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合强
(江苏京海禽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海门226103)
疫苗是将病毒减弱或灭活后,失去原有致病性而仍具有良好抗原性,用于预防病毒对鸡只引起传染病的一类生物制品,即凡是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病原微生物,经繁殖和处理后制成的生物制剂均称为疫苗。免疫是将疫苗接种到动物体内,目的是刺激鸡只产生主动性免疫反应,给动物接种、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抵抗特定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的感染,控制地区性疾病的传播、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保证食品安全、防止各种病毒对鸡群造成伤害,确保鸡群健康,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肉种鸡免疫现场细节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遵循正确的免疫原则、选择合适的疫苗和免疫方法、正确储存运输稀释疫苗、掌握各种疫苗的免疫接种技术、重视免疫细节、减少免疫接种误区等。
了解鸡场的历史、地区目前的疾病流行情况、鸡场鸡群的健康状况,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确实有效的免疫程序,某个免疫程序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情况。
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注意事项和疫苗生产商所推荐的使用方法。接种前对疫苗质量进行检查,发现无标签、无头份和有效期或不清者;疫苗瓶破裂或瓶塞松动者;生物制品质量与说明书不符如色泽、沉淀发生变化,瓶内有异物或已发霉者;过了有效期者;未按产品说明和规定进行保存的疫苗均应弃之不用。有必要时应进行加强免疫而不要减少成本,免疫只能减轻症状而不能清除疾病,也不能用来代替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免疫时记录批号、有效期、接种日期、接种方法、接种剂量等;免疫后将疫苗瓶进行加热消毒处理。过期或失效的疫苗不能使用,更不能增加剂量来弥补。
只免疫健康的鸡群,有病或不健康禽群不宜接种;免疫应在发病前进行,剂量要足;应先注射健康鸡群,再接种假定健康鸡群,最后接种有病的鸡群;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也不应接种;免疫接种前后应加强饲养管理。
疫苗接种用注射器、针头、镊子、滴管、稀释用的瓶子要事先清洗,并用沸水煮15~30分钟消毒,切不可用消毒药消毒;一个注射器和针头注射一定数量禽只后,一定要换用新的,如有疫情发生,宜一只禽用一个针头。
免疫之前检查鸡群的免疫状态,如抗体水平很高会干扰免疫应答反应;两次活苗接种间隔应在7天以上。
疫苗一般分为活毒疫苗和死疫苗两大类。活毒疫苗多为弱毒疫苗,可用多种方式接种;死疫苗又叫灭活疫苗,只能通过注射途径接种,其特征比较如下表。生产实际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
如表 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的特征比较
如果鸡群数量和疫苗所使用的瓶数不相等,则应用足头份,永远不要降低使用头份;只有在使用之前配制疫苗,配制好而未使用的疫苗应丢弃,配制应准确;接种之前应轻轻摇动疫苗瓶使其充分溶解,混合均匀;点眼、滴鼻或滴口免疫过快会造成一部分鸡漏免;饮水中加0.1%~0.3%脱脂乳(或脱脂奶粉)或山梨糖醇(保护效价)能保护病毒;免疫时理想的水温为8℃~21℃;免疫前48小时不能用氯化物或其他消毒剂消毒饮水。免疫后活苗能产生亚临床反应,因此,免疫后7天内不要打扰鸡群。
