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有效预习的几种方法

2013-04-12 00:00:00钟卫华
新课程·上旬 2013年9期

摘 要:有效教学早已走进课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应指导学生学会预习,使课堂学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有效教学;预习;方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了在教学中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要掌握好教师所教的知识,就必须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可以说预习习惯的养成不仅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让工具书助其学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由于农村孩子的知识面比较窄,词汇量也少,难免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难的、不认识的单词,这就要求学生尽快学会查阅字典等工具书。要学好英语,必须多查、勤翻字典,并逐步达到查得快,查得准。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知识面,积累了大量的单词,还培养了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

二、勤于动笔提高记忆

预习不只是读读、想想,同样要注意多动笔。在预习过程中,把不懂的或是容易混淆的单词、短语、句子记录在预习笔记上。通过做笔记,可以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找到要复习的内容,既准确,又便于检查,易集中精力复习,增强记忆。做读书笔记的过程,就是理解、消化所学知识的过程,所以说,做读书笔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

三、教师引导助其提升

预习过程中,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学。自学的习惯中除要求学生完成一般任务外,还应鼓励学生形成“不提问题,不读书”让学生在初步自主探究文章的过程中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这样久而久之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并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在课堂上他们就一定会更加积极主动地结合教师的讲解去获取答案,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常言道: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学生重视预习的重要性,教师认真指导学生预习,巧妙运用合适的预习方法,预习肯定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也可更顺利地开展教学工作。

四、经常检查预习结果

为了督促学生提高预习质量,教师应及时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检查。教师可以通过问答和背诵的形式来检查预习的效果,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如果完成得不好,教师应该对不清楚的问题加重讲解。通过检查,不仅可以找出学生有问题的地方及时给予解答,而且还要适当给学生一些合理的评价,使学生从评价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告诉我们课前预习是多么重要,因此,初一学生从一开始就要养成英语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榆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