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15晚会曝光了一些网络企业采用不光彩手段盗取用户信息,窥探用户隐私,这种行为让人不齿,信息隐私再次成为人们的热议话题。
以前,人们只是将上网当做娱乐方式之一,现在,人们更多的是生活在网络平台上。不管是计算机还是手机,在尽情网络冲浪时,你无法确定何时自己的隐私信息就在无意中被泄露了,也许是自己在不经意间泄露的,也许是有人恶意盗取的。
当我们浏览网页、发微博、逛社交网站、网络购物的时候,所有的一举一动实际上都被系统监视着,你公开发表的言论或者分享的照片、视频等都成为网上的公开信息;你用手机通话时,运营商不仅知道你打给谁,打了多久,还知道你是在哪里进行的通话。以前,这些记录几乎不会对普通人造成影响,因为它的数量如此巨大,除非刻意寻找,人们不会注意其中的某些信息。但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决策将更加依赖于数据,而非经验和直觉。在商业、经济及其他领域中,谁掌握了数据,谁就会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占上风。人们都希望得到更好的个性化服务,但是,在大数据时代,想要获得个性化服务,就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牺牲自己的隐私。大数据堪称一把双刃剑。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会因大数据的爆发获益匪浅,但同时有关你自己的数据信息也被大量存储,个人隐私在大数据面前显得无比苍白,无处遁形。
但大数据体系本身,不考虑个体乃至群体是否愿意分享,而是在自动自发地收集着所有可以收集到的数据。收集、存储这些数据的权利是本来就有的还是需要审批的?收集到的这些数据应当属于谁?谁有权利使用这些数据?对这些数据的利用能否有约束?诸如此类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我们还无法找到“标准答案”。
今天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甚至依赖品,而对于生存在这个信息社会的企业来说,通过网络掌握用户信息数据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础。在大数据时代,企业掌握越多的用户信息数据,意味着越靠近成功。大数据时代的下一波竞争是用户信息数据之战,用户的信息数据就是核心竞争力。只有掌握用户在信息化时代的一举一动,才能实现对用户的洞察,形成对用户的个性化服务。如果放弃对用户信息数据的控制,企业就无法实现更加贴近用户的服务和管理,这是企业无法忍受的。在这种情况下,杜绝企业收集用户信息数据几乎是不可能的。
大数据时代人们是否存在真正的隐私,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在政府加大立法制度的同时,企业自身也设定相关规则实现自我管控。这将是悬在大数据时代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