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顺应论的莫言《蛙》中非真实性话语分析

2013-04-18 11:56任娟娟
关键词:姑姑真实性话语

任娟娟

(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1 研究背景

莫言的长篇小说《蛙》由剧作家蝌蚪写给日本作家杉谷义人的五封书信、四部长篇叙事和一部话剧组成。小说主人公姑姑一方面是一位优秀的乡村助产士和妇产科医师,接生过数以千计的新生儿,另一方面又是一位忠诚的中共党员,是计划生育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整部作品以姑姑的人生经历为主线,展现了新中国六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史”,揭露了当前中国由于生育政策而引起的混乱现象,深刻剖析了人性及国人的灵魂、忏悔与救赎。莫言的这一长篇力作《蛙》获得了中国第八届茅盾文学奖以及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迄今为止,莫言的作品已被翻译成近20 种文字。《蛙》,作为莫言的成名作,也因此备受关注,值得广大学者深入研究。

非真实性话语(deception,简称DEC),通俗地说,即谎言、假话,作为言语行为的一种语用策略,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与关注,他们从伦理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律语言学、修辞学、语言逻辑、语用学等等领域,对非真实性话语展开研究[1]。作为一种语用策略,非真实性话语指的是在交际中,为了使听话人错误地产生某种信念,说话人刻意使用的某种假信息[2]。

过去已有的研究或从比较大的角度研究非真实性话语,或对范围有限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很少涉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非真实性话语,对说话人为何选择非真实性话语而非其他语言现象以及整个的选择过程都没有进行合理的解释[1]。鉴于此,张淑玲与何自然进一步指出,非真实性话语作为一种语用策略,可以用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论[3]来指导和解释。一是因为,人们在日常交际中有可能、甚至有必要使用非真实性话语策略以避免彼此间的冲突或尴尬,实现相互顺应;二是因为,非真实性话语所涉及的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在顺应论中都可以相应地从认知、社会、文化等角度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1]。

然而,过去从顺应论的角度对非真实性话语所进行的研究还并不多。本人在认真分析《蛙》中非真实性话语的基础上,从顺应论中对语境因素的顺应这一方面来考察小说《蛙》中的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及心理世界的顺应性对小说人物选择非真实性话语的影响,并以此验证顺应论对小说中人物非真实性话语的强大解释力。

2 顺应论

1987年,比利时语用学家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首先提出了顺应论。根据他的观点,由于人类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人们在交际中便会有意无意地对语言形式和语用策略等进行选择。同时,维索尔伦认为可从四个方面分析语言的选择和使用过程:语境因素的顺应、结构对象的顺应、动态过程的顺应和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程度。简言之,语言使用过程就是在不同的意识凸显程度下,对语境相关因素和语言结构的动态顺应过程。在顺应论中,语境便是语言交际的环境,它包括语言语境(如上下文)和交际语境(由交际双方和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构成)[4]。

3 《蛙》中非真实性话语的分类

人们在交际中采取非真实性话语这一语用策略是受到了不同目标的驱使。这些目标,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关系目标,指通过非真实性话语维持某种关系;手段目标,以非真实性话语作为某种手段[5]。进而,由于非真实性话语的选择定向不同,关系目标又可定向为利己(self-oriented)或利人(other-oriented)的非真实性话语;手段目标又可定向为说服性的(persuasion-oriented)、关键时刻的(critical point-oriented)或非自由话题的(non-free topic-oriented)非真实性话语等[2:27]。根据上述不同的分类标准,《蛙》[6]中出现的非真实性话语也基本与以上的类别吻合。

3.1 关系目标的非真实性话语

3.1.1 利己的非真实性话语

指说话人运用非真实性话语来自我保护、维护自己的利益。例如:

(1)走到胡同里,王肝说: 小跑,你要请我们吃炒花生!……

我没有钱。

你怎么没有钱? 陈鼻道,你从国营农场的机耕队那里偷了一块废铜,卖了一块二毛钱,当我们不知道?

