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3年8月14日,印度当地时间凌晨,一艘载有18名艇员的印度潜艇在孟买母港发生爆炸起火,随后沉没,艇上18名艇员全部丧生。据印度媒体报道,此次发生爆炸的潜艇为“辛杜科什”级“辛杜拉克沙克”号(俄罗斯“基洛”级877EMK型潜艇),由于爆炸威力巨大,潜艇艏部受损严重,导致大量进水,不久之后沉没,只有潜艇指挥台围壳的顶端露出水面。根据潜水员探查,潜艇艇艏全毁,潜艇基本上不具有修复的可能性。爆炸还殃及停靠在码头的另外一艘“辛杜科什”级潜艇,潜艇指挥台围壳被爆炸碎片击穿,水下艇体部分变形,水上部分失火,潜艇可能要运到俄罗斯进行修复。
“辛杜拉克沙克”号潜艇爆炸事件让神秘的印度海军常规潜艇力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印度海军一直重视常规潜艇力量的发展,1967年12月,“卡尔瓦里”级潜艇首艇“卡尔瓦里”号交付印度海军,成为印度海军历史上装备的第一艘潜艇。经过40余年的建设,印度海军常规潜艇力量不断壮大,在“辛杜拉克沙克”号潜艇爆炸之前,其装备的实战型大中型常规潜艇数量达到14艘,位居世界第四。本专题将以此次潜艇爆炸事件为引子,为您解读印度海军常规潜艇力量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期望通过本专题的解读,使读者对这支蛰伏在印度洋水下的神秘力量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印度海军常规潜艇部队装备现状
潜艇是海军武器装备体系中的主要舰种,它凭借海水这一有利介质具备行动隐蔽、进攻突然等优点,被誉为“水下杀手”。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历次大规模战争中,潜艇都发挥了巨大作用,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例,潜艇击沉约590艘战斗舰船和10000艘运输船,击沉总吨位超过3700万吨。因此,世界各海洋大国一直非常重视潜艇的发展。作为拥有建设世界海军强国抱负的印度,对打造与世界海军强国地位相匹配的水下力量可以说是不遗余力。
印度海军潜艇部队的发展之路
印度海军成立于1947年,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组建之初的印度海军只拥有水面作战舰艇。1964年6月,印度宿敌巴基斯坦从美国租借了一艘“淡水鲤”级“蝙蝠鱼”号常规潜艇,成为南亚地区第一个拥有潜艇的国家。巴基斯坦的举动让印度感到有必要尽快组建自己的潜艇部队。第二次印巴战争之后,印度和苏联的关系开始升温,通过慎重考虑,印度最终决定向苏联购买8艘“狐步舞”级潜艇(印度命名为“卡尔瓦里”级)。1967年12月,“卡尔瓦里”级潜艇首艇“卡尔瓦里”号交付印度海军,剩下的7艘潜艇在1968~1975年陆续交付。通过引进8艘“卡尔瓦里”级潜艇,印度海军在潜艇兵力方面一举超越巴基斯坦。
1971年爆发的第三次印巴战争让印度进一步认识到发展潜艇力量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战争中,巴海军装备的法制“桂树神”级潜艇“汉果”号依靠较为先进的性能,通过采用正确的战术击沉印度海军“库克里”号护卫舰、击伤“基尔潘”号护卫舰,并逃出印度海空立体反潜兵力的层层猎杀成功返回母港,让印度海军颜面大失。与巴海军潜艇可圈可点的表现相比,印度海军装备的“卡尔瓦里”级潜艇在战争中可以说是毫无建树。为进一步增强水下
力量,战争结束后,印度继续寻求更为先进的潜艇装备,并计划通过引进技术使自己逐步拥有自行设计建造潜艇的能力。
经过40余年的发展,印度海军建立了拥有2个潜艇基地、14艘作战潜艇、2艘训练潜艇及相应训练维修基地的常规潜艇力量。目前,印度海军拥有4支潜艇中队,分别是第8潜艇中队、第9潜艇中队、第10潜艇中队和第11潜艇中队,每个中队拥有4艘潜艇。第8和第11潜艇中队部署在东部舰队的维尔巴乌潜艇基地(在维沙卡帕特南海军基地内),第9和第10潜艇中队部署在西部舰队的瓦吉拉巴乌潜艇基地(在孟买海军基地内)。在“辛杜拉克沙克”潜艇爆炸之前,印度海军共拥有10艘“基洛”级877EMK型潜艇、4艘“西舒马尔”级潜艇及2艘用于训练的“卡尔瓦里”级潜艇。
尚可一用的“西舒马尔”级潜艇
1981年,印度与德国签署协议,购买4艘209级1500型潜艇,印度将其命名为“西舒马尔”级。根据协议,前两艘潜艇在德国建造,后两艘由德国提供部件在印度马扎冈造船厂建造。由德国建造的“西舒马尔”号(S -44)和“山库斯”号(S-45)分别在1982年5月和9月开工建造,于1986年交付印度海军。马扎冈造船厂在1984年开始建造后两艘同级艇“沙基尔”号(S-47)和“山库尔”号(S-48)。由于管理和技术方面的问题,两艘潜艇的服役日期一推再推,“沙基尔”号潜艇直到1992年才服役,建造时间长达8年之久,1989年开工建造的“山库尔”号潜艇于1994年服役,建造时间也比德国建造同型潜艇长一半左
