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7日,一架隶属于俄罗斯空军的图-214R电子侦察机从俄远东地区起飞,沿日本海一侧靠近日本防空识别区实施航空侦察。俄罗斯空军新一代电子侦察机的这次高调首秀,引起了外界对俄军现役侦察机的再次高度关注。那么,图-214R的性能如何?面对强手如云的美空军RC-135系列电子侦察机,图-214R有何优劣势?本文将在解答这些问题的同时,对美俄电子侦察机进行一次PK。
俄电子侦察机现状
现代战争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用于搜集敌方情报的侦察机。侦察机,泛指所有能够担负空中情报搜集任务的飞机,通常由战斗机、运输机改装而来,也有专门设计的侦察机。侦察机上安装有多种光学、红外传感器、合成孔径雷达等侦察设备,能从空中对敌方部队或重要军事目标进行侦察,搜集并分析敌方电磁信号和无线电信号。
按照任务职能,侦察机可分为战略侦察机和战术侦察机;按照种类划分,可分为加装成像设备的照相/航拍侦察机和装有电子情报侦察设备的电子侦察机。战略侦察机通常具有较远的航程及良好的高空飞行性能,主要用于获取敌方战略情报,多为专用机型。俄罗斯空军现役的战略侦察机包括伊尔-20、伊尔-38及新近亮相的图-214R,且均为电子侦察机。战术侦察机多具有较好的低空高速飞行性能,主要用于获取战场上的战役战术情报,通常由战斗机改装而来,例如俄罗斯的米格-25RB及苏-24MR等,且较多为照相/航拍侦察机,也有部分上述机型加装了电子侦察设备载荷以用于电子侦察。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空军继承了苏联空军的大部分装备,但侦察机部队中的大部分机型均存在老化和数量短缺问题。根据美国《航空航天周刊》于2010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俄空军的战略侦察机部队只装备有20架伊尔-20以及12架图-22MR电子侦察机,图-214R尚未正式列装。战术侦察机部队装备有79架苏-24MR和40架米格-25RB照相/航拍侦察机,较之美军现役的各型侦察机及完备的空中侦察体系而言,可谓是小巫见大巫。
图-214R电子侦察机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自行研发的新一代战略电子侦察机,由著名的图波列夫设计局以图-214商务运输机为基础改进而来,编号中的R代表“侦察”的意思。图-214是图-204中程支线客机的衍生型,其原型机于1996年3月首飞成功,外形与美国波音757客机十分接近,因此也被称为“波音757斯基”。从飞行性能上看,图-214与波音757较为接近,以2台索罗维耶夫PS-90A涡扇发动机为动力系统,单台推力156.9千牛,巡航速度528千米/小时,最大升限1.21万米,最大航程5650千米。由于研发电子侦察机的费用较高,再加上军费紧张,俄罗斯素有一机多用的“癖好”,此次选择图-214作为侦察机平台也并非偶然。
在图-214 的基础上,俄军已经发展了包括图-214PU空中通信和指挥机、图-214SUS通信中继机和图-214ON特种观察机在内的多种特种机型。由于搭载平台相同,图-214R在服役后能够迅速融入俄空军现有后勤体系,无需考虑零部件不足等问题。
目前,俄罗斯官方披露的关于图-214R的资料十分有限。据现有报道,俄空军共研制了2架图-214R(注册号分别为RA-64511和RA-64514)。其中,RA-64511号原型机已于2009年12月24日完成首飞,现处于调试无线电侦察系统阶段,计划于2013年年底正式交付俄空军,2012年12月17日出动“侵扰”日本的即是该机。RA-64514号仍在车间组装,计划于2014年交付俄空军。
在用途方面,图-214R可实施信号情报侦察和电子情报侦察,主要用于搜集敌方的电磁信号和无线电信号。图-214R的机身内部安装有MPK-41多频无线电系统,机身下的整流罩内装有“片段”高分辨率光电成像系统,可实时传回不同波段内的地表图像,此外还搭载有PTK-MPK-411多频率雷达系统,从机载侦察设备上看还是较为先进的。
图-214 R是俄罗斯空军的新型电子侦察机,应该具备较强的电子情报搜集能力,较之于现役的伊尔-20M型电子侦察机,其在性能方面也有了大幅提升,但两种机型还是各有所长。接下来我们就将这两种机型进行一下比较。
