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13-04-13 07:21万晶晶
科技视界 2013年10期
关键词:情报研究人际情报

万晶晶

(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070)

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1]。竞争情报活动起源于军事领域,“冷战”后情报力量和技术的“军转民”现象推动了竞争情报应用范围的扩大。20世纪90年代开始,竞争情报作为知识经济与现代智能服务业的构成部分,日益成为企业界、学术界和教育界研究与实践的热点[2-3]。

信息可视化是“利用计算机支撑的、交互的、对抽象数据的可视表示,来增强人们对这些抽象信息的认知”的方法与技术,在信息数量呈几何级增长的信息时代里,信息可视化对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4]。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对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文献进行处理和分析,旨在把握我国竞争情报领域的研究前沿、研究热点、知识基础等研究现状和趋势。

1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的文献,检索方法为:来源篇名(词)为“竞争情报”或者关键词为“竞争情报”,选择数据库为1998-2012年,检索时间为2013年3月10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272篇。

研究工具采用美国费城德雷克塞尔大学(Drexel)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软件V3.5.R3版本[5],由于Citespace不能识别CSSCI数据库中下载的数据,因此首先通过大连理工大学刘盛博编写的软件CSSCIREC.jar进行处理,得到Citespace可以处理的数据,每条数据包含篇名、作者、关键词、出版物名称、参考文献及出版年等信息。主题词来源选择文献标题、摘要、关键词和标识符,每2年为一个时间分区(time slice),每个时间段中提取30篇被引或出现最多的文献。阈值为系统默认。

2 分析结果

2.1 我国竞争情报研究时间分布

通过统计我国竞争情报研究论文的发表时间,可以从整体上直观了解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由于CSSCI数据库最早始于1998年,因此在图1的时间分布图中,看到1998年竞争情报论文共有16篇,此后保持逐渐增长的趋势,且2004年后这种增长趋势更为明显,这可能与我国加入WTO以及全球激烈的竞争环境有关,由于市场环境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重视竞争情报的重要性,因此反映在文献量的持续上涨上。在2011年和2012年间,研究论文数量相对减少,从侧面反映竞争情报研究的基础体系已经形成,因此基础论文相对较少,但从总量上看,该研究领域依然受到关注。

2.2 我国竞争情报主要研究机构

为统计分析我国竞争情报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节点类型选择“Institution”,得到图2的知识图谱。图中“年轮”的大小表示机构发表文章的数量,年轮颜色则代表发表的时间,颜色。通过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在竞争情报研究领域,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开大学商学院等的发文数量最多,是我国竞争情报的主要研究力量。

图1 我国竞争情报文献的时间分布

图2 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主要研究机构分布

图3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论文突变

Citespace为揭示变量在短期内的变化,引入了突变检测法。突变(Burst)的基本意思是一个变量的值在短期内有很大变化。在Citespace中,这个变量可以是施引文献所用的单词或短语的频次,也可以是施引文献本身(如作者、机构)的频次。

通过对主要研究机构的突变检测,发现不同研究机构文献突现时间各有差异。图2中红色为突现标识显示,突现出现在年轮中心,说明该机构的在早期发表的文章变化较大。反之,突现出现在外围,说明该机构近期发表论文的变化较大,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等。图3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论文突变情况,2012年,该机构发文就达到了21篇,说明其近两年的竞争情报研究非常活跃。

2.3 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可视化分析

对竞争情报研究共被引作者(Cited author)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揭示不同竞争情报研究者影响力大小及其重要性,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学者对竞争情报研究的贡献。

图4中每个节点代表一位作者,节点的年轮大小代表该作者被引用次数的多少。在Citespace中,为量化节点的重要性,引入Centrality(中心度)指标,通过可视化分析,可以非常容易地辨认关键点,如图4,Citespace会将中心度大于0.1的节点用紫色的圈来突出显示,从而帮助分析人员对知识图谱中的关键点进行针对性研究。表1列出了总被引频次高于80次的主要作者。

