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态引领下的无锡生态城示范区控规及城市设计实践*

2013-04-28 12:34叶兴平
上海城市规划 2013年2期
关键词:无锡示范区垃圾

赵 毅 叶兴平

1 项目概况

无锡低碳生态城示范项目位于无锡太湖新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无锡市签约共建的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核心区域的东南角,规划面积约2.4km2,是中国、瑞典在低碳生态领域开展的合作示范试点(图1)。

规划范围属于新建区域,现状制约因素相对较少,能够比较系统和全面地考虑各类低碳生态要素,采用适宜的低碳生态技术,为低碳生态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实践平台。

2 总体思路

无锡低碳生态城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以下简称“规划”)针对用地功能、交通组织、空间景观、生态建设等4个方面的具体内容,确定了“业态、动态、形态、生态”等4个方面的规划重点,提出了“混合布局引导功能复合利用,绿色交通引导低碳出行行为,多元景观引导城市特色塑造,节能减排引导低碳生态建设”等“四个引导”的发展策略,并以低碳生态视角和现代化要求,构建“功能复合利用的活力区,交通外畅内达的宜居区,景观特色鲜明的标志区,绿色集约发展的实践区”,最终实现建设“低碳生态模式示范区”的总体目标(图2)。

图1 无锡生态城示范区位置

图2 无锡生态城示范区城市设计空间意向

3 重点与特色

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全面贯彻了低碳生态理念,在低碳生态指标体系确立、空间布局、交通组织、生态建设、资源利用、节能减排、地块指标控制和引导等方面具体予以落实。

3.1 低碳生态指标体系的确立

规划从无锡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特点出发,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按照“可操作、可推广、可管控”的原则,从建设科学、生态健康、资源节约三大领域选择具体指标构建低碳生态指标体系,并通过控规具体地块图则予以分解落实(表1)。

表1 低碳生态发展目标(2020年)

3.2 空间布局

3.2.1 设置混合用地,布局减碳

规划将文化娱乐、商业服务、休闲旅游等功能设施沿西侧湿地混合布局,方便市民使用,并对上位规划确定的用地布局作出优化调整。通过功能复合利用,形成业态丰富、结构清晰、功能完善的高效开发区域(图3)。

3.2.2 均衡布局社区服务设施,满足就近服务

规划针对以往社区层面公共设施多头管理、分散建设带来的用地不易预留控制、居民使用不便、管理成本高、规模效益差等弊端,将社区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沿生活性道路集中组合布局于居住组团的核心位置,使居民能就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

3.2.3 市政设施集中布局,节约土地

规划将能源中心、公交首末站、社会停车场等市政设施用地集中布局,减少对周边地区干扰、集约利用土地;建议建设市政设施建筑综合体,并通过地块规划设计条件,对各类市政功能的建设容量、层高要求、竖向布局等作出规划引导。

图3 无锡生态城示范区用地功能规划图

3.2.4 以城市设计研究引导形体空间低碳布局

规划通过城市设计反馈、校核控规确定的容积率、建筑高度等开发建设强度指标,确保控规指标确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图4)。规划模拟城市设计方案的通风和热环境,通过优化方案的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形态以及利用绿化廊道形成微风通道等措施,改善通风、减缓热岛效应(图5,图6)。

图4 无锡生态城示范区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图5 无锡生态城示范区城市设计空间意向夜景

图6 无锡生态城示范区低碳住区空间引导

3.3 交通组织

3.3.1 多方式公交互补,促进公交优先、实现低碳出行

规划改变传统的“以小汽车通行能力和时空可达性”为基础的道路交通组织方式,以“公交优先”为导向开展机动化交通组织。在路权分配上,优先考虑公交线路组织需要和公交车辆通行需求,在限制小汽车交通进入的区域,以“限速”为前提允许公交车辆通行;在小汽车交通出入口布局上实行严格控制,减少小汽车与慢行、公交的干扰和冲突;优化慢行流线与公交流线的匹配度,提升换乘便捷性。形成地铁、架空独轨、常规公交多模式互补的公共交通系统,落实公交优先、实现低碳出行。

