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雷怡安
达州,四川东北部的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工业重镇,享有“川东明珠”“中国气都”“巴人故里”之美誉。
工业一直是达州发展的主力军,在新的目标任务战略下,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达州如何让其内生动力充分爆发,建设成GDP总量超2000亿元的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呢?
有人把21世纪看做是天然气的世纪,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占23.2%。但是,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仅为2.5%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亚洲平均水平。
达州,天然气能源极为丰富,如何将天然气转变为能源,达州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不断探路。
“川气东送”是继“西气东输”后,国家又一项天然气远距离管网输送工程。从西到东,始于四川省普光气田,止于上海青浦的白鹤铺,跨越6省2市,管道总长2170公里。
达州作为“川气东送”的起点站,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建设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是达州市提出的战略目标。拥有如此宝贵的特色能源,达州的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点。
从2005年开始新建的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园至今已经规模齐全, 走进产业区,机器轰鸣不绝于耳,工程建设推进得如火如荼。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丰度最高的特大型整装海相气田,普光气田除了作为川气东送的主气源地外,出产的天然气可供给周边产气乡镇居民与当地部分产业发展用气。
“资源是潜在优势,既需要开发,更需要转化;机遇是稀缺资源,既千载难逢,更稍纵即逝。”达州将天然气作为发展的产业,也期望通过产业园区的建设更好地使资源转化为能源。
2012年11月,四川省第一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新型工业化重点培育基地”出炉,达州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园区榜上有名。
“达钢要搬迁咯!”近段时间,达州市民纷纷传达着这样一个消息,对于他们来说,达钢与他们的生活工作早已联系在了一起。作为达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臣,达钢的搬迁缘何而起?
四川达州钢铁集团在达州的历史可谓久远。早在1958年,达钢就落户达州,由于达钢是机械冶金支柱产业,因此在达州市的发展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事物往往都有两面性。达钢给达州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由于其地处城市中心,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不小影响。
住在达州西外的市民杨师傅在达州地方领导频道网站上留言:“晾在阳台的衣服,第二天早上就有很厚一层黑色灰尘,打扫的窗台、阳台一小时左右,就铺满了厚厚的一层黑色的灰尘。”还有网友在“达州凤凰山下”网站留言:“我每次从成都、重庆晚上回达州,都能看见达钢趁着夜色全负荷排放污染物。”
不少外来投资者也给达州的城市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期待城市建设能够更绿色更环保。
在2010年,市人大代表李开杰在建议中提出,达钢位于达州市中心,对城市发展、周边空气质量都有影响,建议搬迁。随后市委、市政府开始着手达钢外迁计划。即:逐渐向化工产业园区搬迁,力争用5至10年的时间把达钢生产设备逐渐搬迁出厂区。
为了还达州城一片洁净的蓝天,达州市委在2013年1月初召开专门会议,研究促进达钢集团加快发展等事项,其中对达钢搬迁做了详细的说明。达州市委书记焦伟侠认为,达州的发展要以达钢搬迁改造为龙头,形成新的以钒钛为主体的产业基地。
2012年初,达州市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暨通川区工业集中区入驻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通川区魏兴镇举行。成都地奥天府药业、国电达州电厂供水供热、川虎食品和四川省旺门生物科技饲料等6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4.38亿元。
“我们坚持高水准策划、高水平规划、高强度营销。”通川区区长陈文胜表示,该项目自2009年启动建设以来,通川区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前提,多次邀请相关专家到魏兴镇,对集中区选址及规划进行“会诊”,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要求,11平方公里的集中区规划蓝图出炉。走进工业集中区,一座座在建厂房颇具规模,施工车辆穿梭往来,一派热闹景象。
“上班的地方离我家很近,搬家后就更方便了。”近日,魏兴镇友谊村农民周平东在镇上买了一套117平方米的住房。由于在工业园区找到了一份工作,周平东将家从村里搬迁到镇上,“工作地点也近了,镇上买东西也都方便多了”。
据通川区工业集中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整个园区投产后,可容纳8000人以上就业。 依托工业集中区,魏兴镇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建工业园区,将有更多的当地百姓会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
魏兴镇只是通川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缩影。近年来,该区城镇面积不断扩大,已建成场镇居民小区45个、社区34个,多个场镇成为旅游度假型、产业主导型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