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平宁“闪电”:鲁奇尼

2013-04-12 00:00:00齐瓦哥
军事文摘 2013年9期

同实力平平、表现孱弱的意大利陆、海军相比,二战时期的意大利空军有过颇可圈可点的战斗记录,这和意大利在20世纪30年代“空军强国”的自我定位不无关系。事实上,自从杜黑提出著名的“空权制胜”理论,意大利人就把航空当作一项骄傲的事业,许多年轻人立志投身飞行事业,本文主人公、意大利王牌飞行员弗朗哥·鲁奇尼就是其中一位。

到西班牙去

鲁奇尼1917年7月出生于意大利首都罗马的一个铁路职员之家。父亲按部就班的生活显然不是鲁奇尼想要的,他很早就下定决心要和比火车跑得更快、更自由的飞机打交道。16岁时,他迈出实现理想的第一步,考取了滑翔机飞行员执照。

年满18岁时,鲁奇尼报考意大利空军并顺利通过。不过,在拿到入伍通知书后不久,他的理想险些化为泡影。在一次滑翔飞行中,飞机发生着地事故,他当场昏迷,所幸抢救及时,检查后并无大碍。

加入空军的第二年,即1936年春天,鲁奇尼在福贾飞行学校通过军事飞行员测试,正式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同年8月13日,他赴一线单位报到,成为意大利第4战斗机联队第10大队第91中队的一名飞行员。对鲁奇尼来说,实战机会到来的如此之快,完全出乎他的意料。1937年夏天,时值西班牙内战爆发已逾一周年之际,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决定加大干涉力度,开始增派兵员物资进入西班牙。

作为众多的“志愿”飞行员之一,20岁的鲁奇尼乘坐轮船前往战火中的伊比利亚半岛,赴在那里作战的意大利航空兵团第23大队第19中队报到,随后分配到一架意产的“菲亚特”CR.32“箭”式双翼战斗机,准备第一次接受战争的洗礼。

第23大队刚于1937年4月22日编成,号称“大棒英雄”,由资深飞行员安德列·佐蒂担任大队长,下辖第18、19、20中队。加入该部的意军飞行员为表明“志愿”身份纷纷使用化名,鲁奇尼化名为弗朗哥·卢尼吉亚诺。很快,这位新人飞行员便以视线犀利而知名,因为在很多场合,他都能比同伴更早发现敌踪,而且是早得多。

战果到底几何?

10月12日,为配合地面部队突破西班牙国民军在埃博罗地区的阵地,西班牙共和军空军大举出动,令在当地作战的意大利航空兵团第6大队受损严重,第23大队奉命紧急支援。

10时,大队长佐蒂率部出发,中午时分飞抵萨拉戈萨上空。着陆前,他临时决定先率部熟悉一下交战空域。期间,鲁奇尼率先发现敌方的4架苏制“ 波利卡波夫”R-5轻型轰炸机以及为之护驾的9架伊-16“老鼠”单翼战斗机、15架伊-15“塌鼻”双翼战斗机。

在持续1 5分钟的激烈交战中,鲁奇尼斩获生平第一次空战胜利—同战友塔西纳利、马泰分享1 个伊-15。这个成绩来之不易,不仅因为这是鲁奇尼的处子秀,更因为由于是紧急调入,尚未着陆就遭遇敌机,他的行李还堆放在战斗机里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意大利空军偏爱以“集体分享”代替“个人独享”的方式记录战果,即战果为所有参与空战的飞行员共享,而不是由实际击落敌机的飞行员独得。这种记录方式的出发点是避免飞行员乃至中队间的恶性竞争,但抹杀了飞行员个人的努力,造成击落统计上的混乱。虽然意大利空军随后逐步采取“分享”和“独得”兼顾的记录方式,但统计飞行员战绩时仍会遇到“不清不楚”的困扰。