3.3.2 构建网络化慢行体系,提升慢行空间品质、实现慢行友好

规划将慢行系统布局与人的行为特征相结合,强化慢行廊道与出行产生点和吸引点的衔接,以慢行廊道串联广场、公共交通换乘点及公共服务设施,并与外围慢行系统有效衔接。以慢行廊道、慢行连接道、滨水休闲道、街坊内部游憩道组成网络化慢行体系,提升慢行空间品质和慢行易达性,实现慢行友好。

规划在控规阶段采用交通稳静化技术,在不影响主要道路交通顺畅通行的前提下,对部分城市道路、小区道路及重要慢行节点实施必要和合理的稳静化改善措施,为行人慢行提供安全保障(图7)。

3.2.3 建设立体换乘枢纽,促进无缝换乘、实现交通减量

规划以“集约高效利用土地、促进地下空间开发”为出发点,结合用地和公共交通线网布局,集中布置立体换乘枢纽,集约布置地铁站点、架空独轨站点、公交首末站、自行车租赁点、电动汽车充电站、机动车停车场等设施,形成适应不同出行需求的无缝换乘环境,提高出行效率,促进交通减量和节能减排。

3.2.4 加强停车分区调控,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

规划根据用地功能、交通需求特征差异,在规划范围内划定3类停车分区,分别制定相应的停车调控政策,引导小汽车理性使用,降低停车干扰,促进落实公交优先、慢行友好。

3.4 生态建设

3.4.1 总量适宜、布局合理

规划结合居住和就业人口综合考虑区内碳氧平衡和净化污染物等要求,确定规划绿地率在42%—45%之间,提高区内绿化覆盖率。规划充分考虑公共绿地的服务范围、减缓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宜居水平以及落实区域生态廊道格局等要求,构建完整的生态框架和系统化、网络化的绿地系统,合理确定生态保护空间和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实现规划范围内公共绿地500m服务半径全覆盖。

3.4.2 低碳高效

规划结合不同功能的建筑,大力推广屋顶草坪、屋顶花园、阳台绿化、墙面绿化等不同的立体绿化形式,通过植物遮阴,减少建筑物热辐射和热反射,改善微气候,降低局部热岛效应。规划将每100m2绿地乔木量、可上人屋面绿化面积比例、本地植物比例、地块绿化物种数、硬质地面透水面积比例等作为地块规划设计条件的控制性指标,通过构建乔灌草结合的绿地群落结构,有效增强绿地系统固碳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能力(图8)。

图7 无锡生态城示范区交通稳静化措施规划

3.4.3 保护原生态,重视水生态建设

规划保留用地范围内80%以上的水系和现状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的滨河生态空间、区内长势较好的苗圃苗木,合理利用本地植物,并明确作为强制性要求。同时,要求将建筑垃圾等回用于路面或场地铺装,实现建筑垃圾的循环再利用。

规划通过调引太湖水,经湿地净化后对区内水系进行补水活化,同时利用雨水、再生水对景观水系进行补充,保障生态环境用水。规划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强化雨水初期污染控制,通过建设河岸缓冲带、道路两侧绿化带略低于路面标高(使部分路面径流流入绿地)、设置初期雨水弃流装置等措施,对初期雨水的污染物进行截留,减少地表径流污染物入河量,同时采取适宜的水质净化及生态修复措施,提升水环境质量。

图8 无锡生态城示范区立体绿化布局引导

3.5 资源利用

3.5.1 以开发强度提高和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促进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规划适度提高公共交通沿线尤其是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的开发强度;强化地上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将地下空间利用的功能、开发层数等作为地块强制性指标,并对地下空间的功能兼容要求、地下通道出入口方位及地下公共通道位置等做出规划引导(图9)。

3.5.2 以再生水回用和雨水利用促进水资源利用效益提升

规划通过节水意识的普及、节水型器具的推广、供水管网的完善,将人均生活用水量指标控制在120L/人•d以内。在节约用水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互补的雨水利用与再生水利用体系,规划范围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达到45%以上,最大限度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规划推行分质供水系统,自来水供应一般生活用水,并经深度处理后供应直饮水,雨水、再生水回用作为冲厕、绿化道路浇洒、洗车等市政杂用水以及水景娱乐、水生态环境、地下水涵养的补充用水。

