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明,郭 俊,罗晓渭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噪声是污染煤矿企业环境的严重公害,也是危害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煤矿企业噪声具有声源多、强度大、声级高、频带宽等特点[1]。噪声不仅会引起职工听力下降和职业性耳聋引发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多种疾病;还可使工人反应迟钝、工作积极性下降,不易观察事故预兆、忽略或难以接受各种灾害信号,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严重影响安全生产[2]。煤矿企业噪声控制技术平台建立将帮助我省煤矿企业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工人的工作环境,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为我省“做大做强煤炭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紧密掌握国内外噪声控制相关技术信息,引进先进的噪声控制仪器和学习借鉴噪声防治方面的先进手段,结合已有噪声治理设计与施工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围绕我省煤矿企业在噪声防治方面的需求,整合资源,建立煤矿企业噪声控制技术平台,形成具有带动性和辐射能力的共性技术开发、推广的技术支撑体系,提高噪声防护领域共性技术的集成、配套和工程化能力,实现资源的社会共享和利用最大化,构成为我省企业服务的专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推动我省噪声监测和治理工作[3]。
煤矿企业噪声控制技术平台建设包括资源获取、资源整合和模拟验证三个方面:
一方面对我省煤矿企业在各类风机房、空气压缩机房、各类动力泵站和大型中央空调凉水塔等噪声源的治理措施进行调查,了解其噪声控制方案和治理效果,分类建立噪声防治方案数据库;另一方面借鉴国内外噪声治理成功案例,不断丰富数据库。
在大量收集国内外先进的噪声治理方案基础上,针对我省煤矿企业的需求并结合我院在噪声污染治理方面设计和施工经验,对已有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建立可行性噪声治理方案库。
应用先进噪声监测仪器设备和模拟仿真系统,分析得到各个噪声源的贡献值,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提出噪声控制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可行性验证[4]。
软件硬件兼顾,应用先进噪声监测仪器设备和模拟仿真系统,针对煤矿企业的噪声控制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验证、制定相应的噪声防治设计施工规范,并借助网络资源,实现技术平台管理人员与煤矿企业技术人员的信息交互,资源共享。借此契机为我省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噪声防治领域的研究开发人员和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
1)一方面通过寻求科技部门以及我省煤矿企业对噪声控制技术平台的资金支持,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另一方面建设一支高水平队伍,提高技术平台建成后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2)平台项目完成后,以煤矿企业噪声污染为重点领域,为我省煤矿企业提供先进噪声监测手段和科学有效的噪声治理技术方案。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积极跟进企业噪声治理工程建设,及时接收用户的反馈信息,进一步完善技术平台的建设。
3)加大对煤矿企业噪声控制技术平台宣传力度,提高煤矿企业及其他高噪声企业对噪声污染的重视,使更多煤矿企业投入到噪声治理这项民生工程中。
4)由煤矿企业噪声防治逐步向民用噪声控制拓展,推进我省噪声治理领域的工作。
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广应用世界先进噪声控制技术,为煤矿企业提供有效的噪声控制设计施工方案,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将国内外先进的噪声防治技术大力推广,解决我省煤矿企业噪声污染问题,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预期效益主要包括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
通过噪声污染防治的推广,企业将会在隔声罩、隔声间、隔声屏、消声器等阻隔装置,以及吸声性能好的材料制作的隔音墙、吸声外壳等防噪装置和防噪材料出现的较大市场需求,借此契机可以在我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品牌,在噪声污染防治领域形成拳头产品,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山西省作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煤矿和其它大型工业企业众多,在大型矿山开采和生产时,使用了许多大型、高效和大功率设备,随之带来的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许多区域的噪声干扰对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构成明显影响,环境中噪声危害与相应的治理呼声日趋突显,解决矿山噪声污染已经成为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的一项紧迫任务。技术平台的建立将加快先进噪声防治技术在全省范围内的推广应用,将使矿工工作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有效解决矿区的环境问题和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我省在“十二五”中提出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思路,通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煤矿企业噪声控制技术平台项目通过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将国内外先进的噪声防治技术在我省大范围推广,降低噪声污染,改善煤矿企业工人的工作环境以及企业周边环境,是我省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科技促进转型、跨越发展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我省煤矿企业特别是煤炭行业的改造升级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吴红林.煤矿井下噪声危害及其防治[J].河北煤炭,2003(4):6,44.
[2] 裁翌东,多彩虹,崔玉芳,等.某煤矿井下噪声危害现状调查[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8,12(6):342-343.
[3] 曹连民,肖兴媛,郭爱英.煤矿噪声治理研究[J].煤矿机械,2004(11):41-43.
[4] 许震,潘春龙.噪声监测的常见问题探讨与思考[J].环境科学导刊,2012(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