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欣
念珠菌性阴道炎是女性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70% ~ 75% 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感染 1 次阴道念珠菌,40% ~ 45% 的妇女曾有阴道念珠菌病复发[1]。念珠菌性阴道炎亦是妊娠期较常见疾病,考虑到妊娠期用药的安全性,笔者采用中药坐浴并阴道内放置克霉唑阴道片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2007 年 1 月 - 2012 年 l 月收治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 88 例,随机分为 2 组,其中观察组 44 例,年龄 20 ~ 35 岁,平均 26.5 岁;妊娠 12 ~ 35 周;病程 15.5 天。对照组 44 例,年龄 19 ~ 36 岁,平均 27.8 岁;妊娠 14 ~ 34 周;病程 16.8 天。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具有可 比性。
参照《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的诊断标准[2]。①病史:外阴阴道瘙痒、烧灼感,白带增多;②妇科检查:阴道红肿,阴道分泌物呈豆腐渣状;③实验室检查:念珠菌阳性。
观察组:予自拟坐浴方 1000 ml 坐浴 15 min,然后将克霉唑阴道片 l 枚置入阴道后弯隆处,1 粒/日。自拟坐浴方基本药物组成:蒲公英 20 g,紫花地丁 20 g,蛇床子 30 g,苦参 30 g,黄柏 30 g,川椒 30 g,威灵仙 15 g,白芷 20 g,冰片 6 g(后下)。1 剂/日,用纱布包好,冷水浸泡 30 min 后旺火煎煮 25 min,取药汁 1000 ml 待温时坐浴。对照组每晚用 1% ~ 5% 碳酸氢钠溶液熏洗 15 min,然后于阴道后弯隆处置入 1 枚克霉唑阴道片。两组均以 7 d 为 1 个疗程,治疗期满后复查。并于治疗后 3 个月经周期每月随访复查 1 次,了解疾病复发情况。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的疗效标准[2]。①痊愈:阴道外阴痒痛等症状消失,分泌物转为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停药 3 个月经周期无复发;②显效:阴道外阴痒痛等症状明显减轻,分泌物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正常;③有效:阴道外阴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减轻而实验室检查异常,或症状及体征存在而实验室检查正常;④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同治疗前。
采用 SPSS13.0 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采用 χ2检验,P < 0.05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疗效比较:经过 1 个疗程的治疗及治疗后 3 个月随访,观察组总有效率 95.5%,明显优于对照组 7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 7 d 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复发率比较:观察组复发率 6.8%,明显低于对照组 2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2。
表2 两组 3 个月复发率比较[例(%)]
中医认为本病属“阴痒”、“带下”病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是脏腑功能失常,湿从内生;或下阴直接感染湿毒虫邪,致使湿邪损伤任带二脉,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带浊下注胞中,流溢于阴窍,湿蕴生虫所致,故治疗关键是清热利湿,杀虫止痒。方中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苦参、黄柏、蛇床子、川椒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威灵仙、白芷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冰片清热止痛且有抑制真菌的作用;诸药合用具有清热利湿、杀虫止痒、凉血解毒之功效。中药外洗法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有效治疗方法,治疗阴道炎有独到之处,可使药物直达病所,有效缓解症状。
市场上有许多中药配方治疗阴道炎的洗液,如皮肤康 洗液、洁尔阴等,本研究中采用中药自拟坐浴方,可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特色,根据个体病情或者临床表现加减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然而,由于本研究中坐浴方为中草药,需要自己熬制,因此,对于现代生活节奏快的人们来说可能不是很方便,如何提高本方法的简便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克霉唑阴道片通过抑制麦角固醇的合成产生抗真菌的作用。对麦角固醇合成的抑制导致胞质膜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克霉唑阴道片在体内和体外都具有抗真菌活性,其中包括皮肤真菌、酵母菌以及霉菌等。阴道用药后吸收量甚微,妊娠中晚期用药,尚未发现对胎儿有不良影响,按 FDA 分类,属围生期 B 类药品,故为妊娠期用药[3]。
综上所述,采用中药联合克霉唑阴道片外用给药治疗妊娠期念珠菌性阴道炎,中药的杀虫止痒、清热利湿和西药的 强效、快速杀菌相结合,疗效确切,治疗后复发率明显降低,且无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1] Cao ZY. Chinese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n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5:1354-1357. (in Chinese) 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 2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354- 1357.
[2] Wang JJ, Long JJ.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syndrom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the standard. Changsha: Hunan Science & Technology Press, 1993:380-381. (in Chinese) 王净净, 龙俊杰. 中医临床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380-381.
[3] Li BX. Fungal vaginitis. Chin J Obstetrics Gynecol, 1995, 301(8): 506-508. (in Chinese) 李白新. 霉菌性阴道炎.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5, 301(8):506-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