右。4艘“西舒马尔”级潜艇组成的第10潜艇中队全部部署于瓦吉拉巴乌潜艇基地。
众所周知,德国20 9级系列潜艇一直是国际常规潜艇市场的畅销货,创造了全球常规潜艇市场使用国家和出口数量最多两项世界记录。从1967年至今,209级潜艇先后发展了209-1100、209-1200、209-1300、209-1400、209-1500等多个型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209级潜艇家族。印度是世界上惟一一个采用209级1500型潜艇的国家。该级潜艇长64.4米,宽6.5米,吃水6米,水面排水量1450吨,水下排水量1850吨,工作深度260米,艇员编制40人。动力系统包括:4台最大功率为1790千瓦的MTU 12 V-493 TY60型柴油机(后两艘采用MTU 12 V-493 AZ80型柴油机)、4台西门子同步发电机和1台3430千瓦的推进电机。水面最大航速为11节,水下最大航速22节,水面续航力13000海里/10节,水下续航力524海里/4节,海上自持力50天。
“西舒马尔”级潜艇艇艏布置了8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携带14枚SUT Mod1重型线导反舰/反潜鱼雷(鱼雷发射管中装备8枚鱼雷,6枚备用鱼雷存放在舱内专用的架上),
在不装备鱼雷的情况下,潜艇可携带24枚水雷。该级潜艇采用SingerLibrascope MK1型指挥控制系统,系统具备同时跟踪12个目标并指挥8枚鱼雷攻击8个不同目标的能力。声呐系统包括:CSU-83型主/被动艇艏柱形声呐、DUUX-5舷侧阵被动声呐。指挥台围壳上布置了科尔摩根76型光电搜索潜望镜和攻击潜望镜、卡里普索-2 I波段搜索雷达及ArgoPhoenix2电子支援系统。
“西舒马尔”级潜艇装备了性能良好的救生系统,指挥台围壳前面的艇体内加装了球形集体式人员逃生舱。如果潜艇在水下航行时发生紧急状况,全体成员可立即进入逃生舱,逃生舱脱离潜艇后浮出海面等待救援。逃生舱可容纳40名艇员,因此,全部艇员可一次性逃生,逃生舱里面的氧气携带量可支撑8个小时,其携带的无线电和救生浮标有助于救生力量寻找到逃生舱,提高救援的成功率。
除了采购上述4艘“西舒马尔”级潜艇,印度海军曾在19 8 7年、1992年和1997年三次提出增购2艘同型潜艇以壮大力量,但国防部始终没有通过。和增购潜艇计划一起泡汤的还有印度国产常规潜艇计划,计划建造2艘改进型“西舒马尔”级潜艇,后来备受争议被迫放弃。20世纪90年代末,印度海军对“西舒马尔”级潜艇进行了中期改装,装备了汤姆逊-CSF公司的TSM-2722型综合声呐系统,印度海军原本还计划为潜艇装备俄制“俱乐部”-S反舰导弹,后因系统兼容等原因被取消。2012年6月,印度媒体报道,由于购买的法制“鲉鱼”级潜艇交付时间一再拖延,印度海军计划再次改装“西舒马尔”级潜艇,按照计划,印度将在德国HDW造船厂的帮助下对4艘潜艇进行升级改装,主要对指挥控制系统、声呐系统、通信系统进行升级改装,并计划为潜艇加装UGM-84L“鱼叉”Block2型潜射反舰导弹和新型鱼雷。
UGM-84L“鱼叉”Block2型反舰导弹是“鱼叉”潜舰导弹中的最新改进型,与以前型号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GPS制导组件和“增程斯拉姆”(SLAM-ER)空地导弹的对地攻击软件,提高了导弹在强电子干扰环境中的作战能力,不但可以精确攻击海上目标,还具备攻击海岸陆地固定目标或港口内舰船的能力。在鱼雷方面,印度可能引进德国最新鱼雷DM2A4“海鳕”,该鱼雷是DM2A3鱼雷的改进型。DM2A4鱼雷采用铝氧化银电池组和模块化设计的电子控制高速永磁电动机,最大航速达到51节,最大射程提高至50千米。DM2A4鱼雷采用TOSO声自导,基阵为水平共形阵,提高了探测距离和视角,能够跟踪多个目标,可分辨出干扰和诱饵,杀伤力和命中率都高于DM2A3鱼雷。
肩扛重任的“辛杜科什”级潜艇
在引进“西舒马尔”级潜艇的同时,印度海军在1983年向苏联订购了6艘“基洛”级877EMK型潜艇。“基洛”级潜艇是由苏联红宝石设计局设计的第三代常规潜艇,首艇(877型)在1979年铺设龙骨,1980年下水,1982年交付苏联海军。印度是第一个获准购买该级潜艇的国家,接艇后,印度海军对该级潜艇的综合性能非常满意,将购买数量增加到10艘,后来又降为8艘。1997年,印度海军再次向俄罗斯购买了2艘改进型“基洛”级877EMK型潜艇(即877.3EMK,有资料称只有一艘是877.3EMK,另外一艘仍然是877EMK),称其为“辛杜科什”级潜艇。“辛杜科什”级潜艇是印度海军历史上装备数量最多的一型潜艇,采购数量高达10艘,印度因此成为装备“基洛”级潜艇数量第二多的海外用户。
