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红敏
中共贵州省委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的形势任务和本地实际,用改革创新的思路谋划和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推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围绕发展选干部、配班子、聚集人才,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迈出新步伐
(一)切实选好发展型干部、配发展型班子。制定了《关于确保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大力建设“团结、务实、勤奋、廉洁”领导班子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推进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工作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方针。围绕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等环节,积极探索选好发展型干部、配强发展型班子的新举措,将懂发展、敢发展、会发展的优秀干部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开展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和乡镇机关公务员定向考录工作。
(二)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开展“万名书记”大培训,启动干部经济建设能力提升“4515”大培训计划。积极借助外地的优质资源,在江苏、山东、重庆等地建立培训基地。启动“千人赴港培训计划”,每年在香港举办20期涉及项目管理、社会管理、现代金融等专题培训班。建立贵州省干部在线学习学院,目前已有注册学员2万多名。举办“观风论坛——领导干部周末大讲堂”等形式多样的干部论坛,为干部提升能力提供新平台。制定干部在党校学习培训期间加强作风建设的15项规定,强化干部学习管理。推进远程教育站点覆盖全省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作用。
(三)全面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出台《关于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等46个政策性文件,抓住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等主要环节,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和发挥作用的政策体系。以“四个一”人才工程为总抓手,依托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攻关项目,培养选拔一批以学科、专业带头人为重点的领军人才。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工程”等,培训农村党员干部60多万人(次),培养“土专家”“田状元”10多万人。同时启动成龙配套引进人才工作,力争从省外和部分“9857程”高校、中央企业引进一批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
二、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全力推进全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期三年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每年为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办理十件实事,建立了221个党员教育短期实践培训基地,在江苏华西村建立“贵州省农村党员干部短期实践教育培训基地”。2010年,制定深化拓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2012年,大力实施“十项行动、百项任务”,全面完成基层党组织调查摸底、分类定级工作,推进整改提高、晋位升级工作。
(二)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形式和活动载体。积极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经济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以及选派组织员和党建工作指导员、建立联合党支部等有效做法,着力推进农村、城市社区、企业和学校、科研单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领域的党组织建设。在农村深化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深入开展“三创三强”活动,推进“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在城市街道社区推进“四进社区”工作、开展“四民社区”创建活动:在国有企业开展“四五六”创建活动:在机关扎实开展创建“四型机关”“三级联刨”进机关等活动;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广泛开展“三建三有两服务”活动;在学校开展“四比三优一满意”“树当代大学生党员形象”等主题实践活动;在卫生、科研、文化等事业单位广泛开展“三建一创”活动。每年抽调干部组成51个工作队到扶贫开发重点县开展党建扶贫。
(三)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省委常委党建工作联系点,常委带头深入联系点调研指导基层党建工作。全省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6751个。全面推行省、市、县、乡、村五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和省、市、县直部门党委(党组)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制度。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建立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考评制度。在全省1446个乡镇配备乡镇党委组织委员,专职负责基层党建工作。
三、坚持执政为民、惩防并举。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一)积极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广泛推行公开承诺,开展“万人评议机关”活动,着力整治“庸、懒、散、慢”等机关作风顽症,提高机关效能效率。全省已有1.3万个单位实行公开办事、公开承诺,67万名党员干部做出公开承诺,建立完善工作责任追究制度6065个。抓简政放权,促进办事提速增效,督促省直各单位按减少30%以上行政许可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目标要求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清理。抓“窗口”建设,提升机关服务水平,各级机关单位全部设立“首问责任”窗口或“服务接待”窗口,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
(二)扎实推进“四帮四促”和“帮县联乡驻村”等工作。组织动员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开展“四帮四促”,努力在全省形成上下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整合“万个支部结对,万名党员帮扶”“处长下基层、作风大转变”“省直部门单位挂帮联系县”等载体,建立“部门帮县、处长联乡、干部驻村”工作机制。省级领导带头到联系点蹲点帮促。全省选派23168名干部下基层,实现所有县、乡、村全覆盖。每个行政村安排1名以上的机关干部驻村,切实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全省涌现出长顺县敦操乡“背篼干部”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三)认真开展监督检查,服务加速发展和保障民生积极有为。强力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对全省5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排查,深入开展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以及土地出让、探采矿权出让制度执行情况的“三项清理”工作,督促整改了一些存在的问题,追缴应缴款额28亿余元。集中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检查,加强对党员干部履职情况和抗灾救灾款物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各地和有关部门制定的教育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清理,加强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的监管。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集中开展领导干部“接访、走访、回访”活动,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实现了以纪促政、以纪督政。
(四)坚持惩防并重、注重预防,构建惩防体系进展扎实。广泛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深入开展述职述廉工作,强化对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针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信访函询、诫勉谈话,尤其是省委提出了“积极进行教、导、管、防在前,察、帮、诫、劝紧随,惩、处、罚、治在后”的具体实践,制定《关于构建反腐倡廉工作三道防线、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赋予了贵州省惩防体系建设新的内涵。
几点启示
首先,省委和各级党委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党的建设问题,把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为关系贵州发展头等重要的问题来看待、去谋划,是全省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的基本前提。必须站在关系贵州全局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始终把党的建设放诸统领全局的位置,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努力把党的政治、组织优势体现到各项工作中,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优势。
其次,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贯彻落实中央大政方针的具体举措,不断研究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转型跨越发展实际创新党建工作,是全省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的关键所在。必须结合新的形势与贵州新的发展实际,分析解决党的建设实践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既要从转型跨越的生动实践中,为党的建设提供营养与活力,又要以改革的思路寻求解决党的建设问题的新途径新举措,以创新的精神健全和完善党的建设的各项制度和方法,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机制和工作方式在改革创新中不断适应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
再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离不开的坚强保障。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增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四种危险”和“四种考验”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仍然严峻,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易发多发,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严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管理与监督,保证党员干部在任何复杂的形势、艰巨的任务面前都经得起考验。
最后,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注重落实为抓手,着力建立并完善加强与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效机制,是全省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的根本保证。十六大以来的十年中,全省党的建设能够取得突出的成就,一方面在于从省委到各级党组织,都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与反腐倡廉建设的全过程。同时,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党建工作作为考核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历年的考核,党建工作都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列入其中,为党建工作提供了具体落实的约束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