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
(新疆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新疆公路建设中如何做好资源节约
赵武
(新疆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
新疆地域辽阔,生态环境恶劣,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区公路交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路网密度和技术等级还比较低,今后我区公路建设仍将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在公路建设中结合新疆自然环境和公路建设实际,分析公路建设中影响资源使用因素和资源浪费原因及提出资源节约措施。
公路建设;资源使用影响因素;资源浪费现象;采取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公路交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与内地省市相比,路网密度和技术等级还较低,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以及我国同西亚地区经济交流的日益密切,新疆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新疆公路建设仍将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但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交通建设也消耗了大量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对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得影响。结合新疆地区特点,在工程建设中必须采取措施,节约资源,建设节约型基础设施,促进公路事业的持续发展。
2.1 决策阶段
项目决策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正确的决策意味着对建设项目做出科学的决断,优选出最佳建设方案,资源达到合理配置,失误的决策会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工程决策阶段的工程立项及可行性研究工作。
2.2 设计阶段
产出对总投资具有重要影响,一般占20-30%,间接地控制着资源的消耗,同时设计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环境保护和行车安全。在设计一开始应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根植于设计人员的头脑中,对资源、环保详细考虑。
2.3 施工阶段
产出对总投资的影响占10-15%,相对较小,这一阶段是资源的使用阶段,通过资源消耗,使之转化成为成品,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这一阶段对资源使用必须进行详细计划,确保合理使用,才能真正节约资源。
3.1 决策阶段
(1)个别咨询机构不进行调查研究或调查研究工作不细致,弄虚作假,研究结果不能反映实际情况,造成不该修建的工程修建。
(2)交通量预测时影响因素考虑不全面,致使建设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规模确定不当,建成后由于技术等级低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或等级过高,造成浪费等。
(3)技术方案不合理,选线定线不妥,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或占用大量农田,压缩河道等。
3.2 设计阶段
(1)勘察设计阶段中通常过分强调工程技术标准而造成大量的高填或深挖路段,导致山体的稳定性破坏,诱发地质灾害,同时大量弃方占用农田,堵塞河道。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并且增加了公路建设占地和取土占地。工程勘察不详细,设计文件粗糙,深度不足,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变更事项较多,建设成本加大,是资源消耗加大。
(2)未坚持“废物利用,保护环境、就地取材”为第一原则,当地大量的工业废渣得不到有效利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3)路面结构设计与实际交通量不符,结构偏薄,以致在重型车辆碾压下路面早期破坏等。
(4)设计阶段的失误直接决定着资源的浪费。
3.3 施工阶段
(1)在施工工程中,施工单位组织不当,人员责任心不强,质量意识淡薄,工程粗制滥造,偷工减料,造成施工质量达不到规范标准,造成人力资源和原材料等浪费。
(2)由于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疏于管理,广大建设者无节约资源意识。
(3)追求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盲目赶工期,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等。
(4)施工阶段是材料的直接消耗、是资源浪费的直接体现。
3.4 运营期间
(1)养护资金投入少,预防性养护不到位,路面出现的病害不能及时处理,破坏日益严重。
(2)车辆超限运输严重,对公路造成致命的损害,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寿命。
(3)运营期的失误是资源浪费的间接体现。
4.1 项目决策阶段
(1)应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专门项目咨询公司,运用现代手段和多学科研究成果,对本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趋势、现有路网和未来交通需求进行详细地调查研究和经济评价,就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的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避免因盲目建设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2)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达到既满足公路功能要求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合理统一。
(3)交通量调查、预测、分析评论和经济增长因素等资料必须详实。交通OD调查中,不仅对交通流向、车辆构成、货类、实载率等项目进行调查,而且要对车辆轴载进行详细的调查,确定路面实际轴载,根据实际轴载进行公路面结构层厚度设计,考虑社会经济发展,运输需求变化,车辆性能提高,运输车辆向大型发展的趋势,预测远景交通量。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套用以前的数据,这样才能确定最佳的技术等级和规模。
4.2 设计阶段
(1)对不同的路线设计方案要进行多方面比较,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重要结论指标。选线时,要尽量减少占用耕地,让基本农田和农业作物区,充分利用荒山、荒地、废弃地和劣质地。
(2)尽可能降低平原区的路堤高度。在荒漠区域公路尽量采用“顺地爬”的形式,绿洲区域公路设计也尽量采用低路堤形式,对于沿线穿越路基的地方道路可以通过上跨或下挖方式解决。
(3)山区地形复杂,高差起伏较大的地貌决定了高填深挖路基不可避免,合理确定山区公路填挖形式至关重要。在地形复杂的狭窄沟谷地带,当路基弃方数量大、且难以选择较为合适的堆放弃方场地时,可采取高填路基与弃土场综合考虑,在确保路基稳定,且不影响沿线环境的前提下,通过提高路基压实度,选择高路堤方案,减少废方及弃方占地,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4)灵活选用路基断面形式,对于绿洲区域,自然条件较好,尽量采用整体式路基,有利于施工组织管理、便于运营后的养护管理;对于荒漠区域(沙漠、戈壁),地域宽阔、土地价值不高,高等级公路设计时可采用分离式路基;对于山区来说,由于空间资源有限,采用较宽的整体式路基,使路线平纵面设计的灵活性受制,采用分离式路基,最大限度地利用路线走廊内的空间资源,并消除整体路基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5)公路改建工程要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在原有路基上加宽改造,同时利用老路资源减小了公路建设新占用地,降低对沿线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平原地区公路设计时可采用单侧加宽、两侧加宽的设计形式,土地条件许可的区域也可以采用分离式路基。对于山区公路改扩建设计时,要突破传统思维,灵活运用半路半桥、悬挑帮衬、宜路则路、宜桥则桥、宜隧则隧、桥隧相连等设计形式,通过拟合最大限度地利用老路资源,对于空间狭窄的区域,可采用分离式路基形式。推广冷再生技术,通过对旧结构层的加工和处理,使之满足规定,减少弃方剂占地费用,保护环境,节约碎石等各种原材料资源。
(6)新建工程设计应考虑管养结合,节约资源。
4.3 工程施工阶段
(1)必须保证工程质量,只有保证各项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做到真正的节约资源。
(2)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以节约资源为根本,科学安排各道工序的施工。路基施工中,应充分调配土石方,坚持只借不弃的原则,以减少弃土,借土数量,同时少占用土地,减少污染。
(3)路面工程施工要严格控制各结构层宽度,达到既满足质量要求,又不超宽修建,减少浪费。
(4)做好临时的排水设施,防止雨水冲刷对工程造成破坏而返工,同时在施工中也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积极应用新工艺、新材料、以利资源的节约。
4.4 公路运营阶段
(1)应增加养护资金的投入,通过预防性养护,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路面要及时清扫,减少路面病害出现。当发现有病害时,应对路面裂缝、小坑槽等病害及时处理,防止病害的发展。
(2)有关部门还应加强超限运输的治理,减少路面的损坏。
只有在公路建设中节约资源,才能保证交通事业的长远发展和未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只有节约利用,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消除环境污染的,用最少的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公路建设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适应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