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军
(江苏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人类今天正处在一个全球化时代,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引起文化的全球化,即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超越本民族文化的局限走向世界,获得新的文化认同度和价值认同度。在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发展中国家的认同度矛盾比发达国家更为激烈、严重,而中国文化所面临的认同度危机已经引起了众多学者们的关注。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和外语教育的全面铺开,大量西方文化涌入国门,当代大学生在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时能否建立起以母语文化认同为基础的民族文化认同值得研究。为此,本文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母语文化认同度进行调查,以期勾勒出当代中国大学生母语文化认同度的现状及其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
文化的定义很多,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下过定义。据统计:自1871—1951年80年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条之多,人类学的鼻祖泰勒是现代第一个界定文化的学者。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关于文化的分类,H.H.Stern(1992:208)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即大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big C),狭义的文化即小写的文化(culture with a small c)。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内容。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Hammerly(1982)把文化分为信息文化、行为文化和成就文化。信息文化指一般受教育本族语者所掌握的关于社会、地理、历史等知识;行为文化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它是成功交际最重要的因素;成就文化是指艺术和文学成就,它是传统的文化概念。有些人类学家将文化分为三个层次:高级文化(high culture),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指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各方面的生活方式;深层文化(deep culture),主要指价值观的美丑定义,时间取向、生活节奏、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与性别、阶层、职业、亲属关系相关的个人角色。高级文化和大众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而深层文化的某一概念又以一种习俗或生活方式的形式反映在大众文化中,以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学主题反映在高级文化中。
目前关于文化认同的假设主要来自于少数民族认同和外语学习中的自我认同。关于双重身份者的民族认同主要有两种理论假设:(1)线性两极模型(Linear bipolar model)(2)二维模型(Two dimensional model)(张庆林等,2007)。线性两极模型认为,对一种身份认同过强必定会削弱另一种身份的认同,而二维模型则强调两种身份的认同是相互独立的。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发现,语言学习者会有意无意地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新的文化身份,即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文化移入”现象。这种新的文化身份可能会对学习者的本土文化身份造成很大的影响。Lambert (1974)指出了外语学习者自我认同的两种变化:“削减性”(subtractive)和 “附加性”(addictive)。“削减性”学习者的母语和母语文化认同被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认同所取代;附加性学习者在获得目的语、目的语文化归属的同时,母语和母语文化得以保持。高一虹借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Erich Fromm的“生产性取向”概念,提出了“生产性双语现象”(productive bilingualism),即母语和目的语的掌握、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理解相得益彰、积极互动,使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能力得到总体提高(高一虹,2003)。
本研究主要从文化的三个层次,即表层、中层和深层来调查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母语文化认同度和外语文化认同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研究问题如下:
1.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母语文化认同度现状如何?
2.不同专业、英语水平和性别的大学生在母语文化认同度方面有无差异?
3.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某一具体文化认同度方面有无组间差异?
研究者在江苏某高校发放问卷共计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53份。调查对象包括英语专业学生124名;文科生(不含英语专业学生)210名,理工科生1019名。其中男性821名,女性523名。
基于对母语文化认同度的定义及其分类,我们针对中国大学生设计了相应的母语文化认同度问卷。本问卷包括15个问题,分别涵盖了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等三个方面,问卷的具体构成及分布如下:
本研究采用莱克特五级量表设计问卷,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分五个等级,分值依次是1到5分。研究者将回收到的有效问卷1353份一一输入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并依据研究目的将部分题目进行转换,统计数据显示,本调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Cronbach系数为 .887。
1.母语文化认同度总体情况
我们将调查数据输入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部分题目的得分情况进行了数据转换。总体得分情况见表1。
表1 总体母语文化认同度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的母语文化认同度得分为3.8473,约相当于百分制的77分。其中表层文化认同度最低,为3.5745,约相当于百分制的71分;其次是中层文化认同度,为3.9783,约相当于百分制的80分;最高的是深层母语文化认同度,为4.0545,约相当于百分制的81分。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在总体认同度上趋向于母语文化认同度。在深层文化上,即在中国传统文化、语言、价值观等方面认同度最高;在表层文化认同度面,即电影、音乐、节日、戏剧、产品等方面认同度较低;在中层文化认同度,即国家民主制度、国籍、国家主权等方面的认同度处于两者之间。这说明大学生在表层文化方面容易受到西方的影响,逐渐偏离母语文化。尽管我们对于文化项目的分类有一定的依据,但为了谨慎起见,我们对所有题目的得分情况进行了统计,以揭示单项题目所反映的独特问题。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单项题目得分情况 Descriptive Statistics
