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凤清
(中信机电制造公司科研设计院,山西 侯马 043007)
质量控制,是为了通过监视质量形成过程,消除质量环上所有阶段引起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的因素。以达到质量要求,获取经济效益,而采用的各种质量作业技术和活动[1]。根据有关资料表明,产品质量的60%~70%是在设计阶段所决定的。产品设计的质量职能主要包括[2]:1)根据市场调研结果,掌握用户质量要求,做好技术经济分析,确定适宜的质量水平;2)严格认真地按产品质量设计所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开展工作,对设计质量进行控制;3)安排好“早期报警”,包括设计评审、故障分析、台架试验、产品性能试验等,把设计造成的先天性缺陷消灭在形成过程之中;4)做好质量特征重要程度的分级和传递,使其他环节的质量职能按设计要求进行重点控制,确保符合性质量。
指根据产品设计的质量职能开展的质量活动。其任务是:保证设计工作质量、组织协调各阶段质量职能、以最短时间最少消耗完成设计任务。其内容包括:(1)掌握市场调研结果,进行产品设计的总体构思;(2)确定产品设计的具体质量目标;(3)开展新技术的先行试验研究;(4)明确产品设计的工作程序;(5)进行DFMEA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6)组织设计质量评审;(7)根据质量水平确定目标成本;(8)搞好产品试验验证;(9)进行质量特性分级管理;(10)设计过程质量信息管理。
科研设计是产品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设计产品的固有质量。一般包括九个主要环节,即:设计策划、组织和技术接口、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设计变更和设计总结。
设计策划是设计工作全面展开之前,对设计进度安排、人员和资源的配备、组织和技术接口等所开展的一系列策划和组织活动。策划的结果就形成“项目启动报告”。项目启动报告,由项目总师负责编制,一般包括下述内容:
1)设计依据和(或)研制合同要求;
2)工程项目概况、设计工作范围、质量特性要求等;
3)设计基础资料现状及处理意见;
4)人员配备及职责;
5)设计协作计划应包括:项目开工、方案选择和论证、设计条件、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项目最终完成时间等;
6)所需的特殊技能、装备、资料等。
项目设计是多专业相互配合的系统工程,应明确外部和内部的相互接口、责任和权限,将必要的信息形成文件,予以协调和控制,以确保设计工作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1)外部技术接口由项目总师负责处理。如:设计分工范围及责任、衔接方式(也包括项目设计有分包方),顾客提供设计基础资料内容、深度及时间等。
2)内部技术接口由项目总师负责组织和协调。明确各专业设计分工范围及责任,按设计协作计划要求应对关键设计过程(活动),如:方案选择及评审、专业组之间的设计要求、设计成果验证、会审会签等进行检查落实。
设计输入通常是指与产品特性有关的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适应性、环境条件,相关说明要求以及法规要求等。每一个阶段设计,均应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设计输入要求。设计输入文件包括:
1)设计依据、行业主管部门批文;
2)项目设计任务书和质量保证大纲;
3)设计基础资料;
4)项目设计综合规定以及本项目适用的法规要求。
设计输出是指图样、规范、规程、设计说明书、使用说明书、软件、报告等。即:为提交顾客或供采购、制造、安装、调试、检验和试验及服务等过程所使用的最终整套技术文件。设计输出的内容、深度和格式应满足各设计阶段有关规定要求:
1)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2)包含或引用产品验收准则;
3)规定对安全和正常使用至关重要的产品特性;
4)设计输出文件应具有明确的标识和可追溯性。
设计评审是为评价设计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识别问题,若有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对设计成果进行综合、系统的检查,以确保设计成果能满足质量特性、相关法令、法规和顾客要求。设计评审应考虑:与满足顾客需要和满意有关的、与产品规范要求有关的、与过程规范要求有关的内容,按其设计阶段和设计专业,包括以下方面:
1)设计输入。(1)根据合同确定的质量要求是否合理;(2)确定的社会要求(包括法令、法规、条例、规章等)是否齐全合理;(3)选用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是否齐全、适当、有效;(4)设计的基础资料是否足够、适当、可靠和有效。
2)设计输出。(1)设计文件的技术内容是否全面、正确、合理,是否满足和反映了设计输入的条件和要求;(2)设计文件是否有影响满足质量要求的差错;(3)设计文件的编制和表述是否齐全、完整、符合规定要求。
设计验证是对设计成果进行检查,以确定设计成果对规定要求的符合性,即要确保设计输出全面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1)设计验证方法。(1)变换方法进行计算;(2)类似设计进行比较。(3)检测试验。
2)项目总师在设计验证中的作用。(1)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阶段:①项目设计方案评审的评审结论意见,组织项目设计组有关人员予以处置,并将其处理结果提交项目分管负责人确认;②对设计文件质量特性的符合性进行全面检查。(2)产品技术图样设计阶段:①掌握并了解图样的校审情况;②按规定组织做好图样的综合会审会签工作,对会签中的问题予以检查和处置。
设计确认是通过检查和提供客观证据,表明对某一预期的要求已经满足的认可,设计确认是在成功的设计验证之后进行,以确保设计输出文件符合规定要求。[1]
1)内部的设计确认。在技术图样设计阶段,除项目的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流程图须经项目分管负责人签署确认外,其它图纸经项目总师组织会审会签确认后,经技术管理部门检查,加盖相应的资格印章,才能归档印制发放。
2)外部的设计确认。外部的设计确认是指包括顾客、有关政府主管部门以及有关的第三方参加的外部设计评审。不同设计阶段的设计确认通常有:(1)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估;(2)初步设计通过外部设计评审;(3)施工图设计图纸的会审。
3)项目总师在设计确认的作用。项目总师组织主要设计者及有关人员参加设计确认活动,在确认活动前应做好技术准备,负责落实外部设计确认的结论意见,组织修改和完善设计。
设计变更是指对设计评审或验证后发生的更改情况的控制。
1)所有设计变更都应由授权人员确定,对更改的设计文件都应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在实施之前由授权人批准。
2)所有的设计变更都应形成文件;
3)所有的设计变更的设计文件应具有明确的标识和可追溯性;
4)设计变更的评审记录和验证记录应予以保存。
设计完工报告是作为项目设计已完成的依据。项目总师在设计项目完成后,应负责编制设计完工报告,总结项目设计在进度、质量以及费用等方面的实施情况,并积累经验,为质量改进提供证据。设计完工报告的主要内容:
1)设计完成情况。包括设计起止日期及参加人数,计划人工时和实际人工时比较,协作计划执行情况,设计成品数量(A1和文字),复用率、出图效率,CAD指标及应用情况等;
2)采用先进技术或科研成果情况或项目设计主要特点简述;
3)设计成品质量等级评定汇总,设计过程的实施情况及评价;
4)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拟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建议;
5)设计文件和资料归档情况。
项目总师是设计过程质量控制的第一责任人,根据项目的类别、设计产品的特点,对设计主要过程(活动)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予以控制。通过对九个质量控制环节有效控制,以确保设计过程质量和产品设计质量,使达到规定的目标和要求。同时,还应在实施设计控制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设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产品设计质量。
[1] 林志航.产品设计与制造质量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丁海骜.产品质量是可以被设计出来的[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9(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