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遵东 孙欣
农业保险,本质上是一个农业问题,又是一个国家以保险为依据的一项支农政策。作为世贸组织“绿箱”政策的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柱,也是分散农业风险的主要手段,同时还是农民增收的保障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器。贵州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且复杂多变的省份。而与肆虐的自然灾害相比,贵州省缺乏成熟有效的农业风险分散方式,农业保险分散风险与稳定经济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贵州农业保险的发展面对很多难题,也面对新的发展契机。
一、贵州省农业保险发展的机遇
(一)外部政策环境
1.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保险的重视
从2004年到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了10个关于指导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号文件,都对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指导。200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确定对试点地区进行农业保险试点,并给予各省各种作物保险险种保费补贴统一为25%,提出各省的配套补贴不能少于25%;2010年的一号文件指出“加大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保费补贴力度”,中央财政及时调整保费补贴,给中西部各省的保费补贴提高到40%。中共中央国务院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发展,2013年的一号文件中又再次提出“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生产大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适当提高部分险种的保费补贴比例”的意见。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为贵州省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2.《农业保险条例》的颁布
2013年3月1日国务院首次发布了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农业保险的法规《农业保险条例》,这使得保险机构可以依法经营,农民权益可以依法得到保障。同时,对于健全我国农业风险管理体制,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市场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可规范贵州省保险机构所开展的农业保险活动,保护农业保险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在生产过程中抵抗风险的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多家保险企业共同竞争。
(二)内部政策条件
1.国发【2012】2号文件精神的贯彻实施
201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12号)出台,指出:“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增加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可以预见,这不仅会促进贵州省经济社会实现全面跨越式的发展,而且也会给贵州省的农业保险迎来发展的春天。
2.贵州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范围扩大
为更好地发挥农业保险强农惠农的作用,财政部发布了财金[2012]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做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工作的通知》。结合贵州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贵州省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相关工作的通知>。农险省级财政补贴品种在原来的能繁母猪、奶牛、森林的基础上,增加水稻、小麦、玉米、油料作物(油莱)、马铃薯、糖料作物(甘蔗)、育肥猪,保费补贴品种达10个。贵州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范围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保险机构开办农业保险的信心。
二、贵州省农业保险发展的挑战
(一)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业保险有效需求不足
贵州省农业生产方式与经营方式落后,农村人口素质低下。贵州省的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83.8%,农民的收入较低。2012年全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6977.29元,贵州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4145.35元,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贵州省的农民买不起保险,也不愿意买保险,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二)农业保险基层服务工作跟不上
贵州省农业保险基层服务站的覆盖率低,加上各个地区农业网络建设不平衡,大多数基层公司对农业保险认识不到位,对基层服务站的建设投入不够,导致工作进展缓慢。一部分地区的农业网络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低,对农业网络的产能重视程度不高,导致网点的产能很低。
(三)农业保险业务范围较窄
尽管2012年中央财政将9个农险品种纳入贵州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范围,但是到目前为止,具体的农业保险实施方案却未下发。贵州目前开办的中央财政补贴的农业险种仅有奶牛与能繁母猪养殖业保险。品种少、结构单一,导致农业风险高度集中,农业保险出现持续的亏损,开办农业保险的机构和部门积极性不高。这使得地方政策性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很难全面开展。
(四)农险专业人才匮乏
贵州开展农业保险的业务量相对其他险种较少。培养的专业人才也很少。导致农险业务在开展时,时常由保险公司聘用的协保人员和村干部代替办理。这势必会引起一系列问题:比如,协保人员由于并不是专业的农业保险人员,并不清楚核定赔款的过程,极有可能使得保费的赔付过高或过低,给受灾农户和保险公司都带来不利的影响。
(五)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不能及时到位
中央财政补贴部分需要地方性的财政补贴到位后,才能划拨。而贵州省大多数属于国家级的贫困县,地方政府财力薄弱,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部分往往不能及时到位,导致中央财政补贴也无法及时拨付,这直接影响着贵州省农业保险的J顺利开展。
(六)农业保险面临无序的竞争
随着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对农业保险补贴的投入,贵州省的其他保险公司逐步加大对农业保险市场的争夺。为了抢占市场提高其公司利润,不惜采取低廉的保费,开出优厚的条件进行恶性竞争,扰乱了农险整体市场的稳定秩序,对贵州省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贵州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认真贯彻《农业保险条例》,加强农业保险业务管理
2013年3月1日出台的《农业保险条例》填补了《农业法》和《保险法>未涉及农业保险领域的空白,为农业保险经营提供了法律依据,标志着我国的保险业从此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新阶段,这也为贵州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制度保障。各涉保单位及人员应该认真学习,按照《条例》规定加强对农业保险业务的管理: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农险业务活动的监督,规范农险业务活动的开展,避免农险市场的无序竞争。
(二)加强农业保险服务点的建设与合作
应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情况,加大人、财、物力的投入,拓展农村保险的服务点,并对农险服务点进行科学的布局,在此基础上加大与农村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这不仅能够加强农产品开发和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水平,推进贵州农村的金融体系建设,还能扩大农业保险的服务能力。
(三)扩展农业保险业务范围,开展具有特色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
贵州省应该在中央财政政策的支持下,进一步拓展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的承保率;积极开展森林保险;结合贵州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其他粮食作物的保险试点工作,特别是地方特色经济作物保险的试点。农业保险部门应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与各相关部门妥善协调、积极进行特色农业保险的试点探索,根据当地的财力状况,逐步推进,稳步开展,不断扩大贵州农业保险品种范围,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
(四)开展农业保险专业培训,加强农业保险队伍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高贵州农业保险的服务能力,应该加强对农险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对于具有贵州省地方特色农业的试点险种,也应进行相应的实务培训。贵州省应重视农业保险的人才建设,保险公司不仅需要大力引进和培养农业保险专业技术人才,还应该加强基层协保人员的培训工作,为贵州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五)政府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投入
贵州省政府一方面应该积极向中央财政申请对贵州农业保险更多的保费补贴,让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得到较全面的风险保障;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本省农业保险的投入,出台优惠政策,降低农业保险的经营成本。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同时可以委培农村基层协保人员给农民宣传农业保险的抗风险知识,提高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在政府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自行开展地方性特色农业的保险试点工作。
(六)积极推进贵州城镇化进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贵州省应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进程,结合贵州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能发挥本地优势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体制的改革,特别是深化农村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小城镇的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稳步转移,增加农民的收入,满足扩大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
基金项目:中国保险学会2012年度研究课题“欠发达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的困境及支持政策研究”(课题编号:1-lCKT2012-16);贵州省2012年度社科规划课题“贵州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困境及支持政策研究”(合同编号:12GZY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