,化解疑难的转折点,从而创造精彩互动的课堂。

如:一次,我在给学生辅导“鸡兔同笼”问题,当讲到“鸡兔共有16个头,44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时,我按照教材上的方法进行讲解,正当学生听得认真时,忽然听到最后一排一个“调皮鬼”在小声地嘀咕:“这样想太繁了,把每只兔子都砍掉两只脚,每只鸡都斩掉一只脚不就得了。”我听了开始一愣,然后让他上讲台进行讲解:“鸡和兔共有44只脚,每只兔子砍去两只脚,每只鸡砍去一只脚,44只脚就少了一半即22只脚。这22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6,另一部分是兔子的只数:22-16=6(只)。”“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我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兴趣盎然。我顺水推舟,干脆来个小组讨论。随着讨论的进行,学生中不时有新的想法产生。

上述案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质疑采取了“热处理”,将问题再度抛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感悟,为学生思维的飞跃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互相探讨,不断闪现出思维的火花,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最终问题便在师生的共同互动中迎刃而解了。

细节决定成败。数学教学中如果能从大处入眼,小处入手,注重打磨细节,那么就会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更精致,更和谐,更有效,也更具魅力。

猜你喜欢
温度计刻度细节
正确认识温度计
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温度计的『一二三』
三招搞定温度计
欧姆表的刻度真的不均匀吗?
——一个解释欧姆表刻度不均匀的好方法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被吃掉刻度的尺子
谁大谁小
细节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