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丽,宋玉伟,王 亮
(1.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2.林州畜牧局 ,河南林州456500)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幼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因鸡只的法氏囊受到损害,体液免疫应答下降,造成鸡体免疫力降低,使鸡群对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目前,该病在全国各个地区广泛流行。球虫病的暴发与潮湿的饲养环境密切相关,我国南方地区潮湿多雨,且肉鸡饲养方式以地面平养为主。因此,当鸡群饲养条件不佳时很容易感染发生球虫病。以上两种疾病皆主要危害2~8周龄的幼鸡,当二者混合感染时,可致使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就一例肉鸡混合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和球虫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安徽省定远县某养殖场地面平养青脚麻肉鸡6000只。发病前免疫方案如下:7日龄用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疫苗1.5倍量点眼接种,同时每只肌肉注射新支流灭活疫苗0.25毫升(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禽流感三联灭活疫苗),12日龄用法氏囊弱毒疫苗2倍量饮水免疫,20日龄再次用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疫苗3倍量饮水加强免疫。当饲养到35日龄时,鸡群突然发病,采食量下降约10%,但饮水量增加20%左右。部分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闭目呆立;粪便呈灰白色或蛋清样,有些夹杂有红色血便;畏寒、挤堆,严重者脱水、鸡爪发干;死亡鸡泄殖腔有血便和白色粪便污染。发病后第一天死亡35只,第二天死亡60只,第三天死亡数最高达100只左右,从第四天起死亡数开始下降,直到发病一周后鸡只停止死亡。本次发病共造成300只鸡死亡,死亡率5%。
发病初选取体型较大的病死鸡30只进行剖检观察。病理剖检见腿肌上有条状或斑点状出血;法氏囊肿大,上面覆盖一层黄色胶状物质,触摸感觉比正常鸡法氏囊质地硬;部分鸡腺胃与肌胃交接处呈“长条状”出血;肾脏肿大,有些出现轻微“花斑肾”症状;肝脏稍肿,颜色变淡,略微发黄;盲肠明显肿大,肠腔中充满凝固的或新鲜的暗红色血液,似血肠状;直肠内有尿酸盐沉积,混杂有血便。
传染性囊病病毒抗原检测。分别取12只病死鸡脾、肾、法氏囊组织,按1︰4的比例加入PBS液研磨,制成匀浆。-20℃反复冻融3次,8000转/分钟离心5分钟,吸取上清液。然后用传染性囊病标准阳性血清,按常规方法做琼脂扩散试验。置37℃温箱中反应,经24小时后观察结果。12份被检病死鸡组织上清液均与阳性血清出现明显沉淀线。判定结果显阳性。
新城疫病毒和流感病毒检测。取腺胃及其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的12只病死鸡脑、脾和胸腺,参考上述步骤提取上清液。然后用0.5%鸡红细胞,按常规方法做血凝试验。结果HA滴度低于1︰4。
刮取10只小肠段黏膜内容物和盲肠内容物,放在载玻片上,加1~2滴生理盐水充分调和均匀,加盖玻片,在40倍显微镜镜下可见到大量圆形的球虫裂殖体和月芽形的裂殖子及球虫卵囊。
无菌操作法采取12只病死鸡肝脏、心脏和脾脏各1份,分别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培养基上,置37℃温箱培养。16小时后观察,结果未见任何细菌生长。
根据以上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病变,可初步判断该鸡群有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鸡盲肠球虫病。但感染有新城疫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病死鸡,剖检也有腺胃和肌胃交接处有“条状”出血的情况,所以需要经实验室诊断做进一步的鉴别。血凝试验结果表明,可以排除新城疫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感染。细菌分离培养结果可以确定无细菌感染。