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衡
《全唐诗》卷六三六收聂夷中《闻人说海北事有感》一诗,全诗云:“故乡归路隔高雷,见说年来事可哀。村落日中眠虎豹,田园雨后长蒿莱。海隅久已无春色,地底真成有劫灰。荆棘满山行不得,不知当日是谁栽。”众多文学史教材和聂夷中相关研究皆引此诗来论聂夷中诗歌的现实主题,甚至有以此诗来考辨聂夷中籍贯者,当前唐诗考证著作亦未对此诗作辨析。然此诗又见于明人丘濬《重编琼台稿》卷五,题作《闻人说海北事有感二首》,此诗其一和聂夷中诗全同,仅题后注云:“天顺癸未。”丘濬,字仲深,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明代成化、弘治时期名臣和理学大家。
按,天顺癸未,即明英宗天顺七年(1463)。诗中所言之“海北事”当指两广地区的瑶民起义。此年,瑶民进攻雷、廉、高、肇等地,并多次占领梧州。《明史》卷一七四《欧信传》:“两广瑶僮陷开建,杀官吏,帝趣进兵。信破贼化州之马里村,再破之石城,时所在盗群起,将吏不能定。广西参将范信守浔、梧,瑶尽在境内,阴纳瑶赂,纵使越境流劫,约毋犯己。于是雷、廉、高、肇悉被寇。”此诗所言“故乡归路隔高雷”的“故乡”是琼州,“高雷”正是当时战乱地区高州和雷州。琼州、高州和雷州当时皆属海北海南道宣慰使司。两首诗所描绘的荒凉景象亦是天顺年间两广地区,特别是广西地区的惨状。如天顺六年,广西庆远地区大旱,清人汪森《粤西文载》卷四四江勋《庆远府预备仓碑》:“旱暵千里,饿殍载道。”又卷二三章纶《重建庆远卫城楼关堡记》:“天旱而民饥,群盗四发。”天灾人祸最终导致两广地区动乱,这也正是《闻人说海北事有感》二首的写作背景。
作为当时来自战乱地区的政治人物,丘濬对“海北事”的关注就在情理之中。《国朝列卿纪》卷一一载:“天顺七年,两广用兵经年不决,濬条列事宜。”《重编琼台稿》卷二一所收《两广用兵事宜》和《广东备御猺寇事宜》皆作于此年或稍后的成化元年(1465)。
故,《闻人说海北事有感》当为丘濬之作,而非聂夷中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