这一段发生在小说的叙述者“我”(学名万足,乳名小跑,笔名蝌蚪)幼年时期。在当时的新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高,能有点“闲钱”是非常不容易的。从对话可以看出小跑显然不愿将自己的钱拿出来请大家吃炒花生,连忙撒谎自己没钱。类似这样利己型的非真实性话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的,例如小学生因为贪玩而没写家庭作业会谎称自己感冒发烧了身体不舒服,丈夫因为在外应酬而回家晚了会告诉妻子单位加班,一些江湖郎中谎称自己所谓的“秘方”能包治百病、药到病除,等等。所以,在上述例子中,面对讹诈,小跑选择非真实性话语也是出于利己的考虑,他无疑是希望为自己保住那点来之不易的“零花钱”。

(2)你们凭什么抓我? 凭什么? 袁腮歪着头质问警察。

别吵了,一位警察道,为什么抓你,难道你自己还不知道吗?

袁腮对我说:小跑,你要去保我啊! 我没干任何犯法的事。

为控制人口,国家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凡生过第一胎的妇女都必须上环结扎。袁腮为了一己私利,偷偷为不少已结扎妇女非法取环,阻碍了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被人检举后被警察从家中逮捕。但其为了逃脱罪责,先是耍赖质问警察,后又采取非真实性话语的策略,拒不承认自己有罪,其出发点就是妄求自保、是利己的。类似这种利己型的非真实性话语在现实生活的交际过程中也是常有的,比如小偷不承认自己有偷窃行为,作弊学生也不承认自己作弊,而贪污受贿官员也拒不承认自己违纪,等等。

3.1.2 利人的非真实性话语

指有利于或出于不伤害他人所选择的非真实性话语,为使他人不失面子或保全他人的利益。例如:

(3)(公社领导宴请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杨主任,姑姑、“我”与妻子王仁美也参加了宴会。)

入席之后,杨主任让我和王仁美坐在她的两侧。……

我这侄媳妇啊,觉悟很高,她不慎怀孕,主动来找我做人流,但因身体条件不允许,一直拖到现在。

万足此时已是部队干部,应带头贯彻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但妻子王仁美头胎生的是女儿,所以想生二胎,于是在丈夫万足不知情的情况下,私自找人取环。姑姑得知其怀孕后颇费了一番周折,才在她怀孕七个月时成功劝她答应了做人流。而在席间,姑姑在领导杨主任的面前,却谎称王仁美是不慎怀孕、曾主动要求做人流,就是为了帮自己的侄媳妇开脱,使其免受责罚。可见,姑姑选择非真实性话语是为了他人考虑、是利人型的。像这种为了家人、好友的面子或利益考虑而选择的利人型非真实性话语,在日常交际中也比比皆是,如:丈夫工作业绩不佳,妻子于是在外人面前借口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内容不是丈夫专长等维护其颜面;孩子在大人聊天时失礼插嘴或出言顶撞了朋友,朋友却大度地以童言无忌、天真可爱为由圆场,免去了孩子家长的尴尬;等等。

(4)(王肝为了帮妹妹偷逃出去以便其超生第二胎,将妹妹装进粪篓盖上麦草和麻袋,再将粪篓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刚骑车出村,就在村头遇到姑姑安排的“暗哨”秦河的盘查。)

我跳下自行车,直视着秦河。

你一定是去赶集卖猪。

是的,卖猪。

其实我什么都没看见。

“高、鲁、秦、王”,人称高密东北乡四大傻子,秦是秦河,王是王肝。两人都不傻却得到了傻子的称号,所以彼此同病相怜,平时更是在心里将彼此当成了朋友。这一次,二人心照不宣,秦河非但没有主动盘问王肝,反而自己下结论说王肝是去卖猪,甚至谎称自己什么都没看见。秦河之所以故意选择非真实性话语,就是为了帮助朋友王肝把妹妹送去外地,所以他的出发点也是利人的。像秦河这种对朋友仗义相助,为帮其解围而选择的利人型非真实性话语在平时的生活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例如2010年郭冬临与牛莉的春晚小品《一句话的事》所反映的就是这样一种很典型的非真实性话语现象:郭冬临饰演的小郭接到了朋友三哥的妻子打来的电话,询问自己的丈夫是否与他在一起,小郭却谎称是与三哥在一起,对方要求丈夫听电话,小郭于是圆谎说三哥上厕所了。正如小品台词所言,善意的谎言常被认为只是“一句话的事儿”,只要能够帮朋友解围、产生一个和谐社会,人们往往就会选择这种利人型的非真实性话语。

