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04-12 00:00:00杨秀琴
新课程·上旬 2013年9期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从总量、结构和素质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随着市场人才结构的逐步调整与融合,职业技术教育成为适应社会人才培养需求的重要途径,这对培养社会基础人才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中职生的思想特点,对他们加强德育教育工作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就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当今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现状

总体上看,大部分中职生是好的,他们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尊敬师长,但部分中职生日常行为习惯、心理素质、意志力等较差。这些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做事总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只顾自己,出现了狭义、偏见、暴躁、孤独、抑郁、固执、攻击等不良个性的心理特征,经常逃学、旷课,甚至有的学生毫不内疚地说谎,做一些违纪违法的事情。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提前了许多。一些学生把精力用于早恋而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二、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问题的成因

(一)社会原因、社会转型的环境变化

时代变化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在多元化的价值观社会里,学校德育与社会影响时而融合,时而冲突。在冲突中,学生陷入迷惘。互联网的普及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具体表现在信息环境的开放性和难以监控性,极大地减弱了学校德育的可控性;多元信息、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念的交汇和冲突,增加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信息网络文化和网络犯罪现象使学校德育面临新的挑战,痴迷信息网络影响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家庭原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补充。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中等职业学校家长普遍忽视了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出现问题再进行纠正和教育,结果是德育低效甚至无效。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夸大了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相对来说却忽视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家庭环境较差、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素养不高,把教育子女的责任过多地推卸给学校,甚至认为交学费给学校,学校就应该把教育孩子的事“包干”。

(三)学校原因

各中等职业学校为了追求学生的就业安置效果,尤其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提高,把专业技术的学习作为评价教师和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据。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学校把理论知识教育、专业技能培养摆在了首位,把育人问题摆在了次要位置,因而使学校德育工作流于形式,难以适应当前中职生思想的发展变化。

三、针对中职生德育方面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展现教师个人人格魅力,充分体现教师的表率作用

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要积极地寻求适合中学生成长的思想道德教育对策,利用每年的传统节日以及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歌咏比赛、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形式,对学生开展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另一方面还要用时代精神感召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适应形势,以时代精神去感召每一个学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家校加强联系,优化家庭教育

大量事实表明:家庭教育缺失是导致中职学生德育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重教不会教、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学校应办好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举办电视讲座、播放录像、做家访等,灵活多样地向广大家长传授教育子女的正确方法。另一方面,发挥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的监督作用。邀请家长来学校访问,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老师和家长通过座谈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教育好孩子的方法经验,督促家长应共同承担起对学生进行道德养成教育的责任。

(三)德育与处罚并存,强化学校教育

1.应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道德缺失的种种现象,学校应根据学年工作计划、结合时事和一些重要的节日纪念日,合理安排德育教育的各种主题。例如,理想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挫折教育、反思教育、环境教育等等,以主题班会、专题讨论、演讲竞赛、黑板报墙报、观后感、读后感等方式进行。触及学生心灵,加深体会,提高认识。另外学校还应通过校报、校刊、文艺汇演、道德模范人物的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主流意识的宣传,让主流道德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建设积极向上、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乐于奉献、团结守纪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创造健康和谐的发展空间。

2.对违纪学生应实行适当的处罚。在实际生活中单纯的说教有时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理智的教育应该是有爱有罚的教育。在对问题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激励教育、正面教育的同时,必要的惩戒也是不可少的。当学生出现严重的违规违纪行为时,如寻衅滋事、敲诈勒索、打架斗殴等,学校应该从学生发展前途出发,实行适当的处罚,该通报批评的通报批评,该停课反省的反省,该给处分的公开处分。使违纪学生切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承担起相应的后果和责任,同时给其他学生以警示作用。让学生在成长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学会成长。

(四)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所取得的成果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和道德素质相对较差,行为上经常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在德育工作中,过高的要求会使学生感到做不到而失去进取的勇气,而过低的要求则达不到引导学生进步的目的。因此,德育工作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提出适度的要求,不断地提出德育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他们需要激励,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所取得的成果,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它既是对学生道德行为的肯定,也是对学生道德思想的不断强化。给学生适时的鼓励,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的思想教育要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只有不断改革,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形式、方法及途径,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 山西省孝义市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