灭活苗接种时的温度应在15℃~25℃,以利于促进吸收和方便注射,必要时加温;免疫前和免疫过程中应摇晃,注射针头应进行更换避免感染;控制好剂量,使用时间长了以后可能不一定准确;避免将鸡只扔到地上,采用斜坡或饲料袋避免受伤。
如果疫苗注射途径不准确,可能会出现肿胀,感染并发症。免疫方式决定免疫应答的途径和强度即免疫效果;免疫方式包括滴鼻(IN)、点眼(IO)、 翅 种(WW)、 皮下注射(SC)、肌肉注射 (IM)、 喷雾(Spray)、 饮 水(DW)、蛋内(Inovo)等。 应答效果依次为胚内接种>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刷肛>气雾>滴鼻点眼>饮水;应激反应依次为饮水<滴鼻点眼<气雾<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刷肛<胚内接种。
避免高温和阳光直射,在夏季尤其重要;疫苗应低温保存并使用冰袋冷藏运输。按生产厂家的要求储存疫苗,进口疫苗一般最适温度为2℃~8℃,油乳剂苗和铝胶苗则应避免结冰;对疫苗应分类(不同种类、血清型、毒株、有效期)保存,以免错乱;每天至少记录2次冰箱的温度并注意冷藏设备的实际温度。
稀释疫苗前应对使用的疫苗逐瓶检查,尤其是名称、有效期、剂量、封口是否严密、是否破损和吸湿等;稀释疫苗应按说明书的规定或相应的稀释液进行稀释,对需用特殊稀释液的疫苗,应用专用稀释液,而其他的疫苗一般可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稀释,注意水的质量要求,以保证疫苗的质量与活性,避免使用不纯、污染或含氯的水;稀释液应清凉,尤其夏季;稀释液用量应准确;稀释过程应对疫苗瓶冲洗2~3次以防疫苗损失;稀释好的疫苗应尽快用完,尚未用完的应冷藏;稀释过程中应避光、避风尘和无菌操作,尤其是注射用的疫苗应严格无菌操作;对液氮保存的MD苗应严格按照生产厂家要求的操作程序进行。疫苗稀释液应在卫生条件下进行,确保无菌,一般不要加抗生素。
疫苗的剂量太少,不足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效应;剂量过大可能会引起免疫麻痹或毒性反应;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应按厂家推荐的剂量进行。
是接种活苗的最佳方法,确保每只鸡都能得到准确的疫苗量,达到快速免疫,适用于任何年龄的鸡只,但增加了劳动强度。
5.1.1 免疫方法,以无菌稀释液溶解所需的疫苗量(一般1000份疫苗使用30毫升稀释液),通常在稀释液中加入着色剂,并附带一种专用滴头,免疫时检查滴头和疫苗瓶接触是否严密,疫苗量应在20分钟内用完,否则疫苗将失效;排净疫苗瓶内的空气,排空后将疫苗瓶垂直倒立,自3厘米的高度使用标准滴头将1滴溶解好的疫苗溶液,滴入鸡的眼睛或鼻孔内,免疫时滴头不得接触眼球,以免损伤眼睛。滴鼻免疫时,把鸡的头颈摆成水平位置,并用一只手按住向地面一侧鼻孔,以确保疫苗能更好地从另一侧鼻孔吸入。
5.1.2 注意事项,疫苗滴后,等鸡只有吞咽动作,稍等片刻放开,确保疫苗液吸收无误;做好已接种和未接种鸡群的隔离,避免漏防;为减少应激,应在光线稍暗的情况下抓鸡。稀释液用量要准确,需提前用滴管或针头试滴,确定每毫升的滴数,再计算实际使用疫苗稀释液的用量;一次一手一只鸡,避免同时抓2只及以上鸡,确保操作无误。
5.1.3 新支二联免疫,最好用专用稀释液或生理盐水,不用蒸溜水或白开水;传支病毒在水中会迅速上浮,造成不均匀,使用时应随时摇动;病毒在水中衰减快,30分钟就死亡一半,1小时后存活的很少,疫苗稀释后必须在20分钟内用完;IB两次免疫不要小于14天,避免产生滚动应激;免疫前后必须用药控制 MG、E.coil。
确保每只鸡都能得到准确的疫苗量,达到快速免疫,适用于任何年龄的鸡,操作简便。但免疫持久性差,个体差异大,每只鸡得到的疫苗量不尽相同。