3.5.3 以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促进废物资源回收利用

图9 无锡生态城示范区地下空间引导

规划构建了减量循环的垃圾处理体系。通过垃圾分类实现源头减量,规划将垃圾分为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建筑垃圾等五大类,分类收集覆盖率100%。规划全面实施垃圾管道真空气力收集系统,将生活垃圾分类后通过垃圾管道密闭转运至集中站,可回收垃圾经分拣后回收利用,不可回收利用的密闭外运至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单独收运,居住区采用家用堆肥桶定时收集,商业街区采用餐厨垃圾管道收集系统,规划范围内所有餐厨垃圾统一收集至堆肥中心,经生化处理后作为区内绿化肥料,实现餐厨垃圾资源的区内循环利用。

3.6 节能减排

3.6.1 能源体系构建

规划提出建立兼顾能源供给、环境友好、经济增长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趋向减少的能源体系,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清洁能源利用比例占能源消耗总量的90%。通过实施生态循环系统、公交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建筑节能标准,使规划范围能源需求比常规模式下减少35%以上;实施可持续和可再生的能源系统,重点使用太阳能热水、光伏发电和地源热泵,使可再生能源利用占能源总供应比例的20%以上。

3.6.2 新能源利用

规划积极利用太阳能,通过设置太阳能热水器,每年可节约电力约426万kW/h;在公共建筑领域局部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可解决部分照明用电。地热能应用方面,规划采取水源热泵分布式能源站对区内的公共建筑集中供热供冷、居住区采用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可节约能源30%左右(图10)。

图10 无锡生态城示范区能源利用引导

3.7 指标控制引导

规划加强了地块指标的控制和引导,从地下空间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等方面,新增建筑节能标准、硬质地面透水面积比例、再生水设施配建方式等控制性指标和停车调控系数、直饮水净化设施布局引导、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比等引导性指标(表2)。通过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和城市设计图则双控,指导地块的低碳生态建设(图11,图12)。

图11 无锡生态城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

图12 无锡生态城示范区城市设计图则

表2 控制指标一览表

4 结语

本次规划实践以低碳生态理念统领功能布局、交通组织、空间形态、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方面内容,整合利用低碳生态技术,实现了规划减碳。

规划从交通减碳、固碳能力提升、环境质量改善和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生态效益评估,反馈优化规划方案,确保规划方案达到最佳低碳生态效益。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具体应用了再生水回用技术、雨水利用技术、太阳能利用、地热能利用等多项具有推广价值的低碳生态技术和做法,引领了无锡市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低碳转型。

References

[1]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M]. 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Chinese Society for Urban Studies. China’s Low Carbon Eco-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M].Beijing:China City Press,2009.

[2]张泉,叶兴平,陈国伟. 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J]. 城市规划,2010(2):13-18.ZHANG Quan,YE Xingping,CHEN Guowei. Low-Carbon Planning:A New Vision[J]. City Planning Review,2010(2):13-18.

[3]孙峰. 从技术理性到政策属性——规划管理中容积率控制对策研究[J]. 城市规划,2009(11):32-38.SUN Feng. From Techincal Rationality to Policy Attribute:Floor Area Ratio Regulation in Urban Planning Administration[J]. City Planning Review,2009(11):32-38.

[4]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无锡生态城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R]. 2010.Jiangsu Institute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Regulatory Planning and Urban Design of Wuxi Eco-city Demonstration Area[R].2010.

[5]陆佩华,沈清基. 基于RS和GIS的城市生态敏感区研究[J]. 上海城市规划,2012(6):7-13.LU Peihua,SHEN Qingji. RS- and GIS- Based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Ecologically Sensitive Area[J].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2012(6):7-13.

[6]赵敏华. 绿色生态的水系综合规划——以上海新江湾城为例[J]. 上海城市规划,2012(6):45-49.ZHAO Minhua. Integrated Green and Ecological River System Planning——A Case Study of New Jiangwan City, Shanghai[J].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2012(6):45-49.

[7]柳庆元,戴晓晖. 生态导则在城镇控制性规划中的建立与运用——以上海市崇明县陈家镇实验生态社区为例[J]. 上海城市规划,2008(3):44-48.LIU Qingyuan,DAI Xiaohui. The Practice of Establishing the Eco-control Guidelines in the Regulatory Planning——a case of Ecocommunity in Chenjia Town on Chongming Island,Shanghai[J]. Shanghai Urban Planning Review,2008(3):44-48.

猜你喜欢
无锡示范区垃圾
无锡一棉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垃圾去哪了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无锡公交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倒垃圾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