图-214R VS. 伊尔-20M
伊尔-20M(北约绰号“黑鸭”)是伊留申设计局基于伊尔-18运输机所衍生而来的电子侦察机,该型机是苏联于二战后自行研发并装备的惟一一种专用电子侦察机,是苏联/俄罗斯战略侦察机的杰出代表。其原型机于1957年7月实现首飞,1970年开始装备部队。伊尔-20M在外形上与伊尔-18基本一致,机长35.9米,机高10.17米,翼展37.42米,最大起飞重量6 4吨。该型机的动力装置采用4台AI-20M涡桨发动机,单台功率3169千瓦,最大飞行速度660千米/小时,任务飞行高度6000~7000米,采用最大挂载时最大航程3540千米,续航时间约为12小时。
伊尔-20M的最大识别特征是机身腹部装有一个长10.25米、宽3.2米、高1.15米的雷达罩,内装有侧视雷达。此外,在其前机身两侧各有一个长4.4米、高0.88米的整流罩,内装各种传感器及航空照相机,后机身装有尺寸较小的天线罩和传感器。机上还装备了包括RP5N-3N型航空雷达、NAS-1多普勒导航系统以及电子侦察与干扰设备在内的多种电子系统。
伊尔-20M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无线电电子侦察方式,采用主动方式时,可开启远程雷达进行探测和监视,还能对远程反舰导弹进行中继制导;采用被动方式时,可搜集敌方的无线电信号情报,还能对敌方不同种类的无线电信号情报进行分类。伊尔-20M在服役之初,与同类机型相比,还算是较先进的,尽管“年事颇高”,但伊尔-20M仍受到俄军官兵的青睐,他们曾多次表示这种侦察机是无可替代的。从近几年仍能在日本空自公布的监视照片中看到该型机的身影来看,不得不感叹该型机“宝刀未老”。
在最大航速方面,伊尔-20M为660千米/小时,为多种电子侦察机的平均航速。图-214R的最大航速为528千米/小时。从这一点来讲,伊尔-20M的应急生存能力和战场突防能力要稍强于图-214R,毕竟图-214R使用了中型支线客机的设计理念,而伊尔-20M的设计沿用了小型客机的设计概念。
在发动机系统方面,图-214R的2台索罗维耶夫PS-90A涡扇发动机的整体性能要远远超出伊尔-20M使用的单台功率3169千瓦的4台AI-2 0M涡桨发动机,图-214R的5650千米的最大航程也要远大于伊尔-20M的3540千米。图-214R的理论最长滞空时间与伊尔-20M近乎相同,不过图-214R仅仅使用了2台发动机,可见其发动机系统的优良。
在侦察能力方面,伊尔-20M作为苏联时代的产品,符合苏联在大规模战场攻防情况下对信号情报的需求,机上装备了包括RP5N-3N型航空雷达系统,最大对空探测范围为250千米。图-214R作为针对敌方空中/ 海上军事动向搜集电子情报的新一代侦察机,装备了PTK- MPK- 411多频率雷达系统,其对空目标探测范围可达400~450千米。
此外,图-214R的“片段”高分辨率光电成像系统,其大规模搜寻地面雷达电磁波信号及无线电信号的主体性能要远远高于伊尔-20M的现有电子侦察设备。
不过,图-214R在测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据俄罗斯《消息报》2013年1月4日报道,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部知情人士表示,总参谋部对该型机的续航力等性能表示不满,并已经向国防部长绍伊古致信,提议放弃继续采购该型机。该人士称,图-214R在实施地形侦察时,应能在侦察区域上空保持长时间平稳飞行,不能有抖动或偏航,也不需要飞行员介入干预,否则机载侦察设备将无法正常工作。“然而,图-214R显然不适合执行这一任务,因为其在低速飞行时会失去稳定性并发生偏航,飞行员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控制飞机。”现役的伊尔-20和伊尔-38则能以较低的巡航速度在目标上空稳定盘旋5小时以上,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节省燃料,这也是它们能够继续服役的重要因素之一。
图-214R VS. RC-135
据西方情报界分析,图-214R将可能被用于进行大规模的电子情报和信号情报搜集工作,任务职能类似于美空军电子侦察机家族的杰出代表—RC-135。那么图-214R如果与RC-135电子侦察机进行全面PK,结果会如何呢?