5.2.1 免疫方法 使欲免疫鸡群产生一定程度的渴感,免疫前视天气情况停止饮水1~2小时,免疫后经1~2小时再正常供水,建议夏天和冬天免疫之前分别断水1小时和2小时。为确保免疫效果,应在2小时内让所有鸡饮下足够的疫苗剂量。重型鸡或天气炎热时,饮水量应取上限,疫苗剂量2500头份,2~4周龄鸡只饮水量25~50升,4周龄以上鸡只饮水量50~100升。疫苗剂量1000头份,2~4周龄鸡只饮水量10~20升,4周龄以上鸡只饮水量20~40升。
5.2.2 注意事项,疫苗应是高效活毒苗;饮水应清凉,水中不得含有灭活疫苗的物质;饮水器应清洁,日常清洁饮水系统,去除生物膜,免疫之前不要用消毒剂清洁饮水器;在饮水免疫期间,饲料中也不得含有杀灭活疫苗的物质;稀释疫苗所用的水量,依据鸡龄及室温确定,一般以1~2小时饮完为宜;饮水器应充足,使2/3的鸡只同时有饮水位置;饮水器应避开阳光直射;炎热夏天宜在早上免疫。
注射时间不能选择在饲喂后立即给鸡群注射疫苗,避免反胃呕吐。
5.3.1 疫苗准备,灭活苗接种前24小时将疫苗从冰箱中取出恢复至室温,用前将疫苗摇匀。
5.3.2 校准注射器,每次接种疫苗前和中途应校准注射器,如使用注射器注入5头份的量,每头份为0.2毫升,总量应校准为1毫升,必要时可以校准每头份的剂量。
5.3.3 注射方法,根据鸡群日龄和疫苗类型选用合适的针头,在鸡的下1/2颈背部皮下注射疫苗,接种时,用手轻轻提起鸡的颈部皮肤,将针头从颈背侧中段以下,接种方向宜朝远离头部的方向刺入,使疫苗注入皮下即皮肤与肌肉之间,注意勿伤及肌肉、血管、神经和骨头。针头方向与颈部纵轴平行,对雏鸡插入深度0.5~1厘米,大鸡1~2厘米。操作人员应仔细检查以确保每只鸡都注射了疫苗,遗漏的鸡通常表现为摇头、皮肤损伤、出血或羽毛湿润,漏免鸡必须重新注射疫苗,通常每注射1000只鸡换1次针头。
5.3.4 注射器的维护,用消毒液(75%的乙醇)清洁注射器后以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植物油洗一次,将注射器贮存在清洁干燥的地方。
5.3.5 注意事项,如不慎将疫苗注入人体,应在刺伤的部位敷上冰块以减轻肿胀的发生,然后立即请医生治疗处理,以便尽快清洁注射部位;疫苗中的病毒或细菌不会传染给人(非人畜共患病),但注射器和针头可能会污染细菌,所以医生会按常规给予抗菌素,不应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因为油乳剂疫苗中有液体石腊、矿物油等成份,必须从伤口清除干净,伤者应告诉医生,以清洁伤口,防止感染。
如果注射疫苗对胸肌的影响不是至关重要,而对注射剂量又要求十分准确时,可采用此法。
5.4.1 注射方法,在龙骨外侧胸部1/3处,以合适的针头呈30度角倾斜,朝背部方向刺入胸肌,切忌垂直刺入胸肌,以免刺穿胸腔;同时应避免刺得过深伤及骨膜;进针太前易刺入嗉囊;太靠后易伤及内脏;在翅膀靠近肩部无毛处的翼下内侧肌肉注射比较确实。
5.4.2 尾部肌肉注射,由于肌肉加工的需要或者由于多次接种的原因,限制使用颈部、胸部、腿部和翅膀注射的方法,可采用尾部肌肉注射;将针头朝着头部的方向沿着尾骨的一侧刺入尾部。
5.4.3 注意事项,疫苗的稀释和注射量应适当,一般0.2~1毫升/只;对连续注射器,应经常核对注射器刻度容量和实际容量的误差;注意注射器及针头的消毒;针头插入的方向和深度应适当,胸肌注射时,针头方向应于胸骨大致平行,插入深度雏鸡为0.5~1厘米,大鸡1~2厘米。疫苗推入后,针头应慢慢拔出,以免疫苗液漏出。在注射过程中,注苗针头和吸取疫苗的针头应绝对分开,避免注射引起疾病的传播或引起接种部位的局部感染。
5.5.1 操作方法,将接种针充分插入疫苗溶液中,待针槽充满药液后,将针轻靠小瓶内壁,除去附在针上的多余药滴。轻轻展开鸡翅,将针插入鸡翅翼膜内侧。刺种针勿接触鸡羽。
5.5.2 注意事项,刺种时,应小心拨开鸡羽,注意勿伤及肌肉、关节、血管、神经和骨头;给2周龄以下小鸡接种时,最好每接种一瓶疫苗换一枚刺种针;勿用不合适的针接种疫苗,注意针槽勿向下,免疫后7~10天检查有无结节。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