图4 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

结合图4和表1可以看到,无论是被引频次还是中心度,包昌火都是最高,成为网络中最重要的关键点,说明其研究在竞争情报研究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心度第2的是武汉大学的邱均平,其中心度为0.22。从图4中可以看到,中心度高的紫色节点还有王知津、缪其浩、沈固朝、曾忠禄,这些研究者在我国竞争情报研究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John E.Prescott(约翰·E·普赖斯科特)中心度达到了0.11,约翰·E·普赖斯科特是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SCIP)的创始人[6],作为竞争情报领域的国际专家,其影响力毋庸置疑。

表1 被引频次大于80的研究作者

2.4 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主要期刊

对竞争情报研究的共被引期刊(Cited Journal)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也揭示了竞争情报研究的发文集聚情况。同共被引作者可视化分析一样,年轮的大小代表了期刊被引的频次的多少,而紫色年轮则代表起到关键作用的节点。

从中心度来看,美国《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Review》(竞争情报评论)在竞争情报领域的影响力最大,其中心度达到0.34。其次,则是《情报科学》、《图书情报知识》、《图书情报工作》等国内情报学期刊。此外,除图情类期刊外,《中国信息导报》和《计算机世界》的中心度也较高,通过研究《计算机世界》的被引论文发现,这些论文与企业信息化、网络相关。

图5 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主要期刊

2.5 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知识基础分析

目前,识别科学研究的新趋势和跟踪研究热点已经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兴趣。Citespace中,将研究前沿(Research front)定义为一组突现的动态概念和潜在的研究问题,强调新趋势和新主题的涌现。而知识基础(Intellecture base)是它在科学文献中(既由引用研究前沿术语的科学文献所形成的演化网络)的引文和共引轨迹,被引文献组成了知识基础[7]。

通过Citespace中共被引(Cited reference)分析,得到图6所示的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知识基础图谱。可以看到,该图谱主要集聚在两个时间段,分别是1995和2003年前后,由于知识基础随着时间的发展以及研究的深入,会出现一定的演变,因此本文将知识基础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90-1999年、2000-2009年。

早期,包昌火1990年出版的《情报研究方法论》一书受到的关注最多,该书在Google学术搜索中的被引频次已经达到了100次,该书作为开展情报研究工作的理论方法奠基文献,对于建立科学、现代的情报分析方法,具有重要作用。此后,缪其浩于1995发表的《竞争情报——国外的发展动向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一文和1996年出版的《市场竞争和竞争情报》一书在知识基础图谱中也非常突出,前者对竞争情报的概念和内容进行了叙述,揭示了专业化竞争情报活动产生的背景,介绍了全球竞争情报活动现状及竞争情报概念进入中国的过程,并分析了我国开展竞争情报研究和应用的意义以及初步意见[8]。

图6 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知识基础可视化

中心度第二的为柯平于1996年发表的 《关于竞争情报教育的思考》,该文在讨论竞争情报概念的基础上,从竞争情报活动、竞争情报业和教育多方面阐述开展竞争情报教育的紧迫性,进而对竞争情报教育的目的、教育层次、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等问题进行了具体讨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竞争情报教育的推广[9]。

中心度第三的为John J.McGonagle于1999年出版的 《The Internet age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该书回顾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竞争情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讨论了网络的兴起对竞争情报的影响[10]。

在第二阶段的知识基础中,结合中心度和被引频次来看,包昌火的研究影响力非常大,共有四篇文章或专著成为知识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其中,《人际网络分析》一文中心度达到0.30,文章提出人际网络是竞争情报和企业发展的一种社会资本,并在描述人际网络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论述了人际网络的构建和分析,从而为人际网络在竞争情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导引[11]。中心度次之的《竞争对手分析论纲》一文试图对众多的竞争对手分析方法建构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竞争对手分析论纲,并对三维分析法、竞争对手分析流程和竞争对手分析软件进行了论述,为竞争对手分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指导思路和框架[12]。