从表2可以看出,对国家主权的认同度最高,为4.6401,相当于百分制的93分;其次在捍卫民族节日方面,认同度为4.4796,相当于百分制的90分。另根据我们统计,92.8%的学生坚决反对或反对日本非法购买钓鱼岛。反对和坚决反对韩国将端午节申请为自己的文化遗产的学生为88.1%。另一方面,21.6%的学生完全接受或接受中国传统节日热衷程度下降。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文学、语言等方面的认同度都超过了4.0以上,分别为4.1020、4.0281和4.1892。然后在其他方面的认同度依次为国籍(3.8123)、国货(3.7657)、古典音乐(3.6970)、电影(3.5432)、价值观(3.4952)。但是,大学生对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被称为“国剧”的京剧的认同度最低,为2.5344,相当于百分制的51分,只有59%的学生非常愿意或愿意花几个小时看一场京剧。另外,当我们的民主制度受到西方批评的时候,54%大学生表示不能接受。
2.不同英语水平、专业、性别和英语学习年限的大学生在总体母语文化认同度上有无明显差异
为了研究不同英语水平、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总体母语文化认同度方面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我们做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3结果显示,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的母语文化认同度的均值在总体上有显著的差异,F(15-1337)= 8.520, p=.000<.001。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母语文化认同度在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F(15-1337)= 3.772, p=.000。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总体母语文化认同度上存在差异,但不显著,F(15-1337)= 2.517,p=.001。另外,是否打算出国也对学生的母语文化认同度产生影响,但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15-1337)=1.994, p=.013〉.001。不同英语学习年限的学生的总体母语文化认同度的均值存在显著差异,F(15-1337)= 2.681, p=.000。
总之,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专业、英语学习年限对当代大学生总体母语文化认同度产生显著影响,性别和出国打算等因素对大学生总体母语文化认同度影响不显著。
表3 不同英语水平、专业、性别对大学生母语文化认同度的影响
3.同英语水平、专业、性别的大学生在具体题目的认同度
为了研究不同英语水平、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具体题目的认同度上是否存在差别,我们进行了数据统计。通过统计,不同英语水平最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在第7题(西方经常批评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您能接受吗?)上,未达到大学英语四级的大学生(3.6424)最不能接受西方批评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其次是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学生(3.3982),最后是已经通过大学英语六级的学生(3.2819)。这说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越高,越愿意接受西方对中国民主制度的批评(参见表4)。通过统计,在问卷中第12题(作为当代大学生,您如何看待日本非法购买钓鱼岛事件?)上,不同专业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异,所有被调查大学生对日本非法购买钓鱼岛事件都持反对或坚决反对的态度,但不同专业的态度有所区别,文科(英语专业除外)认同度为4.4381,理工科学生认同度数为4.6762,英语专业认同度为4.7097。其中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反对日本非法购买钓鱼岛的程度最为强烈,这说明,虽然外语专业因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更大,但他们的爱国程度却更强烈。问卷中的第14题(和一些西方节日相比,目前不少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衷程度似乎在下降)上,不同性别的学生有不同看法。男性认同度为3.3752,女性认同度为3.5075。这说明,与男性相比较,女性更不愿意接受人们对中国节日的热衷程度下降这种现象。 通过统计发现,在问卷中的第5题(韩国将端午节申请为自己的文化遗产),是否打算出国这一因素影响着受试大学生的态度,有出国打算的受试大学生认同度为4.3665,没有出国打算的受试大学生认同度为4.5093。这说明没有出国打算的受试大学生比有出国打算的受试大学生更加反对韩国将端午节申请为自己的文化遗产。
表4 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具体题目上的差异
本文对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母语文化认同度、不同专业、不同英语水平和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母语文化认同度方面的差异,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某一具体文化认同度方面有无组间差异等方面进行了考察与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
1.在当代大学生的母语文化认同方面,在深层文化上,即在中国传统文化、语言、价值观等方面认同度最高;在表层文化认同度方面,即电影、音乐、节日、戏剧、产品等方面认同度较低;在中层文化认同度,即国家民主制度、国籍、国家主权等方面的认同度处于两者之间。这说明大学生在表层文化方面容易受到西方的影响,逐渐偏离母语文化。
2.大学生的英语水平、专业、英语学习年限对当代大学生总体母语文化认同度产生显著影响,性别和出国打算等因素对大学生总体母语文化认同度影响不显著。
3.在具体文化项目的认同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越高,越愿意接受西方对中国民主制度的批评。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反对日本非法购买钓鱼岛的程度最为强烈,这说明,虽然外语专业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更大,但在母语文化认同度方面却并不比非英语专业学生低;与男性相比较,女性更不愿意接受中国节日的热衷程度下降这种现象;没有出国打算的受试大学生比有出国打算的受试大学生更加反对韩国将端午节申请为自己的文化遗产。这说明没有出国打算的当代大学生更愿意维护自己的民族文化。
本文的结论对国内二语习得和外语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当然,这些调查结果有可能因调查对象的局限性未必很精准。由于各种限制,我们仅调查了江苏某高校的情况,未来的研究可以涉及各个地方的大学生母语文化认同情况,以及少数民族学生在外语教育的影响下对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语言文化的认同情况。
参考文献:
[1]Hammerly, Hector. Synthesis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Blaine, Wash: Second Language Publications, 1982.
[2] H.H.Stern.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 Lambert, W. Culture and language as factors in learning and education [A]. In F.E. Aboud & R.D. Meade (eds). Cultural Fators om learning and education [C]. Washington: Fifth Western Washington Symposium On Learning, 1974.
[4]陈新仁.全球化语境下的外语教育与民族认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 高一虹(等).英语学习与自我认同变化——对大学本科生的定量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2).
[6]张庆林等.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内隐维度的调查[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