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肿瘤恶性肠梗阻96例

2013-04-18 10:27孙洪雨郑维锷陈文俊
福建中医药 2013年3期
关键词:行气肠梗阻排气

孙洪雨,张 武,郑维锷,陈文俊

(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浙江 瑞安 325200)

恶性肠梗阻(malignant bowel obstruction,MBO)是指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造成的肠道梗阻,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晚期恶性肿瘤腹腔广泛转移,特别是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极易出现恶性肠梗阻。国外文献报道,晚期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并发肠梗阻的发生率为5%~43%。最常见并发肠梗阻的原发肿瘤为卵巢癌(5.5%~51%)、结直肠癌(10%~28%)和胃癌(30%~40%),鉴于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为消化道肿瘤的首位,胃癌并发MBO的比例可能更高。小肠梗阻较大肠梗阻更为常见,分别为61%和33%,>20%的患者大肠和小肠同时受累。卵巢癌并发MBO占癌性小肠梗阻的50%,占癌性大肠梗阻的37%[1]。恶性肠梗阻导致肿瘤患者腹胀、腹痛、呕吐明显,无法进食,生活质量很差。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能有效减轻和缓解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全组96例患者中有94例均经手术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且有全腹增强CT提示腹腔广泛转移,有2例经血CA199、全腹增强CT及PET/CT临床诊断为胰腺癌。肠梗阻常见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排便排气消失等症状。由于梗阻的部位、程度不同而症状有多少及轻重的不同,梗阻部位较高,则呕吐较明显;梗阻部位偏低,则腹痛更显著;不完全性肠梗阻可有排便或排气,腹痛为阵发性,可自行缓解。腹部体检可见肠型,蠕动波,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亢进或消失。X线腹部立位平片或腹部CT可见肠管明显扩张和多个液平面。根据恶性肿瘤腹腔广泛转移病史及肠梗阻症状和体征,结合影像学表现,即可明确诊断为恶性肠梗阻。

1.2 一般资料 2005年10月—2011年10月我科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伴恶性肠梗阻患者共96例,其中男69例,女27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80岁,平均(54.6±5.45)岁;结肠癌32例,胃癌19例,直肠癌16例,卵巢癌12例,胰腺癌4例,食管癌、原发性肝癌、乳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各2例,胆囊癌、肺癌、膀胱癌、宫颈癌、胃肠道间质瘤各1例。

2 治疗方法

2.1 禁食、禁水 避免加重梗阻症状。

2.2 胃肠减压 全部病例均插胃管行胃肠减压术,通过负压吸引,将积聚的胃液、胆道分泌物等引流出来,减轻胃肠道负荷,以减轻呕吐、腹痛、腹胀等症状,减少呕吐物吸入气管的可能性。

2.3 腹部热敷 热水袋用毛巾包裹,行腹部热敷,可促进肠蠕动及肛门排气。外敷时应避免腹部皮肤烫伤。

2.4 药物治疗

2.4.1 全胃肠外营养(TPN) 全部病例均予以中心静脉置管,静脉补充营养液,包括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氯化钠、氯化钾、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液体量控制在1 000~2 000 mL左右,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4.2 质子泵制剂 应用潘妥洛克或奥美拉唑等质子泵制剂,减少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

2.4.3 镇痛药物 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加剂量,爆发痛临时应用强痛定针(布桂嗪)、吗啡针止痛,阿片类药控制不佳的腹部绞痛可用抗胆碱类药物解痉止痛,如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等。

2.4.4 止吐药物 对于肠梗阻早期、不完全性梗阻,可用促动力类止吐药止吐,如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对于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可用中枢止吐药,如氟哌啶醇、氯丙嗪等。

2.4.5 生长抑素类药物 善宁是生长抑素的合成类似物,可抑制胃肠液的分泌,0.1 mg皮下注射,每天2次;严重者可每6 h 1次,或0.4~0.6 mg持续24 h静脉微泵注射。

2.4.6 中药保留灌肠 以行气通腑为基本治则,方用小承气汤加味。处方:生大黄(后下)15~30 g,枳实 30 g,厚朴 30 g,莱菔子 30 g,木香 30 g,大腹皮30 g,蒲公英30 g,延胡索30 g。用水煎煮,每剂浓煎至200 mL,每日保留灌肠1次。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进食情况是否改善等情况,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显效及有效时间均需持续至少1个月以上。①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排便、排气功能正常,停止胃肠减压,X线或CT检查肠无积气和积液,能正常进食者;②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存在排便、排气,停止胃肠减压,液平面减少但未完全消失;③ 无效:临床症状无缓解或有所加重,体征无消失或加重,仍需胃肠减压,X线检查同治疗前无变化或加重。