印度海军中有4个潜艇中队装备了“辛杜科什”级潜艇。第9潜艇中队装备了“辛杜科什”号(S-55)、“辛杜徳海贾”号(S-56)、“辛杜拉贾”号(S-57)、“辛杜维尔”号(S-58)4艘潜艇。“辛杜拉塔纳”号(S-59)和“辛杜科塞瑞尔”号(S-60)装备于第8潜艇中队。第11潜艇中队则装备了“辛杜科尔提”号(S-61)、“辛杜维阿雅”号(S-62)、“辛杜拉克沙克”号(S-63)和“辛杜沙斯特拉”号(S-65)。由于此次“辛杜拉克沙克”号(S-63)发生爆炸,还殃及了另外一艘同型潜艇(印度未公布受伤同型潜艇的名称),目前,印度海军只剩下8艘“辛杜科什”级潜艇能够执行任务。
“辛杜科什”级潜艇作为苏联“基洛”级877M型潜艇的外贸型号,在潜艇主尺度、电子设备、武器装备等方面基本上和877M型潜艇相同,潜艇长72.6米,艇宽9.9米,水面排水量2300吨,水下排水量3076吨,艇员编制60人。潜艇动力系统除包括两台最大功率为2722千瓦的高速柴油机和一台与之配套的4400千瓦的推进电机外,还装备有两台输出功率为150千瓦的辅助电机、一台输出功率为95千瓦的经济航行电机和两组466型铅酸蓄电池,单轴单桨。潜艇水下最大航速17节,水上最大航速10节,水面状态下最大续航力6000海里/7节,水下最大续航力400海里/3节。
该级潜艇装备了MBY-110M型指挥控制系统,使用数据总线将潜艇传感器联接起来,对传感器传回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统一显示,艇长下达攻击指令后,该系统对鱼雷射击
诸元进行解算,可以同时制导两枚鱼雷攻击两个目标。MGK-400型低频主/被动综合声呐系统是MBY-110M型指挥控制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最大探测距离达20千米(低海况情况下,潜艇潜深100米,采用主动回声探测方式),采用被动探测方式时,可探测80千米左右的大中型舰艇,声呐可同时跟踪3个目标,并将相关目标信息自动、半自动或手动输入MBY-
110 M型指挥控制系统。“辛杜科什”级潜艇在艇艏布置了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53-65型尾流制导反舰鱼雷和TEST-71型反潜鱼雷。
印度在1997年增购的两艘改进型877EMK型潜艇,使用636型潜艇的相关技术进行升级,作战性能基本达到636型潜艇的水平。改进型877EMK型与877EMK型潜艇最大的不同,是对作战指挥系统和声呐系统进行了升级,并加装了3M-54E亚音速-超音速混合弹道潜射反舰导弹,作战能力特别是远程反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从1997年开始,印度海军决定陆续将已经服役的8艘877EMK升级到改进型877EMK的水平,每艘潜艇的升级价格约为8000万美元。升级的主要内容是将MGK-400 / MGK-519声呐升级为MGK-400EM/MG-519EM声呐,换装NCSMK-02无线电通信系统和Porpoise雷达,改进冷却系统来提高舰上装备的运作可靠性。第一艘完成升级改造的是“辛杜维尔”号潜艇(S-58),
由于中途出现3M-54E导弹连续试射失败的情况,后续潜艇升级计划被迫延迟。2012 年,“辛杜拉克沙克”号(S-63)完成升级改造,该艇是此次升级计划中的最后一艘。
结 语
虽然印度海军在追求与强国海军地位匹配的水下力量过程中遇到不少挫折,但通过努力,依靠自身有利的国际武器采购环境购买东西方的先进常规潜艇,最终建立起一支在印度洋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水下力量。
永不止步——印度海军新型常规潜艇采购计划
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印度海军依靠引进“西舒马尔”级和“辛杜科什”级潜艇建立了一支数量可观、性能先进的常规潜艇部队。上述两型潜艇装备部队后,印度海军开始寻求新型常规潜艇以进一步壮大水下力量,以适应印度海军战略的转变,而巴基斯坦采购“阿戈斯塔”90B型潜艇的举动则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印度海军加快脚步寻求新型常规潜艇。
众所周知,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长期的军备竞赛从各自建国之后就从未间断,军备竞赛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从地面到空中,再到水上、水下,可以说是一场全面的军备竞赛。水下军备竞赛(主要内容是发展潜艇力量)是这场全面竞赛的重要领域之一,为此两国在建设潜艇力量方面都投入了很大精力和资源。1994年9月,巴基斯坦与法国签订了价值9.5亿美元的潜艇采购合同,根据合同,巴基斯坦将采购3艘“阿戈斯塔”90B型常规潜艇(巴基斯坦称为“哈立德”级潜艇),其中第一艘“哈立德”号在法国瑟堡造船厂建造,第二艘“萨阿德”号和第三艘“哈姆扎”号由法国提供舱段和部件,在巴基斯坦卡拉奇造船厂组装制造。
