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管理机制探析

2013-04-18 08:33陈鑫峰陈少平张志忠钟英雄
关键词:福建省文化管理

陈鑫峰 陈少平 张志忠 钟英雄

(1.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2.福州大学党委办公室,福建福州 350108)

网络文化管理机制探析

陈鑫峰1陈少平2张志忠2钟英雄2

(1.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2.福州大学党委办公室,福建福州 350108)

网络文化是伴随着网络的产生和普及而兴起的新生事物。阐述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分析福建省网络文化发展的现状和网络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可以提出构建日常组织协调机制、健全政策法律规范机制、强化网络道德教育机制、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和强化技术防范监管机制五个方面的建议,以此健全福建省网络文化管理机制。

福建省;网络文化;管理机制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广泛普及,网络与社会文化生活的结合日益紧密,催生出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它是由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而逐渐形成的包括网络物质生产文化、网络行为精神和习惯以及保障网络健康发展的制度规范在内的一种现代人类文化。[1]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作用,其价值日益突显,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因此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也提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要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一、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随着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体之后又一重要的新型传播媒介,逐渐成为信息发布平台、舆论辐射平台和民意表达平台,为政府了解民情、收集民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渠道,成为政府联系基层和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但在网络广泛应用中,一些腐朽落后的不良文化和反动言论借机传播,有害网络产品和虚假信息毒害网民等,都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要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监督和管理,杜绝违法乱纪、败坏道德的网络行为和网络产品的产生和传播,保证公民使用网络不受各种有害和虚假信息的侵扰,积极引导网络舆论朝正确方向发展,使网络成为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平台。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带来了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成为文化发展、文化传播和文化消费的新领域,是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网络文化,使之成为弘扬我国先进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新途径和公民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这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2]因此要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强化对网络中生产、传播和流通的文化产品的管理,特别是对网络文化内容进行管理。只有网络文化内容健康,承载内容的网络载体才能健康,形成良好的网络文化行业风气和发展环境,确保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三)有利于推进网络信息社会的健康发展

随着网络的信息服务功能和互动交流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和拓展,网络已经深入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丰富了社会公共生活的内容和方式,改变着公民的思维观念、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推动了社会公共生活模式朝着网络信息社会发展。在网络信息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对网络文化进行引导和规范,公民的网络言行和网络利益也需相关管理机构进行管理和保障,这些都需要政府对网络文化进行管理,培养公民的网络法律意识和网络道德观念,规范网络服务商和网民正确提供和使用各项网络服务功能,确保网络信息社会能够健康发展。[3]

二、福建省网络文化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福建省网络文化管理现状

2001年,福建省提出打造“数字福建”建设规划,在全省各地掀起信息化建设的浪潮。至2011年底,福建省网民规模达到2102万人,比2010年增长13.7%。福建省网民普及率为57%,在全国排名第四位。福建省互联网接入单位共接入网站数量26.6万,在全国排名第四位;已备案网站数量16.1万个,在全国排名第八位。数字出版、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等几大新兴网络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总体水平居全国前列。[4]随着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福建省高度重视网络文化管理工作,在机构、编制、经费方面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物质保障,制定了相关的指导文件、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对福建省网络文化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和指导。并建立福建省委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联席会议,逐步形成了以福建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福建省公安厅和福建省通信管理局为主,其他相关机构涉网管理部门为辅的管理体系。其中福建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统筹协调各网络主管部门进行网络文化内容和网络信息管理,制定网络文化行业发展规划和实施办法,负责网络文化内容和网络信息的审查和管理,牵头处置网络信息突发事件,做好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引导;福建省公安厅网络安全总队及各地市公安局网络安全支队负责福建省网络安全工作,监控和处置网络反动、诈骗、色情和赌博等违法内容和信息,打击各种利用互联网实施的犯罪活动;福建省通讯管理局以互联网行业管理为主,制定行业标准和发展政策,协调管理网络信息安全工作,负责网络域名和IP地址等网络资源管理,为网络信息内容管理和打击网络违法犯罪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在完善政府管理体系的同时,福建省也积极通过非政府组织和行业协会来加强网络文化管理。2001年福建省便成立了福建省互联网协会并出台了《福建省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等行业规定加强自律监管,同时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网络文化管理工作,2010年8月,福建省建立网络舆情引导员制度,在各涉网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设立网络舆情引导员,引导网民理性地反映诉求和表达观点,不断推动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上新水平。

