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利明 刘伟 孟大圣
【摘 要】高校党建工作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根本的指导作用,其研究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是,以往人们的研究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在方法上也存在着不少局限,它们不同程度地制约了高校党建研究的广度、深度和创新程度。如何深化高校党建研究,拓展高校党建研究的空间,是进一步加强高校党建的迫切需要。本文从高校党建存在的问题出发,就如何加强高校党建,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校党建;问题;对策
一、高校党建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作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决定》体现了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要求,是指导当前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高校担负着为国家、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高校党建工作直接影响着所培养人才的思想素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决定》决定精神,将其全面落实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是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占领高校思想阵地的必然要求。虽然党中央对高校党建很重视,但是高校党建却仍然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从事高校党建工作者的素质不高。党建工作者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良好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然而,目前部分高校党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与实际工作的要求存在不小的差距。高校党建工作一般由辅导员承担或由教学人员兼任,而这些人员往往对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視,虽然有较高的工作热情,但是对学生党建工作的具体内容及其实践操作不够了解,没有深刻领会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清楚党员标准,欠缺实际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党建工作,不利于党员的发展和教育。(2)许多高校的党组织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缺乏吸引力。具体表现为:一是相对于大众媒体而言,党组织提供的信息有限,教育效果远不及社会的影响。二是党组织活动方式单一,内容的针对性、思想性不强,时效性差。(3)在高校学发展党员工作存在很大漏洞。首先,学生党员人数占整体党员人数的比例还是偏少,党员发展的数量与质量不和谐,存在重发展轻再教育和管理的倾向。其次,入党功利性色彩浓厚,为了入党以后参加工作方便,学生们请客吃饭、送礼,比比皆是。而许多有人有关系不学无术之人也就因此钻了空子,其他同学怨声载道。再次,党支部的有些工作方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中,缺乏创新性。
二、加强高校党建的对策
(1)建立健全党员学习制度。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学习制度要规定内容,规范考核,切实可行。既要防止形式主义,又要防止轻政治学习、重业务学习的倾向。要把联系实际解决学校改革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培养和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作为目标。通过规范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能够经受住大风大浪的考验。党员领导干部尤其要注意学习一些管理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在教学科研岗位的党员,要力争做到政治上坚定,业务上过硬,努力为教学和学科建设多作贡献。学生党员要以身作则,勤奋学习。(2)加强党内教育制度。加强高校党内教育制度,应以党性教育作为主要内容,坚持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典型示范教育与师德教育、廉洁自律教育与纪律法制教育相结合;建立健全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党员责任、专题调研、党员谈心、领导干部的警示教育、述职述廉、群众评议等制度,并把制度固定下来、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从而真正起到组织教育党员、党员互相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作用。(3)完善党员考评制度。考评可以是组织对党员考察评议,群众对党员检查评议,也可以是党员之间互相评议、或党员自我评议。考评制度本身要经得起推敲,考核指标能量化的要量化,不能量化的要定性考评,量化指标和定性指标要合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面对学校工作的目的。高校党员考评制度是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绩效考评理论建立起来的对高校党员管理的制度。它强调运用系统方法,对党员在学校各岗位上的政治表现、工作业绩、思想作风进行考察评议。(4)严把党员“进出关”。党员“进出”制度就是要把好“入口关”。把好“入口关”,就是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做好在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把政治素质高、思想品德好、能够体现党的先进性要求的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吸收到党内来。疏通“出口关”,就是要结合工作实际,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主的管理理念,对不合格党员,按党规党纪给予恰当的处置。只有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才能促进党员队伍的新陈代谢,使党员队伍永葆生机和活力。
参 考 文 献
[1]林可华.简论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的原则与方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2]刘国华.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办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学[J].贵阳师专学报(社科版).1997(1)
[3]刘岗.论学生党支部在高校党建中的特色[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