除包昌火之外,董新宇于2000年发表的 《竞争情报的博弈论分析》中心度也非常高,达到0.33。该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市场竞争的博弈特性,以及信息在市场竞争博弈过程中的作用和市场信息的特点。并结合博弈论对比分析了竞争情报的出现原因、竞争情报的内容,并提出需加强对企业竞争机制的研究、重视竞争情报的时效性以及拓展竞争情报新的信息源[13]。中心度次之的《略论我国的竞争情报研究》综述了国内外竞争情报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开展竞争情报研究工作需要加强竞争情报咨询工作、实践力度以及学科建设[14]。

此外,侯颖峰的《企业反竞争情报研究》与邱均平的《论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中心度和被引频次也较高,说明这些文章都构成了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知识基础,为竞争情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综合来看,在知识基础中,这些文章由20世纪90年代的对竞争情报背景、本质、内涵、影响及重要性的探讨,逐渐演变为21世纪初的竞争情报研究方法、竞争对手分析、竞争情报发展建议方面的研究。

表2 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知识基础

2.6 我国竞争情报研究前沿分析

通过Citespace生成研究前沿和其知识基础间的时间分区图 (如图7),从图中的右上角可以看到最近的研究文献节点,这些节点代表近几年中竞争情报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通过对最近的2008-2009两年中被引频次高于5的文章进行解读,可以反映近年来兴起的竞争情报研究趋势。表3列出这些重要的研究前沿节点文献。

图7 我国竞争情报研究前沿可视化图谱

在这些研究前沿节点文章中,从最近的2009年来看,陈峰的《应对国外竞争需要高度倚重产业竞争情报》认为我国多个产业之所以遭受到国际竞争损害,是由于产业竞争情报的缺失,并提出应对国际竞争环境,需要实现从传统企业竞争情报向产业竞争情报的范式变革[15]。此外,郑彦宁的《产业竞争情报的解析》也针对产业竞争情报,进行了内涵、研究进展及基本要点等探讨,并依据产业竞争情报的特性,探索了产业竞争情报的供给模式[16]。由此可见,在我国竞争情报研究领域,已有部分学者的研究视角从传统企业竞争情报转向产业竞争情报,构成了竞争情报的研究前沿之一。此外,2009年,刘建准的博士论文《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开发规范化研究》被引频次也较高,该文系统地以知识管理为前提和基础,对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开发实施规范化进行了深入地研究[17]。

表3 我国竞争情报研究前沿知识图谱中被引频次>5的文献节点

在2008年,两篇论文都围绕人际竞争情报展开,《人际竞争情报搜集机制研究》认为社会网络关系是竞争情报搜集的重要途径,人际竞争情报搜集机制应从社会网络分析和行为科学两个角度来研究,个体行为因素和群体结构特征将影响搜集的效率和效果[18]。《人际竞争情报一般理论研究》侧重在对社会资本理论中的“嵌入性”、“弱联系优势”、“结构洞”、“强联系效应”、“社会资本负债”和组织行为学理论中的“人格特质”、“人际吸引”、“群体结构”在人际竞争情报中的拓展应用进行研究[19]。另外王知津《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研究》对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的设计理念与模型进行了初步探索,并辅以国内外案例,深入分析现实问题与解决方法,对于推动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的研究开展具有启发作用[20]。

从以上的知识图谱与文章节点综合来看,产业竞争情报、人际竞争情报、知识管理、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等成为近年的研究前沿。

2.7 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在Citespace中,通过对引文文献中的词或短语进行分析,可以识别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分析时节点类型选用term,得到图8所示的研究热点知识图谱。结合中心度和频次,发现竞争情报研究热点出现以下特点:

图8 我国竞争情报的研究热点

一是,重视知识、技术竞争情报,反映在图8中左下角的热点集聚,出现了技术遇见、技术创新、专利分析相关的热点词汇。二是,重视信息源的研究,关于信息源的聚类出现在图8中右上角,出现了人际情报网络、微博客这些热点词汇。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微博的兴起,微博客这个热点词汇在2012年出现了12次,说明微博客这种信息源正引起人们的重视,可能成为未来获取竞争情报的有效手段之一。三是,重视方法研究,如数据挖掘、专利分析、信息分析、比较研究网络等热点词汇。四是,重视竞争情报环境的研究,如竞争环境、知识经济、Internet等热点词汇。五是,重视产业竞争情报的研究,2008年后,产业竞争情报出现多达38次,这说明产业竞争情报已受到广泛关注。

3 结论

通过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可以发现在我国竞争情报研究领域: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等机构成为竞争情报研究的主要力量,在这些机构中,又以包昌火、王知津、陈峰、缪其浩、彭靖里等最具有代表性,其研究成果在竞争情报领域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力。在竞争情报研究的知识基础中,这些文章由上世纪90年代对竞争情报背景、本质、内涵、影响及重要性的探讨,逐渐演变为21世纪初的竞争情报研究方法、竞争对手分析、竞争情报发展建议方面的研究。而在近年的研究前沿中,产业竞争情报、人际竞争情报、知识管理、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等受到关注最多。此外,从研究热点来看,集中在知识和技术竞争情报、信息源的获取、情报分析方法、竞争环境的研究等方面。

[1]包昌火.加强竞争情报工作 提高我国企业竞争能力[J].中国信息导报,1998,11:33-36.

[2]彭靖里.国内外竞争情报研究发展综述[J].情报科学,1998,16(3):268-271.

[3]贾洁.基于Web of Science的竞争情报论文计量分析[J].情报杂志,2010,19(1):97-102.

[4]周宁,程红莉,吴佳鑫.信息可视化的发展趋势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8,52(8):35-37.

[5]Chen,C.Cite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359-377.

[6]John E.Prescott.http://wiki.mbalib.com/zh-tw/%E7%BA%A6%E7%BF%B0%C2%B7E%C2%B7%E6%99%AE%E8%B5%96%E6%96%AF%E7%A7%91%E7%89%B9[EB/OL].

[7]陈超美.Citespace II:科学文献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2009,28(3):401-421.

[8]缪其浩.竞争情报:国外的发展动向及其对我国的影响[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5(1):2-10.

[9]柯平.关于竞争情报教育的思考[J].情报资料工作,1996(1).

[10]John J.McGonagle and Carolyn M.Veua.The Internet Age of Competitive Itelligence[M].London,1999.

[11]包昌火,谢新洲,申宁.人际网络分析[J].情报学报,2003,22(3):365-374.

[12]包昌火,谢新洲.竞争对手分析论纲[J].情报学报,2003,22(1):104-114.

[13]董新宇,吴贺新.竞争情报的博弈论分析[J].情报学报,2000,19(4):373-379.

[14]卢青.略论我国的竞争情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0(1):13-15.

[15]陈峰,赵筱媛,郑彦宁.应对国外竞争需要高度倚重产业竞争情报[J].情报科学,2007,27(2):175-178.

[16]郑彦宁,赵筱媛,陈峰.产业竞争情报的解析[J].情报学报,2009,28(6):917-822.

[17]刘建准.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开发规范化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9.

[18]李丹,吴晓伟,徐福缘.人际竞争情报搜集机制研究[J].图书馆情报工作,2008,11,66-69.

[19]吴晓伟.人际竞争情报一般理论研究[J].图书馆情报工作,2008,52(5):74-77.

[20]王知津,张默涵.企业竞争情报作战室研究[J].情报科学,2008,2:167-173.

猜你喜欢
情报研究人际情报
情报
情报
体育信息情报研究发展趋势探析
情报
面向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图书情报研究(卷首语)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基于微博的竞争情报研究
钢铁企业竞争情报研究中项目管理的实践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