3.2 手段目标的非真实性话语

3.2.1 说服性的非真实性话语

说话人为了说服别人、使对方同意自己的说法或观点,或是为了说服对方遵从自己的意愿,便会选择非真实性话语作为一种语用策略。例如:

(5)(小说叙述者万足的小侄子象群被招收为飞行员,全家设宴款待亲朋好友,以示庆贺。)

大哥,姑姑喝热了,解开胸前的扣子,拍着父亲的肩头说,……咱有手艺,咱还怕没钱? 无论你什么官什么员,都要生病,生了病就要找咱看。何况,姑姑哈哈大笑着,说,咱还有转变胎儿性别的绝技,把一个女胎变成男胎,这么复杂的技术,咱跟他们要一万他们也舍得拿出来。

可以看出,在席间姑姑酒喝多了,有些失态。在酒精的作用下,姑姑一反常态地“炫富”、“炫技”,不惜夸大其词,戏称自己能凭转变胎儿性别的绝技日进斗金。任何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胎儿的性别是不可能被改变的。但在当时的中国乡村,群众普遍受教育水平较低,对医学、生理学方面的知识可谓一无所知。再加上姑姑本身是一位妇产科医师,所以她的谎言才有了说服力。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证明自己“有手艺”而说服大家相信她“不差钱”。所以,此处她选择的非真实性话语是属于说服性的。这种类型的非真实性话语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例如母亲为了说服孩子吃药,会哄骗其药很甜一点都不苦;赌徒会谎称家人生病急需用钱以说服朋友借钱给他还债,等等。

3.2.2 关键时刻的非真实性话语

指说话人在关键时刻运用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解困、摆脱危险或麻烦的手段。例如:

(6)(艾莲难产,村里的老接生婆田桂花骑跨在艾莲身上并用力挤压其腹部,艾莲已有生命危险。幸而姑姑及时赶到,为艾莲顺利接生,才避免了一场悲剧。不料田桂花倚老卖老,竟向艾莲及姑姑索要财物以赔偿其损失。姑姑一气之下,踢了田桂花的屁股两脚。)

老太婆翻了一个滚,爬起来,坐在地上双手拍打着地面,呼天抢地:救命啊! 打死人了……我被万六府的强盗女儿打死了……

姑姑当时年方十六,年轻气盛、身强力壮,田桂花自知不是其对手。姑姑想到田桂花刚刚差点害死两条性命,还在这恬不知耻地索要她所谓的赔偿,所以气急之下踢了她两脚。而田桂花生怕再被姑姑打,于是,她撒泼耍赖、夸大其词,谎称自己被打死了,又哭又嚎,引起村民的围观、劝架,因此田桂花通过选择关键时刻的非真实性话语策略,救了自己、使自己摆脱了继续挨打的危险。类似的关键时刻的非真实性话语在电视电影中的桥段常有出现,例如警匪大战中,匪徒在即将被逮捕的最后时刻会突然指向别处大喊“有人”而分散警察注意力,以此获得逃跑机会。

3.2.3 非自由话题的非真实性话语

所谓“非自由话题”,是指涉及国家、军事机密等的敏感话题或日常生活中、某个行业中禁忌避讳的话题。运用非真实性话语可避免正面触及此类话题。例如:

(7)(万足的妻子王仁美怀了二胎,七个月时做人流,不幸身亡。)

王仁美的骨灰盒摆在堂屋正中一张方桌上。……爸爸,盒里是什么东西?

