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重兵守备的山东省济南市进行的大规模攻坚战。
1948年夏,解放战争即将进入第3年,山东战场的国民党军在我人民解放军的沉重打击下,收缩兵力,盘踞在济南、青岛、烟台、临沂等孤立据点上。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于7月14日,指示华东野战军在8、9两月攻克济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地处津浦、胶济铁路交会点,是连接华东、华北地区的战略要地。它北临黄河,南倚泰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守敌为国民党军第2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指挥的3个整编师12个旅,兵力达10万之众,共有火炮300余门。国民党军还在徐州附近地区集中了3个机动兵团约17万人,伺机北援,策应济南固守。王耀武把济南划分为两个守备区,东守备区以黄台山、茂岭山、砚池山一带为主阵地,由整编第73师师长曹振锋统一指挥;西守备区以蜡山、周官屯、白马山一带为主阵地,由整编第96军军长吴化文统一指挥;另有总预备队,由整编第2师师长晏子凤统一指挥。济南守敌以日伪时期遗留的工事为基础,构成了以内城为核心,外城和商埠为屏障,茂岭山、砚池山等为外围据点,纵深10余公里,总面积达600多平方公里的半永备型防御体系。此外,蒋介石在8月上旬,令青岛整编第32师第57旅和徐州整编第83师第19旅空运至济南。9月,又应允把重建的第74师空运济南,以增强守备兵力。据守济南的国民党军自诩:济南城防,固若金汤,是攻不破的堡垒。
华东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以“攻克济南、歼援敌一部”为战役目的的指示,于8月下旬确定了战役部署,决定将参战部队组成两个兵团。南线兵团由第1、第4、第6、第7、第8
纵队,中野第11纵队,苏北兵团第2、第12纵队组成,计有76个团、18万人的兵力,负责阻援打援。北线兵团负责攻城,分为东、西两个集团,东集团由第9纵队和渤海纵队组成;西集团由第3、第10纵队和鲁中南纵队主力组成;第13纵队为攻城预备队,计有43个团、14万人的兵力。
当时的华东野战军是以炮兵为主体的特种兵纵队,有3个炮兵团,还有山东兵团炮兵团。各个纵队都有以山炮为主的炮兵团或营,各师大多有迫击炮营或连。参加济南战役的炮兵共10个团,各种火炮500余门,其中有榴炮40门,野炮45门,重迫击炮41门,山炮70门。攻城兵团的炮兵为了有效地支援步兵作战,东、西攻城集团各组成一个炮兵指挥所。东集团炮兵指挥所下辖山东兵团炮兵团(榴炮10门、野炮7门、重迫击炮12门)、9纵炮兵团(山炮9门、重迫击炮12门)和渤海纵队炮兵营,由9纵第25师黄副师长统一指挥。西集团炮兵指挥所由特纵机关组成,由司令员陈锐霆负责统一指挥,下辖特纵炮l团(美榴24门)、炮3团(日榴6门、野炮14门)、3纵和10纵的炮兵团,以及两广纵队和鲁中南纵队的炮兵营。阻援兵团的炮兵,除所属各纵队的炮兵外,野战军首长还将特纵炮2团(野炮24门)和炮3团一部(日榴6门)配属阻援打援部队作战。
从敌我兵力对比上看,我军不仅攻城和阻援打援的兵力都很强大,而且预备炮兵也占优势。依据情况需要,两地的炮兵可以互为机动,且地处内线,途中安全可靠。
精心部署,严阵以待
战役发起前,我军作了充分的战前准备,各炮兵部队深入进行了动员教育。特纵炮兵部队和各纵队炮兵团由于组建时间不长,虽经过潍县、豫东、兖州等战役的锻炼,初步摸索了攻坚战中炮兵的战术、技术运用方法,对于怎样打突破口,摧毁敌军工事等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参加攻打济南这样的重兵守备、设防坚固的大城市尚属首次。在战役准备期间,特纵指挥机关对济南作战中如何运用炮兵的问题作了充分的研究,在吸取以往攻坚作战经验的基础上,向所属部队下达了指示,提出了战术要求。各纵队也分别下达了炮兵使用指示。当时对参战炮兵统一明确了“三为主”的作战原则:
(一)以近战直射为主,间接射击为辅。济南守敌防御正面宽、纵深大,需要我炮兵撞毁和压制的目标甚多,只有较多地采用直接瞄准、抵近射击的方法,才能弥补技术和装备上的不足,提高命中率,减少弹药消耗。抵近射击是我军炮兵英勇顽强精神的体现,是我军炮兵的优势,而敌人是做不到的。
(二)以集中使用为主,分散使用为辅。要将炮兵的主要力量用到主攻方向上去,以形成强大的火力拳头。野炮、榴炮归炮兵指挥所集中指挥;山炮、迫击炮则由第一线师、团分散使用。在攻击城垣时,炮兵指挥所可集中指挥所有火炮,按统一部署组织射击。
(三)以直接支援步兵为主,间接压制为辅。炮兵要始终把火力用于打击对我步兵威胁最大的目标,以主要火力用于支援步兵冲击,不断为步兵扫清前进障碍。同时辅以压制射击,打击敌炮群和反冲击部队,以减少步兵的压力与伤亡。炮兵要搞好与步兵的协同,牢固地树立为步兵服务的观念,炮兵部队指挥员必须及时准确了解支援或配属步兵的情况,并应派出前进观察哨,与第一线步兵保持密切联系。向前转移阵地应采取交替前进的方式,各种勤务工作准备两套人马,轮番交替进行,以便对步兵实施不间断的火力支援。
根据特纵和各纵队的部署,各炮兵部队结合作战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战前练兵。各部队广泛开展军事民主,发动群众,认真讨论作战方案,研究解决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并在相似的地形上,对攻城的战术技术进行了反复演练。投入战斗前,各炮兵部队都召开了誓
师大会,指战员宣誓表决心,战斗情绪十分高涨。
全歼外城守敌
9月9日,华东野战军各攻城部队向济南隐蔽开进。15日晚,由攻城西集团指挥的两广纵队和10纵一部进逼长清,特纵炮3团一部和纵队炮兵随步兵向前开进。16日午夜,我军发起全线猛攻。炮3团野炮分队将炮推至距敌前沿100米处占领发射阵地,进行抵近射击,以准确而猛烈的炮火,支援步兵占领了长清。17日西集团扫除了党家庄、仁星庄一带的敌外围据点;东集团炮兵以猛烈的炮火摧毁了敌山头上的坚固工事,支援攻击部队一举攻占了济南城东的茂岭山和砚池山。王耀武曾夸口说,茂岭山工事坚固,可守半月以上。结果,在战斗开始后,我军一夜之间即破茂岭山,将敌工事全部摧毁,对敌震撼甚大。
当我东集团突破茂岭山时,敌认为该山地位重要,是东郊门户,随即以1个团的兵力自七里河向我反扑,被我炮火击退。砚池山、姚家庄被我相继攻占,且我东面炮火集中猛烈,敌感到东南方向压力太大,误认为是我主攻方向,乃慌忙调整部署,加强东面的兵力。当敌以两个团的兵力出击,并以榴炮两个连出永靖门企图到官庄占领阵地支援其步兵反扑时,我炮兵在已占领的茂岭山、砚池山上开设观察所,俯瞰敌阵指挥射击,敌榴炮连两次出城,均被我炮火半途打回。敌反扑的步兵进至马家庄附近时,我两个炮营集中火力轰击,敌死伤过半,狼狈窜逃。
国民党空军于17日开始往济南空运整编第74师。为了打断敌人的空运,攻占长清后,特纵炮3团野炮连奉命进至古城附近,以火力控制机场。特纵炮还派遣炮1团6连(榴炮4门)连夜开进,逼近机场。13纵加入西集团作战后,担负攻占机场的任务,其山炮团亦参加以火力封锁机场。这些炮兵部队都以火力轰击敌机场,敌运输机不敢降落,只空运了7个连队就被迫中断了。
在我军连续打击下,19日晚,敌整编第96军军长吴化文率第155旅、第161旅和独立旅共2万余人战场起义,撤出机场等城西阵地。此时,守敌已乱了阵脚,我军乘势猛攻,20日全部清除城西敌之外围据点,西集团从北、西、南3面包围了商埠。当时敌将装甲列车布于进入商埠必经之路火车站一侧,依托附近的有利地形与多层工事,组成严密火网,我军攻击受阻。西集团司令员宋时轮命令炮兵击毁敌装甲列车。20日晚,特纵炮3团乘夜暗掩护,用棉被、麻袋将火炮轮子裹住,将14门野炮隐蔽推进到距敌200米处占领阵地,以突然、准确、猛烈的火力,摧毁了敌装甲列车及车站的火力点,支援步兵攻占了火车站。与此同时,特纵炮1团4、6连进至飞机场、段店地域占领阵地,团部开设了前进观察所。不久,1、5连也在该地域占领了阵地。商埠守敌完全暴露于我炮火打击之下。
