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红梅
【摘要】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资源,而这一点在英语教学中往往容易被忽视。本文就我们教师在学生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学生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1(a)-0119-01
1 学生资源的内涵
学生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来源于学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情感、动作等,通过师生互动而生成的、有利于教学的资源。学生资源具有差异性、生动性、生成性、丰富性、潜隐性、易用性等特点。
2 学生资源的特点
2.1 差异性和生动性
差异性主要指学生的个体差异,由于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及文化教育背景不同,从而造成学生个体之间在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有着较大差异。这些差异说明学生资源是生动丰富,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从某种角度来说,学生的差异越大,其作为教学的资源价值更高。
2.2 潜隐性和易用性
学生作为教学资源是潜在的,这些潜在资源只有在适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有意识地发掘利用,才能发挥其作为资源的作用。而在师本教育体系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资源是沉寂不易被发现,更不会被加以有效开发和利用。同时,就学生这种资源来说,只要面对学生,教师就拥有这些资源,无论是课堂、小组活动,还是个别辅导,都可以加以利用,具有明显的易用性。
2.3 英语教学中存在忽视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问题
一是忽视学生的动力资源,不能促使学生自主发展。教学中,学生被动地读书,回答问题,完成作业。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及习惯,教师也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忽视学生的环境资源,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群体作用;三是存在着忽视学生差异性资源,未能面向各个层次的学生。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使用同一套教材,提出统一的要求,采用单一的教法,布置相同的作业,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感到不满足,基础差、能力不强的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学生差异性资源未能得到挖掘和利用,教师未能面向全体学生,未能使所有学生在缘由基础上得到发展;四是忽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未能实现潜质开发。教学中,教师往往把精力倾注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养成和训练。
2.4 英语教学中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的途径
(1)挖掘学生动力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发展,充分挖掘学生动力资源。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挖掘学生动力资源的有效形式。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模块4的广告这一单元时,让学生自己组织讨论广告的利与弊,列举身边的广告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把班级分成不同的小组,组员之间相互合作,组与组之间相互竞争,充分挖掘学生的资源,不仅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2)利用学生的学习基础,促使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发展
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基础,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带着经验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使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真正成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活动,自行探索,自己发现问题的过程。英语新教材一大特点就是每一单元内容都有“discussion”或“project”和“task”,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进行合理安排,捕捉学生的信息,使学习不断动态生成。我们应抓住课堂上生成的东西再创造,进一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关注学生资源,从纷繁复杂的资源中,捕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从而拓展出新的资源,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使学生的学习更有实效性。
(3)重视学生差异性资源,面向全体学生
学生之间存在学习习惯、学习动力及兴趣各方面的差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富有弹性,不能一概而论,而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学业基础等方面的差异,制定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弹性教学目标就是要做到下有底线,上不封顶。但现行的教材是统一的,很难满足学习上有差异性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在达到基本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应使学习内容丰富些,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我校除了上统一的牛津教材以外,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有选择的上我们自行编制的校本课程。在作业布置方面也要体现弹性要求,分基础题和综合提高题,前者要求全班学生完成,后者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使全体学生能轻松愉快的学习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另外,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使教学方法变得更加形式多样。我们全班分为六小组,组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并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组员都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才能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也才能够获得成功。积极的群体学习氛围会带动那些基础较弱的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4)加强英语思维训练,开发提升学生的思维潜质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和训练。例如每单元的Reading,我们可以以课“本”为本,挖掘其思维源泉。我们目前教材的课文大部分选自英语国家的教材和其它出版物,有的是原著,有的是改写本,有的是其它语言著作的英译文。这些文章都是经过适当删改、精心加工的,其题材和体裁广泛多样,语言纯正,富有思想性、教育性。只要运用得当,不失为传授语言知识,加强学生英语思维训练的好材料。通过课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课文教学中我们紧扣“理解”和“运用”这两个环节,以课文为基础,适当扩充辅助阅读材料,首先让学生整体阅读,试着去理解文章。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文章的段落大意、主题句、难句、复杂句等。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久而久之,学生的英语思维就会养成,所写的文章也就不会是生搬硬套的中式英语了。当然这些工作得靠教师的长期坚持才会有效。
总之,英语教师应当积极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实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