根据合同,第三艘“哈姆扎”号潜艇将装备AIP系统(闭式循环汽轮机),前两艘加装AIP系统的工作也已经启动。我们知道,AIP系统可显著增加常规潜艇的水下续航力和水下逗留时间,大大提高潜艇的作战能力和实战生存率。随着AIP系统的成熟,AIP化已经成为当下常规潜艇的重要发展趋势。巴基斯坦装备3艘“阿戈斯塔”90B潜艇之后,水下力量有了一定增强,虽然在数量上无法与印度海军相提并论,但在质量上却略胜一筹。印度海军为了重新夺回在常规潜艇装备上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优势,1997年,印度国防部提出了建造面向21世纪的新型常规潜艇项目(SSK),该项目也被称为“75号工程”。该项目计划在2030年之前建造24艘新型常规潜艇(一个级别或多个级别),以逐步替换届时陆续退役的老旧潜艇,首艇计划在2001年开工,2004年服役。2002年,印度政府批准了30年潜艇建造计划(“75号工程”是该计划中的子计划之一),项目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游向印度洋的“ 鱼”
“75号工程”提出后,印度海军起初决定选择国产改进型“西舒马尔”级潜艇。改进型“西舒马尔”级潜艇采用新型潜艇指挥控制系统和综合声呐系统,具备发射潜射反舰导弹的能力,后来由于该计划备受争议遭到搁浅。国产设计建造潜艇计划终止后,印度海军再次将目光转向国外。当时,法国“鲉鱼”级潜艇、德国214级潜艇和俄罗斯“阿穆尔”级潜艇都参与了印度常规潜艇争夺战。法国“鲉鱼”级潜艇在这场争夺战中笑到了最后,2002年年底,印度国防部批准斥资20亿美元在国内建造6艘“鲉鱼”级潜艇,首艇定于2010年服役。从2003年开始印法两国对潜艇最终价格进行磋商,2004年两国签署了价值25亿美元的6艘“鲉鱼”级潜艇采购合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法国后来将合同报价提高到34.8亿美元,法方称,合同报价增加是因为技术完全转让、潜艇优化设计、增加新型武器导致的。经过一番讨价还价,2004年8月,法方同意以27.5亿美元的价格达成6艘潜艇的交易。
“鲉鱼”级潜艇是法国舰艇建造局和西班牙纳凡蒂亚集团联合设计的主要用于外销的新一代常规潜艇。“鲉鱼”级潜艇有三种型号,包括标准型、AIP型、紧凑型,印度采购的是标准型,也称为CM-2000型。艇长66.4米,艇宽6.2米,吃水5.8米,水面排水量1550吨,水下排水量1700吨,艇员编制31人。“鲉鱼”级潜艇吸收了法国“红宝石”级攻击型核潜艇的优秀设计思想,采用拉长水滴型艇体线型,水滴型艏、平行舯体,既赋予了“鲉鱼”级潜艇优秀的水下航行性能,又带来了潜艇内部设备布置的方便性。该级潜艇采用HLES-80型轻量高强度钢建造,具有重量轻、弹性大、磁性低等特点。该级潜艇的动力系统采用传统的柴油机-电力推进系统,单轴单桨,主机为4台最大功率为1200千瓦的MTU 16V396 SE84
柴油机,与之配套的是1台最大功率为2800千瓦的推进电机,水面最大航速12节,水下最大航速20节,水面状态下最大续航力6500海里/8节,水下最大续航力400海里/4节。
“鲉鱼”级潜艇是世界上最安静的常规潜艇之一,采用多种减振降噪措施以提高潜艇的声隐身性能。该级潜艇采用先进的水动力外形,潜艇表面光滑并尽量减少凸出物,排水口大幅减少,在降低阻力的同时改善了周围流场,减少了流体噪声。柴油发电机组是低频噪声的主要来源,为了减少低频噪声,“鲉鱼”级潜艇采用广泛使用的浮筏减振装置,4台柴油机安装在同一浮筏体上,浮筏与艇体采用柔性连接。螺旋桨也是潜艇重要噪声来源之一,其既会产生低频和高频线谱噪声,也会产生低频和高频连续谱噪声,因此降低螺旋桨噪声一直是潜艇设计人员孜孜以求的目标。“鲉鱼”级潜艇采用转速低的新型7叶大侧倾螺旋桨,精心设计的螺旋桨转速低、推进效率高,运转时产生的涡流噪声和空泡噪声都被降到了很低的程度。
声呐是潜艇水下惟一的远程探测设备,潜艇的水下探测、识别、跟踪、攻击都离不开声呐,其作用不言而喻,现代潜艇一般都装备了综合声呐系统。作为法国最新型的外贸潜艇,“鲉鱼”级潜艇也装备了性能先进的综合声呐系统。综合声呐系统包括多功能主/被动柱形艇艏声呐、宽孔径舷侧阵低频声呐、低频拖曳线列阵声呐和高频水雷规避声呐。与综合声呐系统相匹配的是SUBTICS潜艇指挥控制系统,它采用现代总线技术的分布式指挥控制系统,包括1个指挥和战术数据处理系统、1个武器控制系统、1个导航系统和1个音响传感设备系统。“鲉鱼”级潜艇的武器装备为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重型线导鱼雷、SM-39“飞鱼”潜舰导弹,雷/弹总携带量为18枚,在不携带鱼雷及导弹的情况下,潜艇可携带30枚水雷执行布雷任务。