(二)福建省网络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网络文化管理力量有待整合优化

对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网络文化管理纳入社会管理的整体布局中来。通过调研了解到,福建省虽已建立相关的网络文化管理部门并组建福建省委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联席会议,但联席会议召开更多的是为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并未建立定期常态联动制度,无法定期为管理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和总结,缺乏统一成熟的管理标准。例如在网络监管中,各部门和各地市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不一致,依据各自系统的管理办法分头执行,存在多头管理,缺乏统一的规范和程序,存在职责交叉、管理漏洞和资源浪费等情况。管理力量不平衡,部分地市和机构还未建立相应的网络管理部门,人员不到位,管理措施没有落实,管理机构还需进一步健全。工作经费较为紧张,例如网络管理人员的八小时工作制、节假日休假的工作制度与网络文化实时动态变化的现实相冲突,在现有的人事财政管理体制下,无法确保全天候监管。

2.网络文化法律法规有待建立完善

与福建网络文化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相比,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相关立法及现行法律法规的执行仍远远滞后。调研中发现福建省现行网络文化管理主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仍未根据福建省网络文化发展现状和特色出台覆盖全、约束强、易推广的地方法律法规,制约着福建地方网络文化依法管理工作的进程。例如,随着福建省与台湾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在网络文化管理上也日益凸显对台特色,急需促进闽台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地方性法律法规出台,更好地发挥网络文化在加强对台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

3.网络文化管理队伍还需加强建设

福建省存在管理人员数量、知识和理念上的欠缺。面对日益增加的网络管理工作量,越发凸显出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特别是专业管理人员的缺乏,部分管理部门仅有兼职人员进行管理。例如,福建省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办公室网络文化管理处只有五名工作人员,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文化管理工作量;网络文化发展日新月异,管理人员的知识跟不上网络技术的更新发展。调研中发现福建省还未建立对网络文化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网络技术更新培训制度,致使网络技术监管较为滞后,无法全面对网络黑客进行抵制和防范。同时随着社会管理模式的革新和新兴网络传媒的发展,网络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还需进一步转变。调查中了解到,现有网络管理人员应对网络舆情时更多还是以“封、堵、压”为主,缺乏对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的了解和应用,还不能及时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和处理网络突发事件。

4.网络文化道德教育工作较为滞后

网络文化管理除了靠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外,网络文化主体的道德约束和行业自律也是重要的途径。调查中发现福建省在日常网络文化管理中仍是“重管理,轻教育”,较少开展网民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传媒自律教育活动,致使网络传媒行业自律和网民网络道德水平落后于迅速发展的信息传媒社会。网络文化主体的网络伦理素养尚处于低水平的自发状态,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经常发生。部分网站和网民利用网络交往具有虚拟化和数字化的特点,陷入网络纯虚拟化的误区,特别是“微博”出现后,无视网络世界的基本规则,滥用话语权,网络发言缺乏伦理约束。有的互联网和电信运营企业、信息服务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致使网络上屡屡出现赌博、诈骗和色情信息,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三)福建省网络文化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首先是体制约束。行政管理体系具有固定化的特征,较难适应网络文化多元、多样、多变的发展特点,现有科层制的管理体系也与网络文化动态发展所需的扁平化管理趋势相冲突。其次是观念滞后。对于新型文化形态特征的研究和认识还不够,缺乏以网络技术和文化内涵为支撑的管理模式,基于文化灌输理念的行政干预制约了网络文化主体的自发参与性。最后是监管不足。相对于传统文化,网络文化的自发性和无序化使法治等他律监管存在滞后性,网络文化的道德自律也因其表达途径的虚拟性和教化工作的缺失较难得到社会和大众的重视,不能很好地起到监督作用。