按照“分享”的逻辑,鲁奇尼在1938年1月7日分享了1个R-5战果;2月21日,他收获个人的第一个战果。当天,西班牙共和军几乎将所有可用的R-5战斗机全部派遣升空,以对付大举来犯的国民军轰炸机。10时20分,两架侦察的意大利飞机发现若干架德国Bf109正与大批苏制飞机交战,接到敌情通报的大队长佐蒂把24架CR.32派上天空。

这是一场大规模的激战,国民军参战的是24架CR.32和17架Bf109,共和军是约40架伊-15和伊-16。意大利飞机在特鲁尔上空接敌,与之交战的伊-15机群飞在3500~4000米高度,伊-16机群飞在5000米高度。佐蒂分两队分头迎战,鲁奇尼所在的机群冲向伊-15他很快就击落1架敌机,恰巧附近没有友机在场,使之被确认为他的第一个个人战果。

之后,鲁奇尼在西班牙上空两次被击落。第一次是在3月15日,他在攻击一架SB-2快速轰炸机时被护航飞机伊-16击中,跳伞后恰好落入一个山洞。幸运的是,共和军搜索者在洞口附近走过却没有发现他。第二次是在7月22日,被击落方式与上次如出一辙,可惜这次幸运女神没有眷顾他,他跳伞直接落在共和军的阵地,做了7个月的俘虏后才被遣返回意大利,在西班牙的参战经历至此结束。

当鲁奇尼在二战中名声初起时,意大利军方宣布他在西班牙的作战记录是出击122次、独立战果5架,也就是说鲁奇尼在西班牙就已经是一名王牌飞行员了。但是,除了上述的1个个人战果和2个分享战果,另外4个个人战果始终查无实据。看起来,这应该是官方送给鲁奇尼的虚无光环吧!

这个战果算谁的?

从西班牙获释归国的鲁奇尼回到第10大队第91中队,接手一架CR.42“鹰”式双翼战斗机。一战期间,第91中队颇具传奇色彩,意大利头号王牌弗朗西斯科·巴拉卡、二号王牌鲁杰罗·皮齐奥、尖子飞行员卡拉布里亚和兰扎等聚集于此,俨然一个“王牌中队”。

然而,鲁奇尼却没有在精锐的第91中队久留,因为意大利于1940年6月10日向英法宣战,鲁奇尼转调兄弟单位第90中队。两天后,他随第10大队前往北非,加入已在那里战斗的第2联队。

6月14日,英国和意大利在北非天空首度交手。清晨,一支英军地面部队向两个重要的意军前哨发动进攻,随后双方飞机相继投入,宣告一场激烈空战的上演。8时50分,第90中队派出一个四机编队升空,10时左右,以视力出名的鲁奇尼在4000米高度发现东面有几个小点。慢慢的,一个小点变得落在后面,鲁奇尼依稀判断出那是一架英军“角斗士”式双翼战斗机。

他和编队里的马吉尼、古依多奇等人分别从三个方向包夹而上,使敌机无路可走,古依多奇随后在距敌机200米远处率先开火,敌机起火坠落在索洛姆附近的海水中。这是第10大队对英国飞机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按照意大利空军的惯例,这个战果被记为四人共享,成为鲁奇尼在北非的第一个成绩。

一周之后的21日黎明,鲁奇尼再度披挂上阵。当时,一架不幸的英军“桑德兰”式水上飞机在巴比迪亚港外连续遭到多架意大利飞机的多波次进攻,但是仍能坚持飞行。最接近这架“桑德兰”的是第84中队的飞行员斯塔皮,他瞄准水上飞机的座舱,不料此时机上供弹系统却出现故障。随之到场的鲁奇尼紧紧追赶目标,准确射击直到它“两具引擎都冒出黑烟”,最后在“它怎么还是飞得这么快”的浩叹中目送它消失在海天之间。

鲁奇尼这个战果的认定可谓一波三折。最初,这次空战被记录为“没有战果”;随着那架“桑德兰”坠毁在海岸线上、飞行员被俘虏后,战果得到最终确认,但是军方将其判为当日先后出击的四人的分享战果,此后才将其算成是鲁奇尼在北非的第1个独立战果。