根据印法双方协议,“鲉鱼”级潜艇首艇将在2011年服役,最后一艘将在2016年服役。2006年12月,首艇在印度马扎冈造船厂开工建造,第二艘和第三艘分别将在2007年12月
和2008年8月开工建造。由于马扎冈造船厂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2艘“西舒马尔”级潜艇后再也没有建造潜艇,技术人才流失严重,潜艇生产线基本处于荒废状态,在此基础上建造“鲉鱼”级潜艇无异于从零开始,为此印度国防部在与马扎冈造船厂签订合同时将首艇的服役时间推迟到2012年12月。2010年马扎冈造船厂有关人员透露,由于技术等原因,“鲉鱼”级潜艇首艇服役时间将推迟到2014年。2011年,时任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对外表示,由于消化潜艇复杂技术、扩建基础设施和采购建造潜艇材料拖延等原因,“鲉鱼”级潜艇首艇服役时间将再次推迟,2015年下半年才能交付。最新的消息显示,“鲉鱼”级潜艇首艇的服役时间已经推迟到2016年年底。
着手采购AIP潜艇
巴基斯坦采购的“阿戈斯塔”90B型潜艇中的最后一艘“哈姆扎”号在2008年服役之后,其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寻购新型潜艇。2009年,据国外媒体当时报道,巴基斯坦海军希望订购一批新型AIP潜艇,以应对日益壮大的印度潜艇部队。对于巴基斯坦采购新型AIP潜艇的举动,印度海军认为,巴基斯坦正在扩充其AIP潜艇部队,试图通过采购水下续航力更大的AIP潜艇获得对印度常规潜艇部队的不对称战力(印度购买的“鲉鱼”级潜艇未装备AIP系统),为此印度海军有必要装备AIP潜艇,这既是世界常规潜艇装备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印度水下力量的必要举措。
2012年12月,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海军将在合适的时间启动(可能在2013年年底或2014年)全球范围内的AIP潜艇招标。印度海军官员称,目前,AIP潜艇招标正在等待国防采购委员会的批准,一旦批准,印度海军将在短时间内发出招标书,据称,AIP潜艇采购计划被命名为“75号工程(I)”,从项目名称来看,AIP潜艇采购计划是“75号工程”的子项目之一。根据计划,印度将投入2500亿卢比(约合37.75亿美元)采购6艘AIP潜艇,中标国将向印度转让潜艇制造技术,协助印度造船厂建造6艘潜艇。从目前公布的消息来
看,参与投标的有俄罗斯的“阿穆尔”级1650型潜艇、法国的“鲉鱼”级AIP潜艇、德国的214型潜艇和西班牙的S-80A型潜艇。由于德国和印度在“西舒马尔”级潜艇的投标过程中存在行贿行为,在印度坚决打击军购腐败的背景下,德国214型潜艇很难获得印度的青睐;参与投标的西班牙S-80A型潜艇存在技术问题,服役时间一推再推,印度海军选择S-80A型潜艇的可能性也很小。因此,印度海军AIP潜艇采购计划很可能在俄罗斯“阿穆尔”级1650型潜艇和法国“鲉鱼”级AIP潜艇中决出。
“鲉鱼”级AIP潜艇在“鲉鱼”级潜艇标准型基础上增加了AIP舱段,最大的变化是水下排水量增大到2000吨,在水声设备、武器装备等方面均和“鲉鱼”级潜艇标准型相同。
“阿穆尔”级1650型潜艇是俄罗斯“拉达”级潜艇的外贸型号(参见本刊2013年5期《驶向中国的“拉达”级潜艇》一文,本文不再赘述)。下文主要从两型潜艇的AIP系统、印度AIP潜艇采购的倾向等方面探讨哪一型潜艇更有希望获得印度海军的青睐。
“阿穆尔”级1650型潜艇和“鲉鱼”级AIP潜艇都是第四代常规潜艇,总体作战能力在伯仲之间。按照常理,印度选择“鲉鱼”级AIP潜艇一方面可以扩大“鲉鱼”级系列潜艇的装备规模,有利于降低后勤负担,另一方面由于“鲉鱼”级AIP潜艇只是在“鲉鱼”级潜艇上增加了AIP舱段,技术跨度小,前期建造“鲉鱼”级潜艇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可以运用于建造“鲉鱼”级AIP潜艇,降低潜艇造价并缩短建造时间。可以说采购“鲉鱼”级AIP潜艇是效费比比较高的选择,那为什么印度还要进行AIP潜艇招标呢?笔者认为可能存在以下三种可能性:第一,印度海军想采购“鲉鱼”级AIP潜艇,但想通过招标方式压低法方报价,尽量以最低的价格购得;第二,不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是印度对外军购的特点之一,因此印度海军可能在采购“鲉鱼”级潜艇之后需要采购另一种型号的常规潜艇;第三,“鲉鱼”级AIP潜艇无法满足印度海军要求,需要采购其他型号的AIP潜艇。
