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学习兴趣与激励手段

2013-04-12 00:00:00赵巧玲
新课程·上旬 2013年9期

摘 要:针对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低效性的现状,谈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学习兴趣与激励手段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兴趣激励;师生互动

政治课具有时代性强、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等特点,教师上课又有教学任务、升学任务,所以一般教师上课,只交代知识要点,复习时要求学生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答要点。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它们在现实中有什么用,如何用,甚至觉得他们和现实是相矛盾的,是无用的东西,这无疑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怪有许多思想政治课教师发出了“政治课没法上”的感慨。那么,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呢?本文针对目前思想政治课的低效性的现状,谈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学习兴趣与激励手段问题。

一、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的身上激发起来。”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兴趣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怎样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他就会去追求、去探索,甚至入迷。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的身上激发起来。”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在乐中学。生物学家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平庸的孩子”,但他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克服一切困难去野外观察学习和采集标本……从而取得的巨大的成就,对人类作出重大的贡献。他在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重大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学习兴趣的浓淡、有无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学习成绩的优劣。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一个学生对教师喜爱与否,往往决定了学生对这个科目的态度。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做到:(1)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道德形象。思想政治教师必须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如果一个教师讲授的内容和自己的言行不统一,甚至背道而驰,那么学生在否定一个教师的同时,也会对他所教的课产生怀疑,进而厌恶,根本无法谈及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思想政治教师要将言传和身教相结合,要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高尚的道德形象。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和高尚人格的向往,提高学习的自觉性。(2)提高教师的内涵。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不可能只限于“一桶水”,而应该是“为有源头活水来”的长流水。教师应该广闻博识,不仅熟谙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还应该钻研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相关的科学和知识。“胸存万汇凭吞吐”,教师只有像蜜蜂一样不辞辛苦,博采众长,才能厚积薄发,提炼升华;才能在新课改下完成授业解惑的使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高深的智能形象,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3)教师要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教师要尊重和热爱学生,和学生要“交心”,师生之间的融洽度、亲和力达到知心朋友的程度。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为政治课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教师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甚至兴趣爱好都会感染、影响学生。因此,教师着装要整洁大方,举止要文明端庄,兴趣要全面健康,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真、善、美。(4)利用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手段很多,如,幽默、音乐、实验、电教媒体、寓言典故、诗文童话等。

二、激励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向期望目标前进的加油站

激励是根据人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使人具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激励的方法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有:(1)情感激励。有位诗人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要以真情投入来感染学生。这就需要练就一口标准、流利、富有感情的普通话,掌握一套娴熟的课堂演讲技艺,用声音、眼神、面部表现等来激励学生。(2)音乐激励。使用音乐导入新课,能使学生迅速进入轻松、快乐的课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顺利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或根据教材内容,将有关的歌曲引进课堂教学。歌曲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悠扬动听,而学生表现欲强,可使学生异常兴奋、活跃,学习主动。如,在讲“—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之前放音乐《山不转水转》;在讲“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放歌曲《大中国》等。(3)竞赛激励。苏联—位学者曾说过:“政治课教学中开展知识抢答、知识竞赛等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丰富了学生知识,又锻炼了能力。”(4)成功激励。教师利用或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教学过程,并使其有成功的喜悦体验,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根据授课内容让学生自排小品,或充分发挥学生特长,让学生画插图、配音乐等,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创造能力、表演能力,同时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美国的—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让大多数学生在每一门课中都有少量的高峰体验,都享受到成功的欢乐,都寻找对自己价值和积极认可”。(5)名人名言激励。名人名言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深刻的哲理,能给人以教育启迪。(6)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三、师生互动,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要求课堂中师生应具有平等、开放、互动的关系。在政治课中如何实现师生的平等、互动交往?这是对政治教师的一个严峻的挑战。本人在政治课中,有意识地尝试互动教学,即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发生的教学关系,如何开展互动教学呢?

1.在创设情境中互动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作为政治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就时时要考虑如何创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高潮的教学情境。为此,我在教学中采用情境互动的方式,一是教师给出能深深打动学生的情境,二是让学生叙述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境。前者创设的情境是发生在教师与学生间的。而后者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结合自己亲身的生活体验与经历,通过语言描述、小品表演、对话、实物展示等形式自我创设情境。创设的课堂情境只有在互动中,其情境的作用才能被最大化,否则只会走向为情景而情境的形式化。

2.在问题探究中互动

在政治课教学中,按照问题情景进行有效的互动式问题探究活动,既能突破教学难点,又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互动式问题探究活动表现为问题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设计又是源自于教学重点或难点,学生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相贯通,探究结果既有个性化,也能体现共性的知识。在问题探究中,一是紧抓问题,环环深入,学生有话可说。二是克服单向说教,注重学生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学生个体间、学生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互动。

3.在语言调控中互动

在政治课教学中,我坚持课堂是交流的场所,是师生共同交流与发展的平台。我在教学设计中,特别强调与调动学生的课堂交流发言。为保证交流有质量,(1)给足时间,要求学生课外素材的收集(课前布置素材收集要求并有简要的书面记录)、课堂上有看书的时间,每节课看书时间不少于8分钟。(2)要求学会倾听,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发言,同学也要注意学生的发言,以保证对学生发言的补充与评价。(3)要耐心等待及恰当的评价。当学生发言时一定要给予心理保护,特别是对考虑不充分的同学更要耐心引导,不能因为一时答不上而给予全面的否定。

4.在课堂总结中互动

我在课堂总结环节上采用“先让学生概括总结,再进行教师定型”的互动方式。学生概括要求从学生个体感知与理解两个侧面进行总结。尽管一堂课的小结不太可能由每位学生来完成,但学生感知与理解,未知问题的反映等,再加上教师的个性化总结,都丰富了课堂总结的外延与内容。

此外,还有在课堂延伸中的互动等,课堂互动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配合教师,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实效性,这样的学习方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我将以此为动力,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思考、发现、实践、提高。在实践的课堂教学中尝试更好地、更能实现师生互动的方法。希望政治课堂能显出更有活力,显得更加有生机。

总之,在政治课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的,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就一定能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政治教师只要肯下苦功,启迪的钥匙一定就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的教学一定会收到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启迪学生的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

(作者单位 河南省信阳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