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活动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学生的运动技能以及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活动的价值有很多,游戏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保持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游戏活动;价值分析
体育教学是初中阶段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的开展对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学生的运动技能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体育教学中应高度重视体育活动的引入,使体育活动与体育教学进行有效结合,从而实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教学目的。
一、游戏活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及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还有助于使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以及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因此,教师在初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运用体育活动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教师在为学生上“田径”课时,可以有效指导学生组织“两人三腿”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自由结合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赛跑比赛。当游戏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比赛成绩给予相应的评价,对获得比赛胜利的小组给予言语和物质上的奖励,提高小组成员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比赛中失败的小组应给予小组成员相应的鼓励,帮助其找到失败的原因,争取在今后的比赛中能够再接再厉取得最终的成功。教师利用这样的游戏活动及处理学生活动比赛成绩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游戏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动机,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可靠的保证。
二、游戏活动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而是以自我为中心进行体育教学,将体育知识机械地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较多地接受没有趣味的体育知识,教师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制约了学生个性与共性的发展,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善于创新教学模式,对体育课程进行大胆地改革,在体育教学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融入体育游戏活动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同时也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供可靠的保障。教师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以及情感等诸多特点,为学生精心设计出科学、合理以及富有趣味的游戏活动,以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游戏活动有助于保持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未能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得教学形式单一、呆板,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利于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入游戏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提高教师的体育教学水平。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应适时地利用游戏活动,减少体育教学活动的竞技性,使体育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不断增加,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共性发展的教学目标。教师也可以让各个小组的学生进行比赛,以传球过程中掉球最少的小组为胜利,这种游戏活动比赛方式对保持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便于学生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中增强自己的体质及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游戏活动符合学生好奇爱玩的年龄特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地发展。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在结合学生学习现状及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入游戏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和水平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杨果元.浅谈体育游戏对学生社会行为培养的作用[J].才智,2013(16).
(作者单位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