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健美 福建省建瓯市芝山街道办事处农业技术推广站 353100
鹅病毒性肠炎是由腺病毒属的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发生于3~30日龄雏鹅,尤以10~18日龄多发,潜伏期3~5 d。小肠呈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素性、渗出性和坏死性肠炎。以肠黏膜细胞坏死脱落与渗出的纤维素形成假膜,将肠内容物包裹成与小鹅瘟极为相似的“腊肠样”柱状物堵塞肠管为特征。病死率可达25%~75%,甚至高达100%,自然情况下多以消化道感染为主要传播途径。现将一例雏鹅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建瓯市彭某4月3日从外地购入3 400 羽1日龄雏鹅,饲养至4月15日时开始发病,日发现患鹅20 余羽,患鹅于出现症状后的2~3 d 基本死亡,4月17日求诊。
患鹅表现精神沉郁,嗜睡,行动迟缓,离群,食欲减少或不食,饮水正常,腹泻,消瘦,排淡黄绿色、灰白色或蛋清样粪便,常混有气泡,个别排淡红色粪便、恶臭,鼻孔流出少量浆液性分泌物,喙端及边缘色泽变暗,死前两腿麻痹不能站立,以喙触地,昏睡而死,或抽搐而亡,病程2~3 d。
剖检见特征性的病变表现在肠道,共解剖8 羽,见2 羽的小肠段严重出血,肠腔充盈大量血水,黏膜呈红色并有少量黄白色凝固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及少量片状坏死物;另外6 羽的肠道均可见纤维素性、坏死性凝固栓子,以及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凝固栓子主要出现在小肠后段至盲肠开口处,直径约0.3 cm,长度近10 cm。栓子质地紧密,多数为一段,少数出现两段,切开可见有两层结构,外层为坏死组织与纤维素性渗出物混杂凝固成的暗灰白色厚层假膜,中间是干燥密实的肠内容物,栓子与肠壁不黏连,容易取出,形状像湿的长的大号“颗粒饲料”样,亦即“腊肠样”柱状物堵塞肠管为特征。其他脏器及组织的病变均无特征性,只见肝脏有瘀血、出血;胆囊肿胀、扩张,是正常的2~4倍,充盈深墨绿色胆汁;肾脏充血和轻微出血;皮下充血、出血。
4.1 发病情况 小鹅瘟发生于出生后4~6 d的雏鹅,以5 d 最易发病。病毒性肠炎发生于6~30 d的雏鹅,以8~15 d为多发,该病例发生于12日龄;小鹅瘟发病迅速,传播快,发病12 h 就有50%左右的患雏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而病毒性肠炎的发病速度和传播速度较小鹅瘟慢,发病24 h 内只有10%左右的患雏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该病例日均发现患鹅仅20 余羽。
4.2 临床表现 小鹅瘟临床症状非常明显,一般出现腹泻、呼吸困难及神经症状等综合性症状,而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症状较轻,以痢疾为主,前期粪便呈大酱色,后期变为草绿色;小鹅瘟死亡速度快,一般24 h的病死率达50%,2 d 基本结束,无论鹅群多大,最后耐过的只有30~50 羽,而病毒性肠炎死亡较均衡,一般每天死亡数为10~20 羽。
4.3 剖检病变 病毒性肠炎和小鹅瘟鉴别诊断的重点在栓塞。小鹅瘟形成的栓塞短而细,长约2~5 cm,直径0.15~0.2 cm,切面质地一样较硬,全部为肠黏膜脱落物形成,呈乳白色;而病毒性肠炎形成的栓塞长而粗,长约4~l0 cm,直径0.3~0.4 cm,大小是小鹅瘟形成栓塞的2~3倍,且质地不一样,外部为肠黏膜脱落形成的包皮,内部包埋的是肠内容物。
4.4 实验室确诊 有条件的,应做血清学检验(琼扩试验)或做病毒的分离鉴定以确诊。
综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以及特征性剖检病变,初步诊断为鹅病毒性肠炎。因条件限制未进一步进行实验室确诊。
6.1 环境消毒 对鹅群及鹅舍进行彻底消毒,尽量降低病毒的密度,减少感染几率。
6.2 临床用药 临床用药旨在改善食欲、增加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鹅群尽快康复。用黄芪多糖制剂100 g 拌料160 kg、病毒绝杀(主要成分板蓝根、黄芪、淫羊藿;主要用于治疗家禽常见病毒性疾病)100 g 拌料160 kg 或盐酸多西环素50 g拌料20 kg,连用3 d,同时在150 kg 饮水中加入100 g 多维。
1)一周后回访,得知用药后第4 d 就不再出现新患鹅,可见上述综合防治方案有效,特别是用抗病毒中草药对该病毒的效果较好。但据多数资料报道雏鹅病毒性肠炎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而该病例是笔者第1 次接触到(本地区原来没有大规模饲养鹅的习惯),因此,本治疗方案的疗效有待今后进一步验证。
2)不从疫区引进鹅苗,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3)发病时可尽快采用雏鹅病毒性肠炎高免血清或雏鹅病毒性肠炎—小鹅瘟二联高免血清,每羽皮下注射1.0~1.5 mL,同时使用广谱抗生素、电解质、维生素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和防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