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家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由此可以看出,数学对生产、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充分展示数学的作用,以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质量;目标;教学模式;评价;反思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之本,是学校的生命线。因此,对于一个学校而言,要想立足于教育之林就必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要想立足于教坛就必须全力以赴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呢?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高效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明确教学目标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教材内容,设置恰当的教学方法。而且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目标,还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及过程与方法目标三者缺一不可,这是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基础。因此,再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整体出发,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以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不再是教师单一的知识传授,传统的满堂灌、一刀切已经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了。因此,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授课的时候,我们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又如,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以往将学生每天泡在题海中的教学方式,要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或者是一题多变的练习,要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找到个性发展的空间。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促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三、完善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有效手段。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转变以往的终结式的评价模式,要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我们的评价不在是单一的看重学习结果、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动机。从而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中,正确地认识自我,重拾学习信心。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注重优等生或者是学困生的评价方式,而忽略了那部分较为稳定的中等生的评价。因此,教师要注意完善评价模式,要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
四、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它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然而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听到有教师这样抱怨:“为什么讲过的试题学生还是不会”“为什么学生的答案都是一样的”等,其实,教师在抱怨的过程中可以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到底错在学生还是错在我们教师自身。然而,这个过程就是教师反思的过程,教师要反思每堂课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几分,反思自己的那一部分没有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思自己是不是还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被动地学习等等。只有教师在反思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有针对性地改正,才能真正地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总之,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不是教师简单地说一说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教师从新课的导入到课下的反思都要认真地完成,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最终才能真正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 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