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雷怡安
提到成都,许多人都会想到“北改”,而“北改”中的曹家巷在最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骤然成为了舆论的中心地。
曹家巷的“火”,要归功于2012年3月成立的曹家巷自治改革委员会,以及远道而来蹲点拍摄近一年的央视记者们的力作:“曹家巷搬迁记”。
提到曹家巷,几乎所有老成都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上世纪50、60年代,曹家巷建起了一排排红砖房,每户大概15个平方米左右。在当时,住在红砖楼房里是惹人羡慕的,因为绝大多数成都人那时还住在平房里。
时代在前进。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当红砖房被四周高耸的商品房遮住阳光时,人们才发现曹家巷早已变成了成都的棚户区。
低矮的楼房、狭小的居住面积、几户人共用的厕所、黑黢黢的走廊、全市价格最低环境最差的菜市场,这一切是曹家巷至今展现的模样。住在这里的人们不再为自己住在红砖房而感到喜悦,剩下的是声声叹息。
今年56岁的鲁碧贵1984年搬到曹家巷居住,距今已有30年,在这个房子里,他完成了人生中几件大事,成家、立业、生孩子。鲁碧贵的家其实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红砖房,而是在红砖房旁边修建的“成套房”。所谓成套房就是面积大概40平方米左右,有相对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
“当年我是第一个搬到这里来住的,高兴啊!”鲁碧贵说。在那时,拥有独立的厨房和厕所是一件“洋盘”的事,但鲁碧贵没有料到自己在这一住就是大半辈子,而身边稍微有点钱的人都重新买了新房。
如今的他早已从驾驶员岗位退休,在自家门前经营一个小小的干杂店,妻子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在2012年还做了两次心脏搭桥手术,女儿在省人民艺术剧院工作,收入也不高。全家人3000多元的收入让鲁碧贵不敢奢望能依靠自己的能力搬出这片红砖房。
慢慢地,鲁碧贵和家人不再有搬出去的想法;曹家巷也成为了一个被历史遗忘的角落。
2011年底,“北改”大旗拉起,金牛区、成华区、新都区被列为北改三大片区。当金牛区的北改方案公布时,人们才恍然记起了曹家巷的存在。
总面积约198亩、涉及住户3756户的曹家巷由于人数多、人员构成较复杂以及历史原因等因素,成为了北改中一块“难啃的骨头”。
曹家巷二街坊星辉东路社区是这次曹家巷拆迁的基层部门。在2012年3月,由自我推荐和群众选举的方式产生了13名自治改革委员会成员,职责为传达政府拆迁精神,登记曹家巷居民居住情况。
由居民以选举方式产生的自治改革委员会一亮相,就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这13名成员全都是曹家巷的住户,政府让路,政府放权,让曹家巷住户自己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搬迁的道路,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从2012年3月开始,13名自改委成员开始分时段走访3756户居民,了解每一户的基本情况,房子有多大,有几口人住在这里,家里的收入情况如何……一系列的问题让曹家巷的居民开始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这次“北改”对自身可能带来的大改变。
“曹家巷要拆了”,这样的消息开始在整个城北乃至成都传开,一时间,曹家巷又回到了大众的视线。
徐恒是曹家巷自治改革委员会成员之一,80岁的年纪外加知识分子的身份让他在这里颇受尊敬。
作为自改委成员,徐恒开始入户登记每家信息,将政府的政策向每户人家宣传,并向居民解释他们所不理解的政策。
在曹家巷的红砖房里,大部分房子都是15平方米左右,里面住了两代人甚至三代人。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要求政府能够在旧房换新房、小房换大房的政策里,给予他们更大更多的房屋面积。
按照成都市征收房屋补偿标准,房屋面积在48平方米以下的,如果符合条件,改造之后,可以原地补偿一套48平方米的一室一厅,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就是这样一个政策让多数人感到不满意,最集中的反应是48平方米的房屋如何能住下几代人?更有一些情绪激动的居民从最初的支持变成了反对。给他们讲政策的自改委成员,经常遭到冷嘲热讽,甚至被当作了敌对方。
在采访中,有居民搭了一个小棚子做生意,结果却要求到搬迁时赔偿一个大商铺;有的居民一家三口都挤在一个1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居住,卧室就是用帘子隔一下,急切希望能够换一套生活起居完全独立的大房子……更多的意见纷至沓来。
金牛区政府在反复研究曹家巷的实际情况后,决定上调容积率,将原来的48平方米重新调高为58平方米,从而设计出58平方米的两室一厅户型,超出标准的部分让居民按照新房的评估价出资购买。这个决定在宣布当日获得居民一致通过,没想到第二天却遭到了许多居民的反对,多数反对者表示50多平方米的房子也不够住。
一系列的利益矛盾,让本以为会顺利进行的曹家巷搬迁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纷争。
央视2012年底在新闻联播中连续几天播出了“曹家巷搬迁记”,这好比一场及时雨,让不少住户的想法有了一些改变。到底怎样才能让彼此的利益都得到满足,这是应该重新考虑的问题。
鲁碧贵在最近看了不下几十遍“曹家巷搬迁记”,当问到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时,他说:“连中央台都播了我们曹家巷的事,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