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探究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2013-04-12 00:00:00吴健
新课程·上旬 2013年9期

摘 要:“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上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和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其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更是值得思考的。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师;角色定位;探究活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为保证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在探究活动中必须找准位置,清楚“台上”与“台下”的位置关系,明确“台前”与“台后”的分工定位,为了使数学教学探究活动得以有效开展,教师要当好以下几个角色。

一、探究活动氛围的营造者

教师在课堂不但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而且在心理方面为学生创造宽松、安全和愉悦的探究氛围。要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内提供恰当的探究材料,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需要与动机等,这样才能使探究活动有一个浓烈的氛围和良好的开端,学生的创造性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以取得预期的探究效果。

二、学生思维活动的促进者

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在探究活动中对于学生标新立异的观点、“不走寻常路”的解答,千万不要错过机会,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思维产生直觉和灵感,扶持、帮助学生思维的发展与完善,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更高水平发展。

三、探究活动方向的调控者

在数学课堂中,经常出现探究活动收放失控的现象,造成课堂上有时热热闹闹,学生积极性很高,有时一潭死水,鸦雀无声。教学效率低下,该完成的任务完不成,让课堂探究活动成为无效教学或低效教学。究其原因就是教师对探究活动的目标不够清晰,对探究活动的过程缺少针对性的调控,对探究活动没有充分的预设。教师怎样在探究活动中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比如,当学生无所事事时,教师要及时抛给学生活动任务;当学生面对问题无从下手时,需要教师及时指点迷津。这样,才能对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产生的想法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把握,调控好探究活动的方向,保证探究活动的效果。

四、探究活动信息的收集者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不同的学生个体、合作小组可能提出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也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这些问题、方法、困惑等都是探究活动中我们最需要的资源。教师只有深入了解每个学生,走进每个小组,通过细心观察、耐心倾听、真心交流、用心分析、及时了解,把握好学生动态并进行有效调控,更好地促进探究活动的有序进行。所以,教师及时有效地收集分析探究活动信息也至关重要。

总之,探究活动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教师要对自己准确地进行角色定位,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开展数学活动,促进教与学固有方式的改变,最终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朱湖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