根据中央军委20日的指示,华东野战军首长命令攻城兵团迅速向商埠和城垣攻击。21日,西集团炮兵指挥所集中所属炮兵,对商埠之敌工事进行了40分钟的炮火准备和炸药爆破,尔后步兵发起冲击。经激烈战斗,于22日完全占领商埠。此时,东集团也肃清了城东残敌,直逼济南外城。
22日晚,东、西集团同时对济南外城发起攻击。外城城墙高七八米,厚四五米,内外壁均以石块砌成。为保障步兵顺利登城突破,西集团炮兵部队集中火力进行摧毁射击,并辅以连续爆破,在城墙上打开数处突破口,步兵从各突破口攻入外城。攻击永固门的东集团9纵第73团,三次攻击受阻,于是该团团长立即召集榴炮营营长和坦克队队长,进行现地勘察,组织协同。傍晚,榴炮营对永固门进行摧毁射击,轰垮了永固门,第73团在炮火和坦克的掩护下突入了外城。攻入外城的东集团部队在敌炮火压制下,前进受阻,我炮兵立即对敌阵地进行压制射击,打哑了敌炮。敌人又进行了10余次反冲击,每次都被我军强大的炮
火击退。在攻占外城的过程中,国民党空军对我突入外城的部队实行区域轰炸,投掷大量炸弹和燃烧弹。特纵炮兵以4门野炮,利用自制设备进行对空射击,并配以数挺高射机枪,组成对空火网,令敌机不敢低空投弹和扫射,从而保障了部队的对空安全。经过一昼夜的激烈战斗,我军于23日全歼了外城守敌。
解放济南
为迅速歼灭残敌,我军于23日18时对内城发起总攻。东、西集团参加攻城的全部炮兵,对敌工事、炮阵地、指挥所等目标进行了长达1小时的炮火准备。
我军的炮火准备与国民党军的“正规战术”不同。敌是用众多炮弹先在前沿进行猛烈的压制射击,尔后逐次延伸进行火力护送,同时对纵深目标压制射击。我军的炮火准备是在总攻开始时,各种火炮同时开火,各自对预定目标进行破坏射击。既造成声势,又分散敌人的
注意力。以较长的炮火准备时间,开辟突破口,摧毁其附近的碉堡和火力点,为主突部队扫清道路。炮火准备后,各突击部队发起冲击,炮兵转入火力支援。东集团山东兵团炮兵团冒雨通过敌火力封锁区,从永固门外将火炮推入外城,在距内城40米的沽河南岸占领阵地,发射433发炮弹,将内城城墙打开4个突破口,并有效地压制了皇亭、市府等处的敌炮阵地,击毁敌榴炮2门、野炮1门,支援步兵顺利突入内城。
这时,因城墙阻隔,火炮入城较为困难。于是炮兵一部灵活机动地徒手随步兵登城,利用城墙上敌人遗弃的火炮,调转炮口,及时地为入城步兵提供火力支援。西集团10纵向普利门冲击时,因敌工事坚固,攻击未能奏效。此时,特纵炮1团已无弹药,随即请领了弹药,
团长王正国指挥1个榴炮连,进行破坏射击,及时为步兵打开了突破口,尔后又以火力不间断地压制敌炮阵地,并以火力压制突破口两侧及纵深之敌火力点,有效地支援步兵突入了内城。
各纵队的山炮和迫击炮伴随步兵进入内城后,以火力支援步兵打垮了敌人多次反击。至24日拂晓,各攻城部队分别从城东南角和西南角进入内城,激战到黄昏全歼守敌,解放济南。王耀武化装逃跑,被我地方武装俘获。
战役发起后,国民党军的3个机动兵团本打算由徐州北援,在察知我阻援打援兵团的阵势后,遂未敢轻举妄动。由于济南战役发展迅速,结果敌援军尚未到达,济南即宣告解放。
结 语
济南战役从9月16日开始,至24日结束,历时8天。据统计,我军毙伤敌2.2万余名,俘敌6万余名,另有2万余人起义。我军共缴获榴弹炮17门、野炮7门、山炮59门、高射炮10门、迫击炮169门,各种炮弹22万余发。
这次战役中,炮兵发挥了重要作用,共打开突破口10处以上,压制敌反突击部队的大规模反击共4次,压制敌人10余处炮兵阵地,摧毁了茂岭山、千佛山等处敌坚固工事。据王耀武供称,敌军伤亡的数量中,被我炮火杀伤的数量约占其伤亡总数的70%以上。
济南战役的胜利,不仅给国民党军以沉重打击,而且为我军炮兵协同步兵夺取敌重兵守备、坚固设防的大城市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中共中央在9月29日致华东野战军首长的贺电中指出,济南战役是两年多革命战争发展中给予敌人的最严重的打击之一。
责任编辑:安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