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幼龄榛园间作技术

2013-04-18 04:41:02李玉航
防护林科技 2013年1期
关键词:榛树行间间作

李玉航

(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辽宁 阜新123000)

1 间作的意义

幼龄榛园空地较多,为合理利用光能和地力,应实行必要的间作。间作是榛园早成型、早结果、早丰产的前提,也是榛园立体栽培的一种模式。第一,合理种植间作物可改善微域气候,降低地面温度,缩小地面变温幅度,截留太阳辐射和地面的反向辐射,防止太阳直射地面灼烧表根。第二,抑制杂草生长,减少蒸发和水土流失,起到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第三,榛树根系分布浅,一般分布于地表下5~80cm的土层,但集中分布区是地表下5~40cm处,农作物吸收根的85%集中于土层的10~25cm,榛树和农作物大部分根系吸收不同层次的土壤养分和水分,在间种作物施肥过程中,部分肥料渗透到土壤深层,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榛树根系的吸收,促进榛树生长。第四,通过对间种作物的管理,减少对榛园的部分抚育措施,节省管理费用,增加近期收益,提高土地利用率。

2 间作的原则

榛园内间作其他作物,既能促进生产,增加收益,又能减少冲蚀,抑制杂草。榛园间作要分清主次,间作目的是为了促进榛树生长和提高近期收益,行间间作应突出以榛树为主,间作作物为辅,决不能因间作而妨碍榛树生长,更不能损坏幼树。应掌握如下技术原则:

2.1 只宜在未封闭的幼龄榛园进行。成龄榛树,干粗枝多冠大,荫蔽严重,间作套种的作物受光差,光合效率低,往往得不到什么收获。幼龄园树冠小,透光好。

2.2 间种作物的种类和数量首先要保证榛树的正常生长,并能提高土壤肥力、产量高、质量好、耗肥少,并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2.3 选择生育期短、适应性强、收获早、根系短、较耐阴的矮棵作物间作,其需肥、需水高峰期能与榛树错开,可避免肥、水竞争。不能间作玉米、高粱、向日葵等高稞作物。这些作物植株高,根系大,需水肥多,会抑制榛树生长和对水肥的吸收。

2.4 不宜间作与榛树收获期以及病虫害相同的作物,以缓解收获季节劳动力紧张的矛盾,避免作物与榛树间病虫害互相侵染和蔓延。宜间作速生期、收获期与榛树相异、无共同病虫害的作物。

2.5 不宜将作物紧挨树干或在树冠下种植,以免妨碍对榛树的管理,影响榛树的生长。间作的距离尽可能与榛树远些,一般宜在树冠垂直投影20cm以外为宜,以确保榛树与间作作物正常生长,互不影响。幼年榛园的套种面积不得超过榛树面积的2/3,否则在为套种作物施肥、浇水或耕作时容易撞伤榛树。

2.6 坚持间种作物轮作的制度。间种作物应合理轮作换茬,不得连续混作间种同一种品种或同一类作物,以避免某一作物吸收土壤养分不平衡,同时可避免某一病虫在榛园繁衍发生危害。

2.7 地下结实作物和藤木作物不宜间作。马铃薯、红薯等地下结实作物耗地力,与榛树争水抢肥,且其根系分泌物不利榛树生长,故一般不能作间种作物。花生和挖取地下茎的中药材也不宜间作在榛园内(在立地条件好及无风蚀地块除外)。角瓜、黄瓜、豆角等蔓生作物因其攀爬力强,其藤蔓缠绕榛树,严重抑制榛树生长,使树势衰退,结果少,有害无利,也不宜在榛树林内间作。

3 间作的方法

3.1 修树盘

树盘即树冠投影范围,树盘内的土壤可采取清耕或清耕覆盖法管理,覆盖物的厚度,一般在10cm左右,如果厩肥或泥灰覆盖还可薄一些。为降低地温,在夏季给榛树树盘覆盖,效果较好,沙地树盘培土,既能保墒又能改良土壤结构,减少根际冻害。