笔者以为,印度多元化的对外军购思路和“鲉鱼”级潜艇AIP系统存在的缺陷可能促使印度选择“阿穆尔”级1650型潜艇。目前的AIP系统主要有斯特林发动机(SE)AIP、闭式循环柴油机(CCD)AIP、燃料电池(FC)AIP、闭式循环汽轮机(MESMA)AIP和小型核动力(AMPS)AIP。“鲉鱼”级AIP潜艇采用闭式循环汽轮机(MESMA)AIP,其工作原理是:将储存在绝热罐中的低温液氧送到加热器中加温呈气态,乙醇和气态氧在高压燃烧室里燃烧,形成约700度的燃烧气体。高温气体将管路外面的水加热成约500度的过热蒸汽,这些蒸汽推动蒸汽轮机做功,驱动交流发电机和整流机组产生直流电,为推进系统提供能量。水蒸汽经过汽轮机之后冷凝成水,返回蒸汽发生器,完成循环过程。
闭式循环汽轮机AIP系统被认为是五种AIP系统中发展空间最小的,存在许多缺陷。首先功率较低,目前法国研制的实用性闭式循环汽轮机的输出功率为200千瓦,以4节速度航行时,水下逗留时间约为10天,而其他AIP系统以同样的速度航行,水下逗留时间约为14~21天;其次,整个系统非常庞大,辅助机械设备较多,系统主要部件有燃烧室、蒸汽发生器、二氧化碳冷凝器、蒸汽冷凝器等,体积和重量超过任何一种非核AIP系统,常规潜艇排水量有限,系统安装布置比较困难,需较大舱室空间,这直接影响AIP系统的实用性;最后热效率低、经济性较差,汽轮机噪声较高,不利于提高潜艇的声隐身性能。
“阿穆尔”级1650型潜艇采用的是燃料电池(PE)AIP系统,名称为“水晶”27E,是俄罗斯研制的第二代燃料电池AIP系统,系统最大功率达到600千瓦,以4节速度航行时,水下逗留时间约为30天。虽然目前“水晶”27E AIP系统在发展方面遇到不少技术问题,但据俄罗斯设计人员称该AIP系统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有望在2014年达到装艇技术状态。选择“阿穆尔”级1650型潜艇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将印俄联合研制的“布拉莫斯”巡航导弹集成到潜艇上,潜射型“布拉莫斯”巡航导弹已经在2013年3月试射成功。印度在酝酿采购AIP潜艇时就希望所购买的AIP潜艇装备“布拉莫斯”巡航导弹,而“阿穆尔”系列潜艇在设计之初就考虑了选装垂直发射模块,该模块可选择俄“宝石”反舰导弹或“布拉莫斯”巡航导弹。综上所述,印度选择”阿穆尔”级1650型潜艇的可能性比较高。
写在潜艇爆炸事件之后——困境中的印度常规潜艇力量
战争实践表明,潜艇在提高海军战斗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潜艇技术和潜艇武器的发展大大增强了潜艇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进一步巩固了潜艇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于拥有强烈大国情节的印度来说,装备一定数量的核潜艇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但核潜艇技术复杂,国产核潜艇项目从1978年启动至今仍未完全开花结果。核潜艇技术的敏感性使印度海军只能通过租借方式获得1~2艘攻击型核潜艇,远远无法满足印度海军要求。为此,技术复杂程度相对较低且易于从国外购买的常规潜艇成为印度海军打造水下力量的重点装备。
经过40余年的建设,印度海军常规潜艇力量不断壮大,在“辛杜拉克沙克”号潜艇爆炸之前,其装备的实战型大中型常规潜艇数量达到14艘,规模仅次于中、日、俄,位居世界第四。进入21世纪后,为适应印度海军战略的调整,印度政府批准了进一步增强常规潜艇力量的“75号工程”,计划在2030年之前建造24艘新型常规潜艇。经过一番物色和折腾,
2004年8月,印法双方最终达成潜艇交易协议,印度以27.5亿美元的价格购买6艘“鲉鱼”级潜艇,建造工作由印度马扎冈造船厂负责。
在完成法国“鲉鱼”级潜艇的采购工作之后,印度海军提出了“75号工程(I)”,计划购买6艘AIP潜艇。时间如白驹过隙,印度海军的“75号工程”从被印度政府批准到现在已经过了近11年的时间,原计划2011年服役的“鲉鱼”级潜艇因各种问题不得不将服役时间一推再推,而购买6艘AIP潜艇的招标计划也迟迟得不到落实。屋漏偏逢连夜雨,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海军现役常规潜艇的“年龄”不断增大,性能也逐渐落伍,一些早期服役的常规潜艇已经疲态渐显。可以说,印度海军常规潜艇力量正在困境中挣扎,而此次潜艇爆炸事件则进一步放大了印度海军常规潜艇力量的困境。
潜艇部队“正在下沉”
“辛杜拉克沙克”号潜艇爆炸事件发生之后,一些印度媒体刊文称,印度的潜艇部队频遭厄运,潜艇部队“正在下沉”。虽然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却在某种意义上道出了印度海军常规潜艇力量正在困境中挣扎这一事实。
