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曦
【摘 要】本文通过介绍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及结构,具体分析了该技术在柴油发动机后处理应用的优点和缺点,并展望了SCR技术在柴油发动机应用上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柴油发动机;SCR技术;应用
0.引言
本文仅通过作者个人观点对SCR技术理解分析并对它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对柴油发动机尾气排放的规定越来越严格。目前,国家限制的柴油发动机的尾气排放物主要有CO、HC、NOx、PM等。根据我国的国Ⅳ法规规定,要求柴油发动机在ESC测试中,CO的排放量不得大于1.5g/(kW·h),HC的排放量不得大于0.46g/(kW·h),NOx的排放量不得大于3.5g/(kW·h),PM的排放量不得大于0.02g/(kW·h);在ETC测试中,CO的排放量不得大于4.0g/(kW·h),NOx的排放量不得大于3.5g/(kW·h),PM的排放量不得大于0.03g/(kW·h)。由于国家标准的不断提高,单纯地提高柴油机的性能已经无法满足排放法规,所以需要采取额外的措施来处理尾气。目前社会普遍的技术路线有两种。一种是废气再循环+颗粒捕捉器(EGR+DPF)技术,这种技术的优点是成本低,DPF过滤效率超过90%,缺点是油耗增加,对柴油的硫含量有一定要求,冷启动困难,工况不均衡;另一种是采用优化燃烧+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此方法可以降低5%-7%的油耗,对柴油的硫含量要求低,有害物质NOx的转化率大于70%,唯一的缺点是需要消耗尿素。SCR技术可以节约燃油,而且我国的燃油品质不高,所以SCR技术较适合我国的情况。本文将对SCR技术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对它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1.尿素-SCR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简介
尿素-SCR系统是指安装在柴油发动机的尾气排放装置中,将柴油发动机尾气中的有害气体NOx催化还原成N2和H2O的一种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尿素喷射系统、SCR催化转化器、尿素箱、喷嘴。其中尿素喷射系统包括尿素喷射泵、电控单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尿素溶液会在零下11oC时凝结,需要配备尿素加热装置。
尿素-SCR系统的工作原理:在尿素-SCR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首先尿素泵在电控单元的控制下将尿素水溶液从尿素罐中取出,然后经过系统的加压、过滤送到计量喷射单元中,与此同时经过控制单元控制调压后的压缩空气也进入计量喷射单元。当系统的定量喷射泵打开后,压缩空气带着尿素溶液液滴摄入喷嘴,在喷嘴混合后,喷出雾化的尿素小液滴,进入排气管。在排气管内雾化的细小尿素液滴首先分解为NH3和HNCO,并与汽车尾气混合进入SCR催化转化器。在催化转化器内,HNCO进一步水解出更多的NH3,与尾气中的NOx在催化剂表面发生SCR反应,转化为无害的N2和H2O。
SCR催化转化器是SCR后处理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部件,关系着催化反应的转换效率,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载体、涂层、封装。一般载体采用给反应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较大反应空间的通道,外壳封装消音器,内表面涂有化催化剂涂层,对气体进行催化反应。尿素-SCR系统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4NO+O2+4NH3=4N2+6H2
NO+NO2+2NH3=2N2+3H2O
6NO2+8NH3=7N2+12H2O
图1 尿素-SCR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根据反应方程式可以得知,喷入的尿素并非越多越好,必须根据排出的气体量而定。所以尿素-SCR系统的电控单元须与发动机的控制单元相连接,根据具体的工作状况实时喷出适量的尿素。尿素-SCR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2.尿素-SCR系统的催化转化器部件分析
2.1尿素-SCR系统的催化转化器的涂层
催化转化器的涂层是尿素-SCR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控制SCR反应效率的关键所在。在不同的工况下,尾气的温度、流动速度及气体组成浓度均有不同,如何尽可能地将化学反应进行彻底,是系统效率的关键。为了提高反应效率,通常采用以钒基(V2O5-TiO2-WO3)或沸石分子筛作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涂层。其中钒基催化剂的适合温度范围为250-450oC,铜基分子筛适合于温度在200oC以下的应用,铁基分子筛适合于排温较高(~650oC)的发动机。钒基催化剂抗硫性能好,且价格较低,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另外,反应结束后排出的尾气中还含有大量的NH3,法规对NH3的逸出也进行了限定。逸出的NH3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SCR反应本身无法反应完全,会残留部分NH3;另一个是NH3的射入量过大,与气体中的NOx的量不符,会遗留大量NH3。处理NH3的逸出问题主要有两种措施:一是加大尿素喷射控制单元的控制精度,使NH3的喷射量合理,根据实验,当喷入NH3与NOx的比例大约为0.8时,除去NOx的能力可达70%以上,且尾气中残留的NOx与NH3均可满足国Ⅳ要求;另一种措施是在后处理催化转化器中加入NH3的催化氧化系统(AMOx),将多余的NH3催化氧化为N2,以避免NH3的逸出。
2.2尿素-SCR系统的催化转化器的载体
尿素-SCR系统催化转化器的载体一般为圆柱状,中间有蜂窝状的孔供气流通过,材料一般采用金属、碳化硅、堇青石等。其中金属最适合的,不仅可以做出任意的形状,并且体积较小,强度高,便于安装,唯一的缺点是造价较高;碳化硅载体的造价不太高,但是不易做大,只适用于较小排量的发动机;堇青石载体的性能接近于碳化硅,而且可以做成较大的完整载体,是重型柴油发动机的首选。
一般来说,载体的孔小且细密有利于尾气的SCR反应的完全进行,也有利于剩余NH3的催化氧化,但是密而细的载体会增加发动机的排气背压,影响柴油的正常燃烧,所以催化转化器载体的设计非常重要。在设计载体时,其直径和有效长度主要取决于发动机在最大排气状态下的空速(SV):
SV=
式中的气体体积是在25oC、100kPa标准状态下的体积。Q为排气体积流量,单位为L/h;V为载体体积,单位为L;SV为空速,单位为1/h。在设计时,SV越小,尾气在催化剂表面停留时间越长,催化反应性能也越好。
另外,载体的孔隙率(单位面积内的孔数目)、载体壁厚、前端面开口、载体表面积等也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参数。
2.3尿素-SCR系统的催化转化器的封装
尿素-SCR系统催化转化器的封装就是载体的外壳包装,用于载体和排气管的连接。封装根据功能可以分为带消音器和不带消音器两种,根据在车辆上安装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箱式封装和桶式封装。箱式封装的空速较低,催化转化效率好,消音效果也很好,但是体积较大,适合安装在较大型的车上;桶式封装的优点是体积小,布置方便,但消音效果稍差,空速较高,性能上比不上箱式封装,适合中小车辆。
3.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尿素-SCR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并对其催化转化器的涂层、载体、封装这些结构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尿素-SCR技术目前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如尿素溶液结冰、燃油含硫量过高、PM及粉尘过多影响化学反应等问题。但总体来说,SCR技术对柴油发动机尾气中的NOx的减少是行之有效的,而且该技术十分适合我国的国情,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十分良好。国家和政府应加紧这方面的研究,尽早解决技术难题,使我国的SCR技术早日进入广泛应用阶段。
【参考文献】
[1]卢继东.SCR技术在国内车用柴油机上的应用[J].装备制造技术,2007,35(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