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探析

2013-04-12 00:00:00伊兴华
新课程·上旬 2013年9期

摘 要:物理学的每一个概念、规律大都依赖于实验,实验不仅是技术的操作过程,而且包含创造原理和创新技法。因此,物理实验的创新是培养与训练学生创新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物理;实验;创新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改革物理实验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对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初中物理实验的创新。

一、要更新教学观念

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的实验教学方法。

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上课方式,让学生能不受拘束地思考。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做到:

1.学生取得成果就给予充分地肯定或表扬

2.做实验时,教师要尽可能地“放手”

3.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4.不能强迫学生走自己设计的“轨道”,给学生以发展的空间

二、教学中实施小实验、小制作

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习物理的难度,使学生对物理产生畏难情绪,要把握住小实验的教学激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如,“纸盒烧开水”,就是对知识的再学习过程,纸盒遇火就燃烧,为什么能烧开水?学生动手完成实验,思维会很活跃,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并由此达到知识升华。因此,小制作、小实验的实施过程推动物理教学向前发展,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恰当地引导,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生动形象的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合适的实验能启迪其思维的定向探究。讲“大气压”时,可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子并倒过来,看到水流不出,纸片不掉,使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接着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使他们感到大气压很大。通过这些新奇的实验,学生对“大气压”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兴趣促使他们去探究创新,是创新能力的驱动力。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初中物理是以实验为主,但在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的限制,实验效果不尽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可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提高实验的演示效果。例如,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若按传统方法进行,现象不是很明显,此时如改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演示物体从无穷远至小于焦距的实验过程中物距、像距和像的变化情况,由于实验现象明显,自然得到了重要实验结果。

总之,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大胆尝试,通过实验实现新课程理念。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行创新,为培养大量的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一个可行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齐万文.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2009(18).

[2]邢耀刚.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刍议[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

(作者单位 甘肃省古浪县黑松驿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