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生产实习基地的综合教育功能

2013-04-16 16:49:34张建华
机械管理开发 2013年2期
关键词:生产专业企业

张建华

(陕西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3)

0 引 言

生产实习是高等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环节。通过生产实习,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拓宽知识面、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1]。然而,当前的生产实习存在诸多不足,难以达到应有的实习效果[2]。鉴于此,结合金属材料专业生产实习的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 生产实习基地的选择与建设

相对稳定的生产实习单位是保证生产实习质量的先决条件。高等院校希望选择技术先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单位开展实习。但是,大批的学生进入企业开展实习会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秩序,加之接待、住宿、就餐等实际问题,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另外,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给企业带来明显效益;因此,有的企业不太愿意接收大批实习学生。考虑到本专业需求,我们主要选择正规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有较深厚的历史积淀,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发展方向。经过积极努力,联系中国一拖公司,作为我们的实习主基地。该基地本身具有很多优势,可以满足接待、住宿、就餐等需求,同时,附近有很多我国在“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国有大型企业,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实习意识

基地联系好后,我们积极了解工厂的情况,结合厂里实际的生产状态,技术能力,制定实习计划,并和工厂讨论修改后发布给学生,结合实习指导书,让学生提前查资料准备。学生长期处于校园教育的环境,已经有些懈怠与散漫,对企业的环境处处感到新鲜,甚至对实习地点,第一关注的不是专业与技术,而是附近的风景名胜,把生产实习当作是一次旅游的好机会,不能迅速适应并进入实习状态,严重影响了实习效果。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和责任感,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工程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3],提高学生的生产实习兴趣,我们在实习前,开动员大会,明确生产实习的具体要求、实习目标、工厂情况、行业概况、安全教育、实习的规章制度、实习步骤及考核方法等,并特意给学生布置了一些任务:企业的发展历史、企业的现状、面临的困难、企业周边的情况,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全面了解企业的各个方面,学习大型国有企业工人的奉献精神,感受他们对国家发展的共享,而不仅仅是生产设备和一些技术,提高实习的深度和广度。由于学生从小就背负着沉重的学习压力,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很少安排那些和学习没有直接关系的动手活动,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实践经验,致使企业不愿意让学生动手,担心动手会给企业帮倒忙,所以只安排学生被动地听和看,走马观花,不能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去。有的先进生产线,都在封闭空间内进行生产,根本看不到整个加工制造工艺过程,学生只能看到漂亮的外壳,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保证实习质量,我们制订并严格执行生产实习的各项考核指标,让学生时时带着问题和任务去学习,考核指标经过细化,给出的成绩分为三个部分:平时成绩占30%,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考勤情况、实习日记的记载情况进行评定;实习报告、专题研习报告成绩占35%,根据实习报告、专题研习报告内容进行评定;测试成绩占35%,测试以口试提问为主,涵盖大纲要求。

3 改革生产实习模式

以往的生产实习模式,大多是在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厂史教育、企业生产概况介绍后,让学生在生产线上观看产品的生产过程。实习中,由于现场生产产品品种较多、加工任务不够足、部分生产设备空置,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高级的自动线生产,又由于生产设备工作过程复杂,技术人员现场讲解受到场地限制只能让小部分学生听清楚,使实习效果大打折扣。这种实习模式只能观看表面情况,只能让学生有一些直观认识,和认识实习效果相近,远达不到生产实习的目的。学生的部分专业课程尚未学过,使实习很难得到理想的实习效果。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对生产实习的模式及实习过程进行了改革。在进车间实习前,增加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预习和任务布置的环节,通过较短的时间,回顾需要用到的理论知识,把这些理论知识与生产车间实习直接联系起来;同时,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邀请企业中素质高的技术人员开展专业讲座和讨论,请工人师傅进行示范以及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际操作等。优化已学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了解新技术发展趋势,了解企业中需要的技术改革和实际困难,为今后的学习和就业提供目标和动力。指导教师在实习过程中应结合所开专业课程的内容,利用实习现场资源进行现场教学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生产实习模式上,我们特别强调了实习笔记的重要性[4]。在实习期间,要求学生将每天的实习内容、现场观察分析的结果、收集的有关资料、所听专题报告的内容、拟提出的问题和得到的解答等记入实习笔记中,对主要技术问题应配以适当的工序简图,要求学生画出车间布局、水电、消费等设施的配置等结构草图。实习笔记体现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主要活动和学习内容,它是编写实习报告的主要资料依据,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知识水平,这也是我们检查的重要内容。面向环境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技术,要求机械产品在设计制造过程中,特别是金属材料零件在热处理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产品的经济效率与环境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5],生产实习模式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精心选择实习企业及实习参观单位,拓展学生的视野[6]。我们重点在中国一拖公司深入实习,同时积极联系,安排参观一些特色的企业或工厂,如中信重工、洛阳轴承厂等特色机械制造企业。公司生产任务饱满,实习场地宽敞,能保证学生在大工程背景下,接触生产实践过程,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深入分析专业理论与实际生产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技术知识的基本技能。充分认识现代科学技术在航空工业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深刻理解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在航空工业中的应用,培养其科学思维的方法和经营管理能力。这样既可加大生产实习的信息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学生的沟通与配合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真正做到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

4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生产实习不单纯是去企业看设备和生产工艺,也是一次全面接触社会的机会。来自祖国各地不同专业学生在同一基地实习,有利于学科知识的融合和实践技能的互补,也有利于学生从各个方面了解社会,了解各专业的发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入企业,和职工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奋斗历史,了解老企业的困境与奋争,了解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艰辛与成就,为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精神。通过对企业实际生产问题的了解,使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现代工程师至少要能回答四个问题[7]:1)一项工程技术任务或科技难题,会不会做;2)在人、财、物和时间的约束下,能否经济合理地完成任务;3)能否在政策法规、社会公德、文化习俗允许的条件下,合法合理地完成任务;四是能否自觉地考虑生态的可行性,从本职技术工作出发,为可持续发展作贡献。通过实习城市的生活,引领学生了解历史,体会传统文明的温润,培养用现代科技创造美好未来的精神,培养全面健康的优秀毕业生。

5 结束语

经过艰苦的探索,从实习内容到实习模式的改革,形成了具有本专业鲜明特色的生产实习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实习的潜力,提高了学生实习的兴趣,得到了实习企业的肯定;同时,针对目前生产实习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充分发挥和利用实习单位的工艺资源和设备资源,提高生产实习质量,为今后的改革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1] 王平祥,唐铁军,刘薇.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0(5):50-52.

[2] 李建楠,刘玉峰,李春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中的困境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9):152-154.

[3] 解念锁.改革实习教学,培养学生工程素质[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4):118-119.

[4] 徐广晨,李秋鹤.金工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J].机械管理开发,2012(2):179-180.

[5] 王瑾.面向环境的产品设计制造及应用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1,26(1):59-60.

[6] 梁健.工科生产实习的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5-86.

[7] 解念锁.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1):96-98.

猜你喜欢
生产专业企业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用旧的生产新的!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