我无言以对,泪水流进乱蓬蓬的胡须里。

爸爸,俺娘呢? 俺娘哪里去了?

你娘到北京去了……我说,过几天,我们就去北京找她……

亲人的离世,无论在哪种文化中,都算得上是一个在日常交谈中人们有意避讳的话题,再加上万足中年丧妻、女儿年幼丧母,更是令人倍感凄凉。然而,女儿尚且年幼、不懂世事,所以才会问及这一非常敏感的话题。面对女儿的发问,万足一方面会本能地避讳谈及妻子死亡的具体细节,另一方面也不忍心对女儿坦言相告,只能通过运用非真实性话语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既不会伤害到女儿幼小的心灵,又避免了女儿就这一非自由话题继续发问。除了死亡的话题外,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非自由话题,例如当有人打探居住在小区里某一家的隐私时,街坊邻居们往往三缄其口,甚至会选择非真实性话语,声称自己不了解情况,以避免谈论别人隐私这样的敏感话题。

4 《蛙》中非真实性话语的语境顺应性分析

语境不是预先确定的因素组合,它具有动态性[7]。在动态的语境下,说话人在选择和使用非真实性话语的语用策略时,必须顺应交际双方的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

4.1 物质世界

指人们在选择语言时,会首先考虑物质世界中的时间和空间因素。除此之外,交际双方不同的身体状况、各自采用的身体姿势,甚至性别、年龄等生理属性差异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影响了人们对语言的选择理解[4]。例如:

(8)(姑姑对侄子万足讲述当年日军的杉谷司令扣押家人作人质,逼迫她父亲投日的往事。)

姑姑说她对杉谷没有坏印象。当然这是姑姑私下里对我们自家人说的,对外她不这样说。对外她说,她与大奶奶老奶奶受尽了日本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但坚决不动摇。

虽然姑姑个人认为日军的杉谷司令不坏,因为杉谷不但没有虐待姑姑的家人反而以礼相待,但是对外她却谎称曾受尽日军酷刑折磨。这是因为,在五十年代建国初期,人们刚刚经历了八年抗战的苦难,对侵华日军可谓恨之入骨,而对抗日英雄、革命烈士则十分尊重景仰。所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大环境下,姑姑运用非真实性话语不但增添了自己及家人身上的爱国主义色彩和抗日英雄的光环,又避免了被人误解是以敌为友的汉奸,顺应了当时特殊的时代环境。

(9)(文革期间,红卫兵们将姑姑和当时的县委书记杨林一同押上了批斗大会。两人被冠以反革命、特务的罪名,还分别在脖子上被人挂了双破鞋。但姑姑受尽凌辱却毫不屈服,于是红卫兵无计可施后转向了杨林。)

你说,你们俩通过奸没有?

杨林不吱声。

肖上唇一挥手,上来一个大汉,左右开弓,搧了杨林十几个耳光。……

说,通过没有?!

通过……

通过几次?

一次……

老实交代!

两次……

你不老实!

三次……四次……十次……许多次……记不清了……

在这个例子所牵涉的物质世界中,主要的时间因素是指当时国内的文化大革命这一特殊时期,空间因素是批斗大会的场地,另外牵涉到的因素还包括红卫兵与杨林之间的人数悬殊、身体力量对比悬殊等。可见,杨林是屈打成招。不管昔日他是怎样一位形象高大的政府干部,但面对当时文革的特殊时期,面对红卫兵的毒打与折磨,他无力招架,只能选择非真实性话语来顺应物质世界中的这个特殊的场合、时期。

4.2 社交世界

在社交世界中,语言的选择需顺应社交场合、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交际规范以及文化、习俗等因素。例如:

(10)姑姑装出不以为然的样子把袖子放下,说:不就是块手表吗? 咋呼什么? ……

姑姑,让我们看看吧!