根据报道,“辛杜拉克沙克”号潜艇在当地时间8月14日凌晨发生爆炸,由于爆炸威力巨大,潜艇艏部受损严重,导致大量进水,不久之后潜艇沉没,只有指挥台围壳的顶端露出水面,根据潜水员探查,潜艇艇艏全毁,潜艇基本上不具有修复的可能性。爆炸还殃及了停靠在码头的另外一艘“辛杜科什”级潜艇,潜艇指挥台围壳被爆炸碎片击穿,水下艇体部分变形,水上部分失火,潜艇可能要运到俄罗斯进行修复。在“辛杜拉克沙克”号潜艇爆炸事件发生之前,印度海军拥有14艘常规潜艇,爆炸发生之后,印度海军目前可用的常规潜艇只有12艘。印度海军消息人士称,由于12艘潜艇中有4艘正在接受长期维修,仅有7~8艘潜艇具备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若考虑到战备率,印度海军战时能出动的潜艇数量可能只有5艘左右。
“辛杜拉克沙克”号潜艇爆炸事件还暴露出印度军队长期以来管理混乱、训练随意性强、缺乏严明纪律和标准流程等软肋。根据目前公布的信息,事发时“辛杜拉克沙克”号潜艇可能正在进行装载3M-54E导弹训练,由于潜艇艏部某个部件的电路板发生短路并着火,火灾引爆了2枚3M-54E导弹,3M-54E导弹配有重量为200千克的半穿甲爆破战斗部,强大的爆炸威力将艇艏炸毁,大量的海水涌入潜艇,导致潜艇沉没。在二战后的潜艇事故中,因爆炸事故导致潜艇沉没在潜艇沉没总数中占很高的比例,但潜艇在码头停泊状态下,因武器爆炸导致沉没还是比较少见的。有防务分析家认为,此次印度潜艇爆炸完全是人祸。
近年来,印度发生多起潜艇事故:2008年1月,一艘刚刚从俄罗斯大修回来的印度“辛杜科什”级潜艇在巴基斯坦领海附近与一艘“利兹城堡”号商船相撞,潜艇指挥台围壳受损严重;2010年2月底,部署在印度维沙卡帕特南军港的“辛杜科什”级潜艇“辛杜拉克沙克”号潜艇因电池原因突发大火,造成1名工程师死亡;2010年6月底,部署在孟买海军
基地的两艘“辛杜科什”级潜艇“辛杜拉塔纳”号和“辛杜科塞瑞尔”号在靠岸时发生相撞,潜艇艇体轻微损伤,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如此密集的潜艇事故,在各潜艇装备国中实属罕见,也反应出印度潜艇部队存在诸多问题。
现役潜艇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老化,而现役潜艇的替代者“鲉鱼”级潜艇的服役时间和“75号工程(I)”的招标时间却一推再推,印度海军常规潜艇力量目前已经深陷青黄不接的困境。根据目前印度海军公布的消息,“鲉鱼”级潜艇的服役时间已经推迟到2016年年底,比原计划晚了近5年,全部6艘潜艇预计在2021~2022年之前交付。在“鲉鱼”级潜艇项目上,印度除了要面对潜艇交付时间一再拖延的尴尬事实,未来几年内印度海军还要为“鲉鱼”级潜艇所使用的鱼雷操心。在完成“鲉鱼”级潜艇采购计划之后,印度海军开始寻购用于装备“鲉鱼”级潜艇的重型鱼雷,计划花费约3亿美元采购98枚重型鱼雷。参与招标的有意大利白头公司“黑鲨”鱼雷和德国DM2A4“海鳕”鱼雷,印度海军最终选择了意大利“黑鲨”鱼雷,但是该鱼雷项目的另外一个竞争者——德国阿特拉斯电子公司(DM2A4“海鳕”鱼雷生产商)向印度国防部抱怨,称在采购行为中存在违规行为。2012年,印度国防部否认鱼雷招标中存在违规行为,但2013年曝出的AW101直升机腐败案件可能会影响到鱼雷采购项目,因为调查所涉及的阿古斯塔公司同样是意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团的子公司(白头公司是意大利芬梅卡尼卡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在调查出来之前,鱼雷采购项目将处于搁置状态。
上文我们提到印度海军在完成“鲉鱼”级潜艇的采购工作之后,印度海军提出了采购6艘AIP潜艇的“75号工程(I)”,项目总耗资将超过5000亿卢比(约合87.5亿美元)。该项目的招标工作和“鲉鱼”级潜艇建造工作一样也被屡次拖延。印度媒体称,该项目至今仍然深陷于政治冷漠和官僚主义的繁文缛节之中。在2007年11月获得了“必须得到批准”的地位之后,该项目已经接受了3个委员会的审查。2013年6月,印度财政部再次把“75号工程(I)”的项目文件退回至国防部,要求后者做出进一步的解释。一位消息人士说:“内阁安全委员会针对‘75号工程(I)’项目提出的质询草案正在被到处扔来扔去,还看不到解决的希望。该项目的全球招标或需求建议书只有在内阁安全委员会批准了申请文件之后才能发出。”即使“75号工程(I)”招标从现在开始进行,也需要至少3年时间才能与选定的外国合作伙伴签署合约,此后还需要7~9年时间才能建成第一艘潜艇。