3.2 结果 显效17例,有效58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78.125%。其中2例无效者,患者要求转上级医院行手术治疗,术后肠梗阻症状缓解,但仅1个月即再次出现肠梗阻。有2例肠梗阻后出现腹壁手术切口疝破溃,肠管亦向外局限性破溃,无腹腔感染,就如同造瘘术,即予人工肛门袋外贴引流。

4 讨 论

晚期恶性肿瘤腹腔广泛转移伴恶性肠梗阻患者往往因呕吐、不能进食而体质状况随即变差,一般无法耐受手术及放化疗,且手术创伤可刺激肿瘤生长、促进肿瘤转移。恶性肠梗阻因反复呕吐导致体液大量丢失,且需禁食,极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故应补充静脉营养液及电解质,以满足患者的生理需要。但是补液过多又可能导致胃肠道分泌量增加,使腹胀等症状加重,并出现水肿等,故应重视补液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我们临床体会认为补液不宜超过2 L。TPN主要提供患者的基本营养需求,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长时间应用也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中心静脉置管血栓形成、感染及肝功能异常等。TPN不应作为MBO患者的常规治疗,仅选择性用于某些MBO患者(肿瘤生长缓慢,可能因为饥饿而非肿瘤扩散而死亡者)。于世英等[1]研究结果显示,TPN适用于 Karnofsky行为状态(KPS)评分>50%,而且预期生存时间>2个月的MBO患者。我们临床发现,对于预期生存期在1个月以上,应用TPN不超过1个月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八肽环状化合物,具有与天然内源性生长抑素类似的作用,但作用较强且持久,半衰期较天然抑素长30倍。奥曲肽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抑制胃肠道和胰内分泌激素、缩胆囊素-胰酶泌素、胃酸、胰酶等的分泌,抑制胆囊排空,减少胰腺分泌,可减少肠道过度分泌,并可增强肠道对水和Na+的吸收。奥曲肽一方面减少胃肠道分泌量,另一方面增强肠道对水、钠的吸收,故可减轻呕吐症状。同时早期联用甲氧氯普胺、地塞米松,不仅可缓解症状,而且可协同促进肠运动功能快速恢复,逆转肠梗阻[1]。我们临床体会,在奥曲肽的正常剂量范围内,剂量越大,往往疗效越佳;与促胃肠动力药、抗胆碱类药等联用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按WHO三阶梯镇痛指南,癌痛药物治疗首选口服途径给药,但恶性肠梗阻患者多有呕吐,不宜口服给药。我们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安全、有效,恶心、呕吐及抑制胃肠蠕动等毒副作用并不明显,对胃肠蠕动的抑制作用比较弱,不会加重肠梗阻。

恶性肠梗阻属中医“关格”、“反胃”范畴,为中医六腑急症。“六腑以通为用”,恶性肠梗阻的主要病机为瘀毒水湿互结,腑气不通,不通则痛,发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治疗当以行气通腑、化瘀解毒为法。本方中选用苦寒之生大黄为主药,破积攻瘀,通滞泻下,其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神农本草经》云其能“破癥瘕积聚,……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大黄大剂量生用,因局部灌肠,虽体虚者亦无虞;枳实破气消积;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莱菔子消积除胀;大腹皮下气宽中;木香行气止痛;延胡索活血祛瘀,行气止痛;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全方共奏行气通腑、化瘀解毒之功。中药保留灌肠,药物通过肠黏膜吸收,促进肠蠕动及排气、排便,从而使肠梗阻症状得到减轻或缓解。临床应用中,我们体会小肠梗阻疗效较差,而大肠梗阻基本均有效。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肠梗阻可使肠梗阻症状减轻或缓解,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后续的抗肿瘤治疗提供了机会,以期尽可能地延长生存期。

[1]于世英,王杰军,王金万,等.晚期癌症患者合并肠梗阻治疗的专家共识[J].中华肿瘤杂志,2007,29(8):637-640.

猜你喜欢
行气肠梗阻排气
中医学“行气”医术初探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五 “陈抟睡功(一)”“吕祖行气诀”导引法
腰背痛:揉按委中穴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排气歧管螺栓紧固力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