未来王牌间的对决

随着北非战事的进行,更多的空战机会不断出现。7月24日16时,第10大队和第13大队分别派出11架和6架CR.42实施战场巡航,鲁奇尼飞在最前面,这让他有机会第一个冲向敌机—一个由9架“布伦海姆”式轰炸机和15架“角斗士”组成的机群。这次,鲁奇尼共打出510发子弹,击伤3架“布伦海姆”,打下1架“角斗士”,这是他在北非的第2个独立战果。

更加忙碌的一天在8月4日到来。当天下午,一群CR.42护卫6架“布雷达”BA.65攻击机前去袭击一支英军车队,攻击机低空飞行,护卫者则飞在3500~4500米的高度,其中包括鲁奇尼的座机。他们和一群英国飞机相遇,混战中,鲁奇尼打出385发子弹换来1架“角斗士”的独立战果,同行的另外飞行员也宣称多有斩获。

之后,意大利机群继续向边境地区飞行,并在17时20分发现英军车队,“布雷达”攻击机呼啸而下,连续实施两轮攻击。正当它们准备发起第三次扫射时,另一批英国飞机出现了。来者是4架“角斗士”和1架“莱桑德”式多用途飞机,“莱桑德”的任务是侦察边境上意军的动向,而那4架“角斗士”属于英国皇家空军第80中队,领头的正是后来成为英国二战真正头号王牌(英国官方未予承认)的托马斯·帕托。

在这次冲突中,英国“莱桑德”率先发现敌机,它发出红色信号弹示警,接着向东低飞躲避。帕托等人降低高度,朝几架“布雷达”俯冲攻击,在鲁奇尼等人驾驶的战斗机介入战斗前,帕托等人已经击落或重创多架“布雷达”。

接着,帕托就被一架CR.42紧紧咬住。追逐中,双方都展现出高超的技巧。帕托注意到这位追击者“显得训练有素、射术精湛”,每当他逼近时,帕托都得用尽浑身解数才得暂时脱困。即便如此,大约20分钟后,那架CR.42还是打中了他,帕托座机的尾舵被打飞大半,他只得在很低的高度上强行跳伞,所幸安全着地。对照双方的记录,当日击落帕托的很可能就是鲁奇尼。

这是一场未来王牌之间的对话,帕托在这天的战斗中首开记录,取得自己的第1个和第2个战果,此后战绩一路飙升;鲁奇尼在这天打下的“角斗士”是他的第4 个独立确认战果,和王牌的标准只差1架……

驾驶“雷电”的人

在1940年余下的时间里,鲁奇尼的好运气似乎告一段落,他先是在8月6日降落时发生事故受伤,继而在12月1日再遇事故。次年初,鲁奇尼的北非之旅暂告一段落,他随第10大队回国换装新型的“马基”MC.200“雷电”式单翼战斗机。晋升上尉后,于6月16日进驻西西里的特拉帕尼机场,准备飞向新目标:马耳它。

意大利在6月25日大规模空袭马耳它,凭借个别轰炸机低飞诱敌、战斗机高空俯冲的诱饵战术,鲁奇尼和第90中队的三名队友成功分享1个“飓风”战果。在北非上空,鲁奇尼也曾驾驶CR.42同“飓风”交过手,当时英国飞机的性能远胜CR.42之上,现在换成MC.200“雷电”,可谓是旗鼓相当。

两天后,意大利人故伎重施,又使用诱饵战术进击马耳它,鲁奇尼梅开二度,独自击落1架“飓风”,又分享了1架“飓风”,这个独立战果令鲁奇尼跻身王牌飞行员的行列。7月11日更为热闹,11架MC.200偷袭英军的哈尔法机场,不仅成功在地面击毁多架英国飞机,在同赶来支援的英机交战中,鲁奇尼同样有所收获。最终,官方宣称鲁奇尼在这一天里共收获多达10个战果!其中个人击落1架“飓风”、分享击落1架“飓风”、分享地面击毁5架“威灵顿”和3架“布伦海姆”轰炸机。

19日,鲁奇尼和战友们陷入另一场空中混战,他和吉奥雷塔分享了1个战果,而英国则声称打下了4架意大利飞机。然而,从有据可查的双方战时日志看,似乎当天英意双方都没有损失任何一架飞机!