首先从战略角度分析,任何一款电子侦察机都是根据国家和军队的战略和战术需求来使用的。就俄罗斯而言,诸如伊尔-20M/图-214R之类的电子侦察机十分符合俄罗斯大规模战场攻防的需求,这一点沿用了苏联时期优先做好本土防御的作战理念,即在辽阔的疆域上实施电子侦察必须偏重于发展侦察机的续航能力,且俄罗斯有着世界领先的发动机制造技术,其由中型客机改装而来的电子侦察机具有航程远和滞空时间长等优势。此外,根据图-214R型机的身形来看,也符合俄罗斯在电子侦察机的设计上较为重视机舱载荷大,可加载光电传感器/电子和信号情报搜集载荷等多种侦察设备的特点,但往往这些设备并不是非常先进,作战效能较低。
美军的作战理念是海外部署和海外作战,因此其电子侦察机的设计偏重于发展电子侦察机的突防能力和快速前沿部署电子侦察能力。美系侦察机所安装的侦察设备种类很可能不如俄系侦察机的多,但是效能却很高,所携带的有效载荷都具备强大的电子情报搜集功能。与此同时,美系侦察机也有着较强的续航能力。美空军现役的RC-135电子侦察机多为海外部署,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虽然也沿用了运输机改装的设计理念,但机载侦察载荷设备的技术能力想必要比图-214R先进得多,在美军近年来提出的“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和“反介入/区域拒止”的战场条件下能够发挥应有的侦察作用。另外,美军近年来构建起来的海外“睡莲基地”也为电子侦察机的部署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和技术支援。
俄罗斯空军近年来借助于“武装力量新面貌改革”的东风而发展的图-214R,无论是从设计研发概念还是从作战部署理念上讲,一方面是做好本土漫长国境线的边境防御工作,另一方面则是针对周边国家的电子情报侦察,尤其是保持对日本的威慑及应对来自朝鲜的威胁,这些都符合俄罗斯当前的国家战略需求。
美空军RC-135电子侦察机的永久驻地为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佛特空军基地,现役的全部RC-135系列电子侦察机均隶属于这个基地的第55侦察机联队,目前共有改型后的RC-135S“眼镜蛇球”3架、RC-135U“战场哨兵”2 架、RC-135V“联合铆钉”和RC-135W“空中搜寻者”17架。RC-135系列电子侦察机的历史极其悠久,曾经参加过越南战争,经历过海湾战争中的“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之后又参加了“持久自由行动”和“伊拉克自动行动”,可谓是功勋卓著的老兵。至今,RC-135电子侦察机仍活跃在美军的中央司令部和太平洋司令部等多个海外军事基地,为美军提供了重要的战场情报支援。
从技术参数上看,RC-135电子侦察机的机身长度为41.53米,要短于图-214R 41.64米的机身;RC-135翼展39.88米,短于图-214R 41.8米的翼展;RC-135的高度为12.7米,最大起飞重量146吨,而图-214R的高度为13.9米,最大起飞重量为110吨。RC-135较之图-214R展现出了体积小但载荷大的突出特点。RC-135安装有4台F-108-CF-201涡扇发动机,最大航速933千米/小时,航程5500千米,升限15200米;图-214R使用2台索罗维耶夫PS-90A涡扇发动机,最大航速900千米/小时,航程5650千米,升限12100米,就技术参数而言,RC-135的体积要稍小于图-214R,发动机的整体性能也略逊于图-214R。
在机载设备方面,RC-135V/W安装有先进的电子侦察载荷,其自动电子发射源定位系统可在数秒内对雷达电磁波信号及地面各类电子信号进行定位、分析和识别,并将有用的情报信息实时传递给地面指挥中心或直接通过战术数据链传递给战机。自动电子发射源定位系统所获得的目标数据已精确到足以指引作战装备到达一个很小的容易搜索的目标区域。同时,RC-135V/W安装有多通信发射源定位系统,具备先进的测向能力,通过驾驶人员的人工操作可在更宽的频谱内进行电子情报搜集。RC-135S以搜集弹道导弹目标为主要任务,前机身右侧内装有精密的光学和红外线探测仪器,一旦发现有弹道导弹发射,RC-135S立即追踪导弹,并观察导弹飞行路径以掌握导弹的发射地点及导弹种类。RC-135U由RC-135C演变而来,在机头两侧凸出的位置上安装有侧视雷达,机头下面也安装有电子侦察设备,针对现代战争中电子设备的跳频能力,RC-135U上的电子信号截取设备拥有极大的宽频接收能力。
图-214R装备了PTK-MPK-411多频率雷达系统及“片段”高分辨率光电成像系统,具备了较强的电子信号搜集、处理和电磁频谱相关信息的定位、分析、记录和处理能力。“片
段”高分辨率光电成像系统的侦测效能应该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很可能分析无线跳频的变化,截取频率较低的电磁信号,辨别出雷达或通信装备的方向、位置、功率,并把它与另一同类发射源区别开来。
在对地方面,RC-135头部和机身整流罩内装有大量的电子天线,能够对广泛频段无线电信号进行识别和监听。RC-135常常在敌国的国界之外不远处飞行,不侵犯敌方领空却又能够接收敌国从预警雷达到移动电话的各种电磁信号,图-214R目前来看应该还不具备这种能力。
在战术应用方面,RC-135各类机型装有高频、甚高频和极高频无线电通信系统,在侦察时的最大优势在于无需进入敌国领空,具备很强的自由度和灵活性。而图-214R在围绕日本侦察时,则需要贴着日本的边境线飞行。
RC-135和图-214R两种机型各有千秋,究竟在未来的战争中如何使用,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