3.2 注意间作距离

树盘外间作物按当地农业种植方法进行耕作,间作范围以树行为单位,随着树龄的增加,树冠逐渐加大,间种范围可逐渐减少。在间作过程中,防止伤及树根,及时松土、除草、施肥、灌水。另外,为避免间作物重茬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间作物的轮作制度,间作必须以榛树占地为主,留足榛树营养带,一般1年生榛树留1.0m,2年生要达到1.2m,3年生1.5m,4年生1.8m,进入结果期更应注意间作距离,不能因间作而影响榛树生长,不论是几年生榛树,营养带内应按其宽度进行株间覆膜,以黑色地膜最好。

3.3 选择合适的间作物

榛园行间年际间作轮茬,有利于榛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利用土壤有益微生物资源,减少除草剂和农药的使用;黄豆、无架豇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为榛树和茎瘤芥提供氮素营养,减少肥料施用;既可提高榛树产量,增加间作物收入,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收入,同时榛园行间周年覆盖,还可有效地控制起伏地榛园的土地退化,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3.3.1 豆科作物 豆科作物的根系生有根瘤,根瘤内的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其所固定的氮素除自需外,尚能供榛树根系吸收利用。适于间作的豆类有大豆、豇豆、绿豆等。这类作物植株矮小,有固氮作用,能提高土壤肥力,吸收深层土壤的水分和养分,分泌较多的有机酸,将土壤中难溶性的磷、钾、钙、镁等营养物质转化为可给态,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并且与榛树争肥的矛盾较小。花生植株矮小,需肥水较少,在立地条件好及无风蚀地块,也是沙地榛园的优良间作物。

3.3.2 黍、麦类作物 主要有小麦、黍、谷子等。这类作物,植株矮小,须根发达,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本身的经济价值高,对榛园的冬季覆盖及积雪保墒有良好效果。

3.3.3 蔬菜类 可以种植短生长期蔬菜。在榛园间作茄子、辣椒、西红柿、韭菜、芹菜等生长期较短,与榛树争水肥矛盾不大,植株矮小的蔬菜,收益好。应注意施肥供肥,以促菜长。但秋季种植需肥水较多或成熟期较晚的菜类,能延迟榛树新梢生长,对榛树越冬不利,常易造成抽条死树。

3.3.4 间作绿肥 主要有紫穗槐、沙打旺、胡枝子、草木樨等。间作绿肥对培肥园土极为有利。能调节土温,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含水量,以达到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促进物质循环,维持土壤良好耕性,增加保水保肥能力,从而促进榛树生长,提高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3.3.5 间作药材 间种采花和采果类中药材,一般对榛树生长影响不大,有些药材的品种还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榛树生长,并且经济效益很大。

3.3.6 行间育苗 选择有前途的树种在行间育苗是提高榛园收益的有效途径,但行间育苗必须注意品种间的病虫害的相互传染。

3.3.7 间作花卉 选择适合本地区并且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花卉品种,作为榛树行间的间作物,不但经济价值高,而且对榛树生长没有抑制作用,如唐菖蒲等。

3.4 加强间作园管理

榛园间作存在着榛树和间作物之间争肥水及病虫害相互影响的矛盾。因此,加强间作栽培的关键是增加投入,提高榛园肥力,加强田间管理和对病虫害的防治。应根据榛树和间作物的不同生长期,适时安排追肥、灌水,并按榛树和间作物的病虫害发生期提前喷药预防,尽可能避免病虫害发生。

[1]梁维坚,董德芬.大果榛子育种与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2]李玉航,李玉刚,王恩利.半干旱沙区幼龄果树间作技术[N].辽宁绿报,2003-06-20(3)

猜你喜欢
榛树行间间作
佳木斯榛树种子脂肪酸含量分析
不同间作模式对山苍子光合特性及其栽培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经济林研究(2022年4期)2023-01-12 09:14:46
行间AANA随机变量阵列加权和的完全矩收敛性
行间种植油菜增加梨着果率和改善果实品质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河北果树(2020年4期)2020-11-26 06:05:18
苹果园行间生草技术
烟台果树(2019年1期)2019-01-28 09:34:54
桓仁县平欧杂种榛子金龟子幼虫防治试验
北方果树(2019年1期)2019-01-19 02:11:56
不同树势的榛树对修剪响应的研究
线行间
现代装饰(2018年1期)2018-05-22 03:05:08
枣棉间作系统光合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