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解读,学生比教师紧张,每个环节教师与学生角色转换,运用新模式到自己课堂中并进行反思,做好三个环节,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人,努力达到课堂高效化。
关键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结构;课堂反思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结构的实质:全过程让学生学。“先学”:第一,介绍学习目标。(一分钟左右)第二,自学指导。(两分钟左右)第三,学生自学。第四,学生练习。“后教”: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
一、先学
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未开讲之前紧紧围绕本课时学习目标,按照教师的自学指导所进行的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主学习。这种先学不是要求学生堂堂课前预习,因为课前预习也有一些困难:如难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按要求做到、有时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无教师指导达不到相应的效果、流于形式等。而课堂中的先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课时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追求目标;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这种先学是有序的,非放羊式的;学生的自主学习也非自由学习,而是围绕学习目标进行独自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制订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
二、后教
在先学的基础上,师生就学生在先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相互实践、相互探究、相互学习的互动过程。学在教之前,教在学之后。
课堂上教什么?以学定教:学生会的不教,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解决。在后教中,教师不凭自己的经验确定教什么,也不刻板的按照教案确定教的内容。因为,教案是经验的总结,它可能落后于课堂,而课堂是新的、动态的。教师教的内容应该完全依据学生自学后的情况来确定的;注意学生是表面会还是真的会,是只会做题,还是按规律做题。
课堂上怎么教?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尽可能地交还给学生,由学生自己解决,只有这样,学生的认识才深刻。而教师应在学生都不能解决问题的状况下才出现。教师的出现也不是大包大揽地讲,也是“兵教兵”“老兵教新兵”,引导学生寻找规律,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教的方式,让已掌握的学生先讲。讲对了,教师肯定;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更正。“兵教兵”不仅体现在课堂,还延伸到课后。洋思在安排学生座位时,都是让后进生和优秀生搭配在一起,结成“一帮一”帮扶对子,这样不但能够有效地解决学困生的问题,而且还促进了优秀生的提高。
三、当堂训练
是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的理解。这是为了达到目标所进行的又一次自我探究、自我学习的过程。当堂训练,像考试一样训练。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做到“堂堂清”。当堂训练的练习分为三个层次: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
四、教应有法,但教无定法
对永威课堂教学这样的思考,我也想到我经常对在现代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中,要真正做到“以学定教”,构建愉快高效课堂,必须处理好三个环节:(1)找准学生的学习起点能力,精心设计好“导学案”。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弄清楚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奥苏贝尔提到的“学生知道了什么”,指的就是学生的起点。教师要编写出适合学生的有效的导学案,就必须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2)引导学生利用“导学案”进行前置性学习要具有可操作性,易于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而掌握;要能引导学生总结提升方法,便于学会并会学;(3)根据学生前置性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在“以学定教”的课堂探究实践中,能营造出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真正做到新知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认识;新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答;新规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概括;新系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建构;并立足课堂,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探索者,从而构建愉快高效的现代课堂引发了一连串的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观上,教师由“蜡烛”变为“打火机”;学生观上,由“英才培养”变为“人格学力素养培养”,让学生由单纯被动学知识走向学会全面自主学习;课程观上,由“单一集中”变为“多元融合”的课程设置。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基本模式,在这几个环节中,并非一成不变,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课型的不同,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要达到教学双赢,不一定要规定为哪种模式,但是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真正体现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田家斌.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解读[J].东风教育集团,2009.
[2]钟乐江.“以学定教”才能构建高效课堂[J].教育导报,2011.
(作者单位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椒山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