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言文阅读是初中语文学科阅读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养成,对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熟读背诵;重点记忆;理解掌握;变式练习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着重按以下四步进行。
一、熟读、背诵
熟读、背诵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语感最有效的途径,是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因此,对于每篇文言文的学习,首先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熟读、背诵。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读,要读出语气、语调,要读出抑扬顿挫的节奏;要求学生要在理解思路的基础上背诵,避免死记硬背。在背诵中深入地理解作品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把握写作特色,并从中使学生汲取营养,受到古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二、重点记忆
一篇文言文涉及的知识较多,又不能要求学生全面记忆,否则就等于没有记忆。应该有策略有重点的要求记忆。
1.重点记文言实词
学习文言文要下工夫学习文言实词,因为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字词,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对文言实词,我要求学生重点记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常用的实词等。
2.重点记名言警句
要求学生勾画出每一篇古文的名言警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揭示主题、中心的关键性原句(如,“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等),描写山水环境的语句(如,青树翠蔓,蒙落摇缀,参差披拂等)和表现作者心情的句子(如,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等)。重点记忆这些句子,并理解它们在文中的作用,以备理解性记忆之需。
三、理解掌握
1.了解文体常识,便于使学生掌握文体特点及写作方法
如,《五柳先生传》,通过了解自传体的特点,学生能够掌握本文结构上是由正文和赞语两部分构成的;了解《小石潭记》中“记”的体裁特点能更好地体会移步换景的写法;从《马说》“说”的文体中,便于知道托物寓意与《陋室铭》的托物言志的不同。掌握文体知识,对学生以后的写作大有帮助。
2.理解创作背景
只有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作品的内涵。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最后躬耕归隐。了解了这一背景,学生才能对《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的政治理想有深刻的认识。
3.把握文章主旨
只有把握文章的主旨,才能解答相应的实际问题。
四、变式练习
变式练习是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关键途径。新课标要求:“习题的选择和编排要突出层次性,设计巩固性问题,探索性问题。”因此,问题的设计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理解能力的训练
学习《论语八则》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五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这是对学生文言语句理解能力的训练,这比让学生单纯翻译更有效。
1.表达能力的训练
如,《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对夜游的描写高度凝练,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这种美丽的景色写出来。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和读、写能力。
2.生活体验的训练
让学生联系社会生活谈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现实意义;谈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伯乐的作用;谈谈从宋濂身上获得的人生启迪;谈谈世外桃源与科技发展的今天更喜欢哪一个?等等。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但拉近了文言文与学生所处时代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使学生懂得古为今用,学以致用,从思想方面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
以上就是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的文言文四步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大家不妨试一试。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