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造谣传谣:当心难逃法律制裁

2013-04-18 12:04颜梅生
法庭内外 2013年10期
关键词:传谣服务提供者谣言

文/颜梅生

网络造谣传谣:当心难逃法律制裁

文/颜梅生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谣言可谓泛滥,甚至还出现了秦火火之类的造谣名人。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这并不是防治谣言的唯一手段,因为受害者至少可以通过法律来维权,造谣传谣者也应当视不同情形,承担民事、行政、刑事等法律责任。

网络造谣传谣必须承担民事责任

【案例】2012年元月1日,黄妙倩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由黄妙倩担任技术总管。一年多来,黄妙倩发现自己的工作常常会受到各种无形的牵制,而员工之间又勾心斗角甚至相互倾轧,遂于2013年2月28日向公司提交了将在一个月后离职的书面辞呈。公司见挽留无望,担心其他技术人才效仿,也为阻止竞争对手将黄妙倩招至麾下,遂在网上发布消息,称因黄妙倩技术水平低下、职业道德低劣、生活作风不检点,已被公司开除。同时还让3名员工四处转发该“消息”。黄妙倩开始以为“人正不怕影子斜”,对如此的做法嗤之以鼻,可久而久之,黄妙倩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不仅自己一直难于找到合适的工作,来自各种场合、不同人群的白眼更使她几近精神崩溃。

【点评】公司侵犯了黄妙倩的名誉权。《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公司公然捏造事实,通过网络散布谣言,使黄妙倩因而遭受到各种打击,明显是对黄妙倩权利的侵害,也符合承担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此外,《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即在相应情况下,网络服务提供者也难辞其咎。

网络造谣传谣必须承担行政责任

【案例】2013年8月16日至17日,抚顺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后,个别网友唯恐天下不乱,在网络上散布、转发谣言信息。如网民“二毛”在腾讯微博发布信息称:“暴雨连日袭击中国东北三省,多处堤防发生溃堤……灾民只好在网上求救。网友爆料:抚顺清原县南口前死亡人数已超1000以上……图片显示死尸遍地,惨不忍睹……”还套用2011年东南亚海啸时发生在菲律宾的8张灾难图片作为“现场”图片。网民“许超二少”则在新浪微博发布信息称:“抚顺清原洪水受灾,求关注,求救援。跪求支援,十万火急,求扩散”等一系列夸大灾情以及不实内容。直至真相大白,一些被忽悠的人只是选择了自认倒霉,而不知道可以通过报警来追究造谣者的行政责任。“二毛”“许超二少”最终被公安机关分别给予了5日的行政拘留便是最好的证明。

【点评】公安机关的处理是正确的。《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毛”“许超二少”明知险情并没有达到耸人听闻的地步,却通过网络蓄意凭空夸大事实,以谣言谎报险情,意图在民众之间营造恐慌、制造混乱,自然必须受到相应处罚。此外,《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第9条第(四)规定:“制造恐怖气氛、造成公众心理恐慌、危害公共安全,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破坏国家法律实施,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煽动闹事,强买强卖、欺行霸市,或者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群众、恶习较深、扰乱社会治安秩序,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应当依法决定劳动教养。即如果网络造谣传谣者的行为超出了治安处罚范围但又不构成犯罪,则必须接受劳动教养。

网络造谣传谣必须承担刑事责任

【案例】郭小辉虽是大学毕业,却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为消遣,终日出入于出租屋附近的网吧。2013年5月8日晚,郭小辉在一家网吧内上网时,无意间看到一篇外国人谎称地铁有炸弹引起民众恐慌的文章,觉得有趣,便通过百度搜索,进入公安热线的管理平台,用自己真实手机号、QQ号和身份证号码在此平台注册邮箱,并发信谎称自己已在火车站投放定时炸弹,该炸弹将在次日8时爆炸的消息。公安机关随即出动了大批警力及警犬开展搜爆工作。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地毯式搜查,警方排除火车站有爆炸物品的可能。郭小辉被警方以涉嫌制造虚假恐怖信息罪抓获归案后不久,法院基于郭小辉到案后能如实交代犯罪事实,从轻判处其有期徒刑2年。

【点评】郭小辉确已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刑法修正案(三)》第8条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郭小辉明知是虚假恐怖信息,却仍通过网络发布,从而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自然罪有应得。此外,如果行为人通过网络发布谣言,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或对他人进行恶意诽谤,还能构成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或诽谤罪。因为《刑法》第221条、第246条已分别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责任编辑/胡浩立

猜你喜欢
传谣服务提供者谣言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研究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论网络服务提供者刑事责任的归责模式一一以拒不履行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为切入点
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刑法规制研究
论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
谣言
谣言大揭秘
网络服务提供者第三方责任的立法审视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