鲁奇尼仍然无法摆脱“下半年遇险”的魔咒。9月27日,第10大队派出10架战斗机掩护海军的一次行动,所有飞机在恶劣天气中发生迷航,最终因油尽纷纷迫降海面,飞行员两死两伤,伤者之一便是鲁奇尼,头部严重受伤的他所幸被随后赶来的救援船捞起。这次创伤使鲁奇尼11月30日才归队,受命出任第84中队中队长,随后率部返回国内换装“雷电”的升级机型MC.202“闪电”。

大队长的致命出击

1942年4月2日,鲁奇尼带领飞行员和26架崭新的“闪电”式战斗机从罗马返回,投入新一年的征战。

5月9日,鲁奇尼赢得新一年里的第一份成绩,这是他第10个独立战果,而且战利品是此前从未击落过的“喷火”Mk V型战斗机。当日17时45分,正带领数架战机为“康特”Z.1007“翠鸟”式中型轰炸机护航的鲁奇尼与英机展开交战,尽管当时“喷火”的数量超过“闪电”,包括鲁奇尼在内的3名飞行员仍宣称打下了“喷火”,而英国只宣称击落1架“闪电”。此战是英意两种新锐机型在地中海的第一次正面对抗。

6天之后,鲁奇尼再对“喷火”占得上风,他独自击落1架“喷火”,并分享了另外1架。这是鲁奇尼在马耳它天空的最后胜利,他于5月26日随第10大队移驻利比亚,再次投入北非战场,被指定为第10大队的临时大队长。

从7~9月,鲁奇尼不断驾驶“闪电”出击,新增了7个独立战果和7个分享战果,战利品中包括“喷火”、“ 飓风”、P - 4 0“战斧”和A-20“波士顿”等多种不同机型。在数月之中,空战次数频繁、规模庞大,以致有多次令德军的雷达都难以在第一时间判明敌我,进而也影响到轴心国军机的升空反应速度,即便如此,鲁奇尼还是能够稳步取得成功,令自己的独立击落数跨越20架关口。

不过,他还是逃不开“下半年遇险”的规律,于10月24日打下1架P-40和分享1架B-25后被敌机击落负伤,被送进后方医院。作为对这位盟友飞行员的肯定,德国人向其颁发了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

鲁奇尼1943年6月重回第10大队时,战场形势已发生剧变,轴心国军队在阿拉曼战争后一路败北,已发展到意大利本土防御的阶段,第10大队退守意大利北部以保卫罗马的天空。20日,鲁奇尼升任大队长。

7月5日,鲁奇尼带领本部人马和第9大队一同升空拦截美国飞机,这一天便是他生命里的最后一天。

鲁奇尼驾驶MC.202冲向一个包括52架B-17“空中堡垒”式轰炸机和20 架“喷火”的机群,他本来打得很顺,先是击落1架护航的“喷火”,后连续命中3架“空中堡垒”。但他忽略了自己的后方,被美军“喷火”击中,他的“闪电”坠毁于卡塔尼亚以东地区。

当其他意大利飞机陆续返回基地时,发现大队长鲁奇尼不见了!战友最后一次见到他时,“他正冲向火网包裹下的美国轰炸机”。第10大队派出搜索队,两天后,鲁奇尼坠机的残骸才被发现。

7月5日的致命出击,是鲁奇尼以大队长身份执行的第5次战斗任务,人们在检视他的个人日志时,发现他在出击前写下这样一句谶语:“不再回来。”

弗朗哥·鲁奇尼上尉阵亡时,是意大利王牌飞行员中的领跑者,他在西班牙内战和二战中的成绩为22个独立战果和52个分享战果,这项两者相加的记录,从未被其他意大利飞行员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