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职业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就业教育,是直接为就业教育服务的教育。所以,为了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现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做”中“学”教学理念的项目化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技能操作训练,达到为面向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
关键词:项目;模块;学生为主体;技能训练;兴趣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客务服务与管理》课程的设置、教学仍沿用了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使得专业技术实践技能的训练远远不能得到充分实现。关心或直接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突出能力培养”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必须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以适应现代职业教学的需要。
我校的《客务服务与管理》课程设置,在教学模式上,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烙印仍然很深,过多地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理论多、实践少,不利于对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不够紧密,不利于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为了适应职教教改的需要,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在《客务服务与管理》的教学中,我以劳动力市场分析和职业岗位群分析为切入点,采用了项目教学模式,对纯理论知识进行删繁就简,紧扣培养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这条主线,让学生找到学习兴趣,重新认识了自我。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一、化整为零,自己设计项目
我们知道,职业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就业教育,是直接为就业教育服务的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学生优良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直接为企业第一线培养实用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职校学生经过在校的学习后,要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但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差、学习自觉性缺乏的情况。如果一味地在课堂上讲理论,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继而产生消极悲观的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认真分析了教材和大纲,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把《客务服务与管理》的技能训练分成四大项目,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穿插进行模拟练习,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考核,以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这四大项目分别是:
项目一:前厅部对客服务(迎送客人、客房预订、门童服务、入住登记、行李服务、引领客人进入客房、处理客人投诉、问讯服务等)
项目二:客房部对客服务(服务员如何进入客房的操作、客房介绍、斟茶继茶、洗衣服务等)
项目三:三分钟西式铺床(第一单甩单包角、第二单甩单与毛毯的包角、装枕头、铺床罩等)
项目四:客房清洁(说出客房清洁的顺序、茶杯的清洁、房务工作车物品的摆放、客房内物品的摆放、卫生间物品的摆放、卧室的清洁、卫生间的清洁)
这四个大项目中,每个项目又含有若干个模块,其中括号内的为模块。在具体教学中,要先让学生逐一消化各个模块,最终掌握大项目的知识与技能。在这些项目中,既有针对将来直接踏上社会工作的学生设置的项目,如项目一和二;也有针对客房初级工资格考试和进行对口高考的技能考核的项目,如项目三和四。
二、激发兴趣,强化技能训练
职业教学的改革,同样是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教学过程的行动化。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根本的,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课程设计者、学习过程中的教练、导师和顾问。借鉴“行为导向”模式,为学习者提供在“做”中“学”的学习机会,而项目教学就是体现这种“做”中“学”的教学理念的一种很好的模式。在具体的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在教学上作如下安排:直觉兴趣(对技能操作本身感兴趣,主要是观看VCD片中规范、高质量的技能操作,同时由教师在一旁讲解或由老师亲自来进行示范)→操作兴趣(让学生自己模拟操作,发现问题及时辅导)→量化考核、体验成功(通过一定方式的考核,评价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更进一步促进理论的学习)。现在以笔者的项目化教学为例加以阐述。
1.直觉兴趣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动机与兴趣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兴趣,使学生亲自参与到新知识的发现、思辨、解决过程中,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能力。前厅部分的对客服务操作项目是前厅篇中唯一的一个操作大项目。该部分理论非常繁琐,细节要求多。俗话说,讲千遍不如做一遍,所以,我设计了这一个前厅部的对客服务项目。通过理论的讲解和分段观看VCD片(迎送客人、客房预订、门童服务、入住登记、行李服务、引领客人进入客房、处理客人投诉、问讯服务等)中规范、高质量的技能操作,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然后给大家布置任务,要求请学生来模拟表演。此言一出,学生都跃跃欲试,兴趣十足,并且产生了“与我有关、一定要学”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2.操作兴趣
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之后,就落实学生分组去准备。比如,客房的预订的这一操作项目,安排每两人一组,可以是准备电话预订的,也可以是准备上门预订的,甚至可以是用英语对话的。在学生准备之前,老师给予一定的要求:注意礼貌礼节、正确的程序、规范的动作等等。然后,在上课前,预先请几组学生来模拟表演,并用家用DV机拍摄记录下来。比如,可设计这样的一些错误细节:用右手拿电话机、未等客人讲完话就挂机等等。在上课时,播放该DV片,让学生来找误纠错,同时建立了实践操作的正确概念,这样就会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的理解。而且,运用DV机拍摄录像,既可以在课堂上反复播放寻找错误之处,方便教学之需,又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看事容易做事难,良好的基本功是建立在平时练习的基础上的。
3.量化考核
在学生建立正确的操作程序的概念之后,如不加以练习,一切就如过眼云烟。一个基本技能,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掌握,必须分节分步,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进行练习。练习首先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先简后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克服缺点,以求得稳步提高。如果学生能及时掌握自己练习的结果,可以随时发现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优缺点,使正确的动作得到巩固,错误的动作得到纠正;并可以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改进练习方式方法,提高练习效率。所以,为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促使每一位学生能行之有效地进行技能的操作练习,我采用技能抽测、及时反馈的形式来督促和检验大家的学习情况,即每一个模块练习下来之后,就要随机进行抽测并进行量化打分。这样做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练习的结果,掌握练习的要领,鼓舞学生提高练习的信心,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技能的形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像这样的技能操作,一是学生脱离了枯燥的理论教学做任何技能操作都很感兴趣,二是这样的技能与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息息相关,所以学生练习得都很起劲。若老师给予的分数比较高,就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通过这种方式教学,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很轻松、愉快。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已没有了原来的好生、差生之分,课堂上都能积极表演,有问题及时提出,有成绩教师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喜悦。经过试点教学,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实习单位的肯定。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能促进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贯穿起来,克服过去学生对纯理论的厌学心理;有利于学生学活专业知识,提高操作水平,激发探索、求知的欲望;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操作失误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而学生也可以从自己的失误中吸取教训,获取经验。
参考文献:
陈明东.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与兴趣.校长阅刊,2005(06).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幼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