姑姑笑着说:你们这些小家伙,真是淘人,一块破表,有什么好看的! 她虽然这样说,但还是把表摘下来,递给我大哥

建国初期,物以稀为贵,手表还是件奢侈品。姑姑明知自己的手表十分珍贵、令人眼羡,却还是说“一块破表,有什么好看的”,这是因为在中国的社交文化中,谦虚被认为是一种美德,它要求人们在受到别人的夸奖时要贬低自己或贬低自己被夸的那件物品以示谦虚,相反,如果坦然接受夸奖则会被视为高傲。显然,姑姑虽在此次与侄辈的会话中处于较高的地位,社交场合也是亲人间的随意、非正式场合,但姑姑仍遵循了中国传统的社交文化,她还是顺应了这一社交礼仪而选择了非真实性话语。

4.3 心理世界

心理世界指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会根据双方的心理状态,如个人情感、观念、宗教信仰、权与利的欲求、目的和动机、个人喜好等心理因素选择语言[3]。例如:

(11)(关于姑姑父亲的牺牲,乡里的肖上唇对“我”,小说叙述者万足,说了这样一个版本:)他对我说:你大爷爷不听组织命令,撇下医院的伤病员,耍个人英雄主义,行前为了壮胆,喝了两斤地瓜烧酒,喝得醉三麻四,结果糊里糊涂踩了自己人的地雷

小说中提到姑姑的父亲正在地道里为伤员做手术,被日军的毒瓦斯熏死,且有当地的文史资料可查。肖上唇本就是一个道德低下的小人,且与姑姑有仇,在他的心理世界中,是厌恶甚至仇恨姑姑的,所以有关姑姑和姑姑的家人他都会评价很低,甚至不惜造谣污蔑。这里他的非真实性话语正是顺应了他贬低、抹黑姑姑父亲的丑恶心理。

(12)进入手术室前,王仁美突然抓过我的手,看看我腕子上的牙痕,满怀歉意地说:

小跑,我真不该咬你……

没事。

还痛吗?

痛什么呀,我说,跟蚊子叮一口差不多

王仁美当初被姑姑逼到无奈,被迫答应做人流拿掉腹中的第二胎时,只得将气撒在了丈夫万足身上,狠狠地将他的手腕咬到流血,直到此时牙痕都还在。可是,万足知道妻子月份已大,人流手术风险很高,他此时只想她能手术顺利,不愿她再有任何歉疚的心理负担,所以,面对妻子语带歉意的询问,他选择了非真实性话语,谎称咬得不痛、就像蚊子叮一口,就是为了顺应自己对妻子的疼爱、宽慰妻子的心理。

5 结束语

通过以上实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莫言的这部长篇小说《蛙》中人物众多、时空跨度大,但在人物语言的刻画方面,日常生活中的非真实性话语顺应了小说中人物的物质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使得人物对话更显真实、人物个性更加鲜明。

另外,虽然以上各例的分类依据是在某个特定的语境中,某个显著影响非真实性话语选择的单一的语境因素,但事实上,影响非真实性话语实施的是各种综合因素[8]。

小说《蛙》中的人物在对话过程中,动态地顺应语境,选择非真实性话语传递不同的信息。这是本文对小说中以非真实性话语顺应交际语境的语用理解。语言顺应论对小说人物对话中的非真实性话语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也为文学作品的赏析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1]张淑玲,何自然.非真实性话语研究述评[J].现代外语,2006,(1): 37-43.

[2]何自然,张淑玲.非真实性话语作为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J].外国语,2004,(6): 25-31.

[3]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1.

[5]Tracy,K.& Coupland,N.Multiple Goals in Discourse[C].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0.

[6]莫言.蛙[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7]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8.

[8]王爱英.《围城》中非真实性话语的顺应性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06-109.

[9]李美.《傲慢与偏见》人物非真实性话语的语境顺应性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6):72-74.

猜你喜欢
姑姑真实性话语
爱漂亮的姑姑
春姑姑走啦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第二章 姑姑,你咋这么美啊(5)
第二章 姑姑,你咋这么美啊(2)
广告的真实性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