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庙桥看演戏

2013-04-16 04:27刘光俊
翠苑 2013年1期
关键词:名流样板戏老杨

■刘光俊

家居南夏墅镇庙桥社区的挚友老杨看见我总说:“来庙桥看我老太婆演戏,很好看的。”他老婆是庙桥社区名流艺术团的重要成员,生、旦、净、末、丑,什么角色都能客串一下。于是我也总说:“好的,等我有空。”邀者诚心诚意,应者有口无心,如此屡次三番,我竟从未成行。其实我并非真的没空,而是心想:老人演给老人看,演者是社区业余的草台班子,看者是思想守旧的老古董,有什么好看的?那天下午,老杨动了真格的,又让他的战友、我的一位老师约我前去看戏,说是他已经在家里备下了我俩的晚饭,一定得去。盛情难却,于是我就真的随老师去了。

去那里吃完晚饭,老杨便兴致勃勃地领着我们去看戏,演出场地是借用庙桥老街上一家大型企业新造的一排门面房。走进去,但见戏台上金碧辉煌,戏台下人声鼎沸,好一派热闹喜气的景象。但端坐于观众席上的果然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40岁以下的年轻人绝无仅有。其时,演员们已经全部化完了妆,正在跃跃欲试;在舞台下方“乐池”里各就其位的琴师们也都调音完毕,准备一显身手;老头老太们则全都翘首盼望着开场的锣鼓“隆隆”地响起。面对此情此景,我忽然想起了年少时观看农村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演出“革命样板戏”时的情景。

那时候,人们能够看一场戏是很不容易的,一是因为人们早出晚归,几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耗在土地上了;二是那时除了 《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八部革命样板戏外,再没有其他什么可看的了。因此那时人们听说哪里将演出革命样板戏,几天前就开始兴奋地奔走相告了,尤其是年轻人。那时演戏大都是在学校的操场上和集体的公场上,因为很少有剧场或者礼堂。文艺宣传队演出那天,太阳还高高地挂在天上,各村各户的小孩子就端了自家的凳子去演出场地上抢位置、占地方。有的人家甚至把这一天当作节日来过,他们会把各地的至亲好友都邀过来看演出,并顺便吃顿饭,聚一聚。一到晚上,附近村上的人便都倾巢而出,连家养的小狗似乎都想去凑个热闹,于是乎村村寨寨万人空巷,万籁俱寂,许多远隔十里八里的人得到消息也会络绎赶来。他们如果傍晚收工晚了,来不及吃晚饭,就任由肚子唱“空城计”。干了一下午的农活,又饿着肚子走这么多的路,还得继续忍饥挨饿几小时,何苦来着?但他们依然无怨无悔,并且表现得很兴奋。闹闹腾腾两三个小时,看完了,散场了,该回去了,脚步迈出去好远了,但仍会意犹未尽地回望那戏台,生怕上面又在演什么。那是一个文化和精神生活极其单调、文化活动极其匮乏的年代。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那时那样的情景也许再也不会出现了,现在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似乎已经不屑于再去看这种装扮古怪的古装戏了,也已经不屑于再去听这种哼哼唧唧、一句台词要唱老半天的“老黄调”了。是的,现代社会有的是精彩纷呈的文化演出,有的是赏心悦目的文艺节目,有的是效果奇妙的双声道,有的是美妙绝伦的高保真,有的是各领风骚的俊男靓女,有的是令人陶醉的靡靡之音,比这好看好听的东西多了去了,他们有足够的理由远离这些 “陈词滥调”。更何况,许多年轻人压根儿就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对这些“陈谷子”、“烂芝麻”压根儿就没感受,更没感情。

“铿锵!铿锵!咚咚锵!”闹台的锣鼓终于敲响了,我们开始看戏。这晚演出的是锡剧《珍珠塔》。这是一部传统的经典剧目,讲述的是我国古代某朝相国之孙方卿,因家道中落,去河南襄阳向富可敌国的姑母借贷,结果反遭奚落。表姐陈翠娥同情表弟,暗中赠以传世之宝珍珠塔以助其苦读,求取功名。后方卿含辛茹苦,历尽艰难,果中状元,遂重返襄阳,妆扮道士,以说唱道情的方式羞讽其姑,并最终与表姐翠娥缔结良缘。整部戏结构环环相扣,布局巧妙合理,矛盾尖锐复杂,情节扣人心弦,尤其是方卿羞姑一节,讽刺刻薄势利小人入骨三分,更是动人心魄,成为经典,发人深省。这部戏对人们的教育意义是巨大的。以前我自以为对这部戏是了解的,甚至是熟悉的,但看完演出后,方知自己是多么地孤陋寡闻。看完演出后,更让我感慨不已的是,“草台班子”的演技竟是那般精湛,那般专业,那般娴熟,其每一个角色的每一个唱、念、做、打的动作,乃至一颦一笑,无不力求做到一丝不苟、有板有眼,在情理上和给人的感觉上都努力达到了合理和完美,这就更加增添了这部作品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看完戏后,我的心潮久久难平,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我似乎突然明白了,这个“草台班子”为什么长演不衰?因为其有“魅力”、有市场,其演出的毕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经典剧目,其彰显的毕竟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而且这个名流艺术团的演出水准真的很“名流”。

曾记得有一位酷爱旅游的朋友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不管走到哪里,哪怕是粪坑也要去踩一踩,哪怕是粪便也要去尝一尝,这就叫做旅游。”朋友这话说得过于粗俗了一点,但他是把旅游当作一种人生体验来认识了,并且能让人明白一个真谛:人生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努力体验。是的,一个人一辈子过着四肢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知寒暑易节,不知世态炎凉,又有什么意义呢?其实看戏也是一种人生体验,甚至我更觉得:对各种不同形式的历史文化的了解是人生的一种收获,对过去美好回忆的重温是人生的一种享受,完美的人生更有赖于对社会全方位地感受和体察。

猜你喜欢
名流样板戏老杨
老同学
老杨的那片红果园
红灯记(根据现代京剧样板戏改编)
坦克名流比身材
电影意识形态批评方法下复观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
文人讨债记
杏林名流爱黄芪
艺术界名流的网络分享社区
样板戏及样板戏研究的另一面
——评张丽军《“样板戏”在乡土中国的接受美学研究》
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