根据印度海军提出的30年潜艇建造计划,到2025年,印度海军将装备5艘核动力潜艇、6艘“鲉鱼”级潜艇、6~9艘AIP潜艇,2025~2032之间,印度将继续接收3艘左右AIP潜艇(AIP潜艇数量达到12艘)并启动国产6艘常规潜艇建造计划,到2032年印度海军将装备2 4艘常规潜艇(AIP潜艇属于常规潜艇)。人们经常用“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俏皮话来调侃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现在用这句俏皮话调侃印度海军常规潜艇项目也非常贴切。在不出现拖延的情况下,按照目前“75号工程”和“75号工程(I)”的执行进程,印度海军计划在2025年装备12~15艘常规潜艇的梦想已经不可能实现(除非印度放弃合作建造常规潜艇,潜艇建造工作全部或大部分由外国造船厂负责,但这样又违背了印度希望通过合作建造潜艇提升本国潜艇设计建造能力的初衷),而且到2025年,印度现役的“西舒马尔”级和“辛杜科什”级潜艇的服役时间均达到30年,达到必须退役的期限。
潜艇爆炸事件之后的常规潜艇力量发展
“辛杜拉克沙克”号潜艇爆炸事件使印度海军在短时间内损失了两艘潜艇(其中一艘潜艇受损,修复时间还未确定,可能需要一年),不仅削弱了印度潜艇力量的实力,而且在印度常规潜艇力量青黄不接的节骨眼上损失两艘潜艇,这无疑是件雪上加霜的事情。目前,“辛杜拉克沙克”号潜艇爆炸的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之中,潜艇爆炸之后,印度海军如何发展常规潜艇力量、如何解决现役常规潜艇部队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当下,印度海军的当务之急是短时间内得到1~2艘常规潜艇,使现役潜艇数量达到潜艇爆炸之前的水平,而采购二手潜艇是短时间内得到潜艇的最好选择。印度海军目前正在研讨从俄罗斯租借几艘“基洛”级潜艇的可能性。印度海军官员表示,提升潜艇部队的作战能力是印度海军目前的重点发展方向,并且要积极寻找所有可行的办法来实现这个目标,从俄罗斯租借潜艇既是政治决策,也是商业决策。印度海军水下能力目前正处于高危状态,新潜艇服役总是面临时间延迟和成本超支等问题,潜艇爆炸事件发生之后,印度海军仅剩下13艘潜艇,并且这些潜艇的服役时间已经达到其计划服役寿命的75%,印度海军需要采取行动,确实解决现在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媒体报道,印度海军官员正在与俄罗斯政府接触,商讨向俄罗斯租赁第2艘核潜艇。据悉,双方已经进行了初步的谈判,潜艇爆炸事件更加坚定了从俄罗斯租赁第二艘核潜艇的决心,以加强印度海军的水下作战能力。因此,从俄罗斯租赁第2艘核潜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潜艇爆炸后印度水下力量削弱的压力。此前,印度曾向俄罗斯租赁了一艘“阿库拉”II级“海豹”号攻击型核潜艇,潜艇于2011年年底交付印度海军并部署在维沙卡帕特南海军基地,印度将其命名为“查克拉”2号,合同期限为10年。“海豹”号潜艇长110米,水面排水量7500吨,水下排水量9500吨,最大航速为36节。“海豹”号潜艇采用了多种减震降噪措施和设备,水下安静性能非常出色,该艇装备了8个鱼雷发射管,可发射重型鱼雷、反潜导弹、巡航导弹、水雷等武器,攻击能力非常强大。
潜艇爆炸事件把印度海军神秘的常规潜艇部队推向了风口浪尖,其曝出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印度国内广泛关注和批评的对象,此外,拖拖拉拉的“75号工程”和“75号工程(I)”也受到了广泛批评和质疑。潜艇爆炸事件的发生会不会促使印度政府下定决心解决新型常规潜艇计划上遇到的各种问题也成为媒体关心的对象。新型常规潜艇计划已经失控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印度要如期完成30年潜艇建造计划(常规潜艇部分,不包括核潜艇计划),印
度海军必须对其“75号工程(I)”和后续的国产常规潜艇计划进行调整,增加AIP潜艇的购买数量,并增加国外造船厂所建潜艇数量的比重(在“75号工程(I)”中,印度计划由国外造船厂建造2艘AIP潜艇,剩下的4艘由印度造船厂建造)。在国产常规潜艇方面,需在国外技术的协助下提前启动国产常规潜艇项目,这样才有可能如期完成30年潜艇建造计划。
结 语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辛杜拉克沙克”号潜艇爆炸事件也不例外,一方面潜艇爆炸事件削弱了印度常规潜艇力量,暴露除了印度常规潜艇部队存在的许多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印度海军在潜艇爆炸事件后痛定思痛,吸取教训,解决存在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未尝不是件好事。潜艇爆炸事件后印度常规潜艇力量如何发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