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接触现在完成时

2013-04-12 00:00:00王瑞
新课程·上旬 2013年9期

摘 要:英语语法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也是教师教学的重点,然而无论是哪所中学,一些学生在学习语法时仍存在着恐惧心理,教师对这一现象也感到困惑。因此,教师要正确地加以分析和利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强调英语学习过程,找到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效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应该能解决这一难题。

关键词:现在完成时;创设情境;语法错误;一般过去时

中学生从年龄上来讲,正好处于青春发育期,此时的他们不但在生理上发生了较大变化,内在心理上的变化也是很明显的,而且这种内在变化往往不容易被发现,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上的偏差或障碍,这在中学生语法学习的习得中表现尤为明显。它不但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障碍,而且成为他们心理健全发展的沉重包袱。为了在英语教学中更好地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摸索出适合新课程标准策略目标的有效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以较难的时态——现在完成时为例,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正确、有意义且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以供读者管中窥豹,聊博一哂。

一、教师创设语境

1.利用图片及各种音像资料将枯燥的语言转化为生动的生活情境。如,在学习现在完成时时,教师可以通过一幅幅妙趣横生的卡通图片来创设语境,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现在完成时的两种用法——影响性和持续性。

Lin Dan looks so excited because he has won the race. (可以出示一张林丹获胜的图片)

再出示一张金婚的图片,让学生造句。

(1)They have been married for 50 years.(时间段)

(2)They have been married since 50 years ago.(时间点)

(3)Fifty years has passed since they got married.

(4)It is /has been 50 years since they got married.

2.教学对象主体化。按照学习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并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掌握语言并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依据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教师有必要调动学生参与交流互动的热情,使学生获得充分的实践机会,在语言的海洋中体验语言的意义,感知语言的形式。

紧接刚才设计的话题,教师可以与学生展开互动式的对话。

S1:Your age is 41,I guess.

T:Yes,41 is my age.(学生很欣喜猜中答案)

S2:Have you taught English for 15 years?

T:No,longer than that. In fact I have taught English for 20 years since 1990.

(此处教师边与学生口头交流,边画出时间图,引导学生在有意义的交流中,初步感知新的语言现象)

(学生为教师有这么长的教龄发出了惊讶之声,同时也特别想用新的语法现象来对后面的数字进行猜测)

S3:Have you lived in the city for 15 years?

T:No. I have lived in the city since I graduated. You know 15 years ago, I joine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教师做入党宣誓动作引导学生理解)

I have been a member i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for 15 years.

T:What does the number 2 mean?Two years ago, what happened?

S4:You began to teach us English.

(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恍然大悟)

T:That’s right. Two years s ago, we got to know each other and became friends. We have been friends for two years already.

(学生都欣慰地笑了,既为猜中了答案,又为理解新的语法现象而欣慰)

二、学生语法错误的处理

英语课堂上学生的错误在所难免。从某种程度上,学生正是在犯错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能力的。语法课堂上,如果一味地追求学生语言的流畅,淡化学生语言的准确性,那就难以真正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但是,如果只顾语言形式的准确性,不顾语言的内容和意义,那也会挫伤学生语言交际运用的积极性。语法课堂上,教师应审时度势,灵活地处理学生的错误。如果活动目标是语言交流的顺畅,学生语言运用的错误是由于疏忽、紧张、激动等原因所引起的口误,不必有错必纠,可以在学生表达完之后进行点拨纠正。如果活动的目标是为了语法新知的准确使用,那就得及时纠正。如:

(1)他死了三年了。

误:He has died for three years.

正:He has been dead for three years.

正:He died three years ago.

正:It is three years since he died.

正:Three years has passed since he died.

(2)他来这儿五天了。

误:He has come here for five days.

正:He has been here for five days.

正:He came here five days ago.

正:It is five days since he came here.

正:Five days has passed since he came here.

(1)(2)句中的die、come为终止性动词,不能与表示“段时间”的状语连用。那么,应如何正确表达呢?可以采用下面的四种方法:

(1)将句中终止性动词转换为相应的延续性动词,如上面两例中的第一种正确表达方式。下面列举几例:leave→be away, borrow→keep, buy→have, begin/start→be on, die→be dead, move to→live in, finish→be over, join→be in/be a member of.

(2)将句中表示“段时间”的状语改为表示过去确定时间的状语,如上面两例中的第二种正确表达方式。

(3)用句型“It is+段时间+since...”表达原意,如上面两例中的第三种正确表达方式。

(4)用句型“时间+has passed+since...”表达原意,如上面两例中的第四种正确表达方式。

三、让学生理解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的区别

在我们的教学中,即使已经把现在完成时讲解得非常透彻,学生似乎也懂了,从作业情况来看,好像效果也非常好,但出现一般过去时的时候,学生的错误率高得难以想象。所以,过一段时间后,教师必须让学生了解现在完成时和一般现在时的区别。

1.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事、存在的状态或经常发生的动作。说话的侧重点只在于陈述一件过去的事情,不强调对“现在”产生的影响。

e.g.He visited Guilin in 1998.他1998年参观过桂林。(只说明去桂林的时间)

2.现在完成时表示动作发生在过去,对现在造成了影响或产生了结果。不与确定的过去时间状语连用。

e.g.Jill has bought a new computer.吉尔买了一台新电脑。(着重点是现在有了一台新电脑)

3.两种时态的区分。

(1)一般过去时的谓语动词用过去式,而现在完成时的谓语基本构成是“助动词have /has +过去分词”。如,The film started at 7 o’clock. He has been a teacher for many years.

(2)一般过去时通常与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连用。如:yesterday,just now,in 2002等;而现在完成时则常与just, already, never等副词和these days, since..., for...等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连用。

看看以下的几组句子,有什么区别?

① Have you seen the film?(A) Did you see the film?(B)

(A)句强调的是被问者对剧情是否了解;(B)句强调的是看这部电影的动作是否发生过,并不强调是否知道其内容。

② How has he done it?(A) How did he do it?(B)

(A)句强调的是他做这件事的方式对现在产生了某种影响;(B)句单纯地询问做这件事的方式。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态度对于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作用。我们要怀有积极的教育情感,时时刻刻准备着传递正能量,只有与学生在情感上相融,处处为学生着想,并用恰当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学生才会具有持续的对于英语学科的强烈的兴趣,这样更有助于我们的语法教学。

参考文献:

王颖.现在完成时教学设计[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3(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北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