三、健全福建省网络文化管理机制的对策

(一)构建日常组织协调机制

福建省各级人民政府要承担起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责任,就必须规范和管理网络文化,调整网络空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利用新兴信息技术为社会管理服务。首先要加强组织领导。将网络文化管理纳入到社会管理的整体布局中来,进一步完善福建省和各地市对网络文化管理的领导机构,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分管文化工作的领导具体抓,宣传、文化、公安、信息、教育、安全等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固定的会议制度和协商机制,定期对福建省网络文化管理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和总结,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力量。其次要建立健全机构。要进一步发挥福建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网络文化管理的协调作用,统一各地市各部门网络文化的管理模式、管理标准和管理技术,形成上下协调一致的管理规范和流程。构建起以内容管辖为主、属地管理相配套的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成员部门管理职责和工作内容,落实各项工作的第一责任单位和牵头单位。各地市各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保障工作经费,配置专职工作人员,落实各项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最后要培育社会组织。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与及时性,使得加强行业自律成为管理的必然,而加强包括NGO在内的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则能有效弥补政府管理越位、错位、失位等挑战。各种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是在网络发展中自发形成的,是网络规则的倡导者和制定者,对网络舆论引导举足轻重。例如福建省互联网协会和各地市的互联网协会就积极发挥着协会联系政府、服务企业、促进行业自律的桥梁功能。因此福建省应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组织成立各网络文化管理社会组织,引导网络文化主体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共同营造规范的互联网行业秩序。

(二)健全政策法律规范机制

网络文化随着时代进步而快速发展,日益需要完善的法律手段来规范网络文化管理。首先要加强立法。可由福建省互联网信息化办公室会同福建省人大常委会进行立法调研,立法工作要结合海峡西岸经济区网络文化特色和闽台网络文化交流合作的实际需要,参考联合国及有关国际组织、欧美国家网络立法的经验,结合国家法规与规章,凸显区域特色性和两岸特殊性,未雨绸缪、适度超前,不断加强福建省网络文化管理的立法工作。要根据实践的需要,把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确立的国际、国内共同遵守的合理、科学的原则上升为法律,重点将微博、博客、视频网站和网络支付类工具等网络载体、电子商务及传播媒介的管理制度建设上升为法律。其次要加强宣传。要重视网络法律和相关网络管理规范的宣传教育工作,明确电信运营商、网络信息服务商和网络信息发布商等的法律责任和权责关系,提升广大网络从业人员和网民的法律意识。拓宽法律宣传渠道和平台,将线上网络传播和线下实地宣传相结合,主动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做好普法教育工作。把握网民兴趣点,丰富法律宣传的方式,利用案例讲解,视频介绍,漫画动漫和互动竞赛等方式让普法教育工作得到有效开展。最后要加强执法。通过法律严惩网络犯罪者来防范新的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运用法律保护个人财产安全、知识产权、公民隐私权和国家安全来督促人们遵守法律法规。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参与网络违法行为的举报工作,通过增加举报途径和落实举报奖励办法来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强化网络道德教育机制

网络道德是网络时代的产物,网络文化的高速发展正以其惊人的速度和力量变革着传统社会下人类的意识形态、道德体系和社会行为规范。[5]因此要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在网络文化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首先要强化社会主义道德的宣传教育。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和规范网络文化发展,把互联网法制和道德宣传教育纳入福建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布局,重点通过宣扬“福建精神”和各种精神文明先进典型来唱响主旋律,掌握话语权,通过举办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网络文化传播活动来占领网络舆论阵地,从主渠道上促进福建省网络道德水平的提升。其次要注重对公民网络道德情感的培养。通过对网络道德情感能量的积蓄,加深公民对网络道德意义的体验,将网络社会的道德上升到道德习惯和道德信念的高层次上的自律性道德,更有效地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6]把握网络道德教育的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兴趣点,进一步延伸工作链条,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积极开展网络安全、网络文化、网络竞赛等教育活动进校园、进课堂、进生活,加大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中正面宣传的声音,重点培养青少年依法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行为,懂得在网络环境下维护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最后要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坚持政府监督、行业监督、社会监督与企业自律相结合,拓展网络道德监督方式和举报途径,通过提升网络监管技术等手段加强网络道德主体的自律性和责任感,鼓励社会力量开发具有过滤有害信息功能的网络和手机安全软件,推动形成群众参与、群防群治的态势。