最后,通过琼脂扩散试验和显微镜镜检,可确诊该鸡群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球虫病混合感染。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严重威胁鸡群的重要免疫抑制性疾病,再加上球虫病的混感,对鸡群会造成严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使养殖业遭受重大经济损失。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降低鸡只的病死数,减轻经济损失。实践证明,紧急接种高免卵黄抗体是治疗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有效措施。250毫升高免卵黄抗体加入头孢曲松钠5克混合均匀,每只鸡肌肉注射0.5毫升 。需要注意的是,用高免蛋黄抗体治疗鸡群主要传染病时,使用越早,效果越好。因为蛋黄抗体进入动物体内发生的是体液免疫,而抗体对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的中和作用主要体现在细胞外,对于已侵入敏感细胞内的病毒,无论是主动给予抗体还是被动免疫均难以发挥作用。对球虫的治疗可以选用30%磺胺氯丙嗪,混饮3克/100千克,首次用量加倍,连用5天。
根据对症治疗原则,采取保肝、通肾保健。用肾通万圣散(金钱草、车前子、木通、瞿麦、虎杖、徐长卿、茯苓、泽泻、猪苓、肉桂、白术)拌料:200克/100千克,连用5天。采用药物治疗时,饮水中应加入电解多维(注意给药饮水中避免加入电解多维),尤其要增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K的含量,利于修复肠道黏膜,有助患病鸡只恢复健康。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主要措施,但IBDV对环境的抵抗力强,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且有些毒株发生了变异,多年的实践表明单纯靠疫苗免疫接种往往不能完全控制本病的发生和流行。鸡球虫不同株之间免疫原性变异,使鸡球虫疫苗免疫效果降低。况且,我国至今未有正式的商品化鸡球虫疫苗上市。因此,对这两种病的控制必须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做好日常饲养管理,给鸡群创造适宜的生活环境,尽量减少应激。每天清除粪便,勤换垫料,保持鸡舍干燥,保持干燥的环境是预防鸡暴发球虫病的有效措施。加强营养,提供优质的全价饲料。严格定期消毒,消毒时应避免选择脂溶性消毒剂。可选用0.2%次氯酸钠溶液带鸡消毒,用20%生石灰水进行地面消毒。鸡舍粪便可采取堆积发酵,利用所产生热量可杀灭虫卵。
市场上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疫苗主要有活疫苗和灭活疫苗,雏鸡的免疫时间应根据体内抗体的含量水平来确定。一般肉鸡的饲养日龄较短,大都为两个月左右,单独用活疫苗即可。但本病暴发比较严重的地区,应考虑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结合使用。种鸡在产蛋期,定期接种法氏囊灭活疫苗,一般每三个月接种一次,所产种蛋孵化出的鸡苗产生较高的母源抗体。临床实践应用表明,可保护雏鸡在19日龄前免受法氏囊病毒的感染。针对鸡球虫病的疫苗在国内生产应用的有鸡胚传代致弱虫株活疫苗。首免一般应安排在3日龄前,剂量为1羽份/只鸡。二免可以安排在转群前,剂量为首免的1/5羽份。免疫后的垫料应保证合理的湿度25%~30%,垫料太干,不利于球虫卵囊孢子化,鸡群得不到反复免疫;垫料太湿,卵囊孢子化繁殖过快,易导致鸡群在免疫力尚未充分建立前引发球虫病。免疫接种后一周禁止用抗球虫药物。
在传染性法氏囊病流行时期,饲料中适当添加黄芪多糖,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对于防治球虫病的药物,应在10日龄使用,可选用磺胺类药物。使用时应严格注意剂量,均匀用药,以防中毒。治疗球虫病时,应实施轮换、穿梭、联合用药。
应实行全进全出制度。不同日龄的家禽有不同的易发疾病,鸡群中如有不同日龄的家禽共存,则较大日龄的鸡群中可能带有某些病原体,本身虽不发病却不断地将病原体传给较小日龄的敏感雏禽,引起疾病的暴发。日龄越大的鸡越不容易患球虫病,但隐性感染球虫病的成年鸡所排粪便被雏鸡采食后,可导致雏鸡发病。因此,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是预防疾病、降低死亡率、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