(四)建立网络舆情研判机制

网络舆情研判机制是网络文化管理的一个基础性环节,是在有关制度的规定下,依靠有关人员,采用科学手段和方法,对网络上各种舆情信息进行科学、深刻、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并提出对策建议的工作运行方式。[7]面对网络舆情,政府如何把握相关信息,正确引导民意,考验着政府和官员的行政智慧和行政效力,是对政府公信力的考验和检测,同时也是对政府的反应速度、处置能力的考核。首先福建省政府应重视网络上的社情民意,加强网络舆情研判和引导能力。通过制定相关突发事件和网络热点事件舆论引导的工作制度,组成由网络文化主管部门、事件发生单位和新闻网站组成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机构,明确各舆情分析单位间的职责和协作,制定监测、研判、处置、引导工作预案,及时为突发事件作好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杜绝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其次要建立健全网络评论员选拔、培训、使用、激励机制,加强对主要新闻和商业网站负责人和编辑人员的政治业务培训,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综合素质较高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引导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最后要重视网络文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选拔政治立场坚定和熟悉网络技术的管理人员到网络文化管理重要岗位上来,加强网络危机理论研究和业务培训。加快网络从业人员认证体系建设,建立网络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完善管理干部队伍、舆论引导队伍、技术研发队伍、安全保障队伍等建设培养。

(五)强化技术防范监管机制

监管机制是指网络文化的监管主体对监管客体所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流程、方法及规范的总和。[8]目前,互联网在中国得到蓬勃的发展,网民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各类信息,但由于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其虚拟性与扁平性使得各种虚假信息、不良甚至是反动信息得以快速传播。网络正是利用它先进的技术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新兴媒体,但如何充分利用更加先进的技术防范网络不良信息,确保网民安全上网,不受虚假、不良信息毒害,这就要从技术上建立防范监管机制。首先要建立由福建省公安厅网络安全总队牵头,福建省通讯管理局及各地市各部门涉网管理部门配合的网络监管联防机制,共同加强网络安全防范监管。采用关键字过滤技术,对涉及组织安全言论及假新闻、黄色、暴力、赌博、攻击、谩骂等不良信息进行关键字自定义,通过“信息海关”、“信息安全防火墙”阻止危害数据的进入。结合定时关闭开放技术,在涉及到组织安全、声誉受损等关键敏感期,通过网络后台,挑选部分时间关闭网站或相关论坛,防止网络不良信息继续传播。其次加大网络监管技术研发力度,由福建省科技厅会同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教育厅和福建省通讯管理局等部门进行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组织实施重大项目,加强互联网信息安全等相关技术的研发,提高技术自主创新能力。重视各基础电信运营商对有害信息发现和处置技术手段建设,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网络监管设备和软件,引导专业技术机构和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网络监管技术的研发工作,形成由网络文化主管部门牵头,电信运营商、网络技术开发商和网络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网络监管技术研发体系。最后,建立网络监管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在经费和工作上确保网络监管人员能定期参与网络监管技术培训,鼓励网络监管人员通过业余技能培训和学历深造等方式及时更新和掌握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的新知识和新技术。

注释:

[1]周鸿铎:《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2]郑齐心:《试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3]山东省网络文化办公室:《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

[4]福建省互联网协会:《2011年度福建省互联网发展报告》,2012年7月12日,http://www.isc.org.cn/zxzx/zfxx/listinfo -21471.html,2012年9月8日。

[5]宋艳、姜金贵:《网络道德危机致因因素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第7期。

[6]肖香龙、董程霞:《网络生存困境与网络道德教育》,《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第19期。

[7]董德兵:《我国各级政府有效掌控网络舆情及妥处机制研究》,《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第3期。

[8]赵惜群、翟中杰:《培育有利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之网络文化》,《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责任编辑:石雪梅]

G210

A

1002-3321(2013)04-0066-05

2012-09-12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B224);福建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立项课题(闽政研2012-A5)

陈鑫峰,男,福建漳州人,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陈少平,男,福建福州人,福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员;

张志忠,男,福建漳州人,福州大学党委办公室讲师;

钟英雄,男,福建宁德人,福州大学党委办公室讲师。

猜你喜欢
福建省文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谁远谁近?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