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层教学”的本质与孔子的“因材施教”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可以说前者源于后者。职业高中的数学分层教学,是依据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分出层次进行相对应的教学,可以说它是因材施教的一种体现。它既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又有利于教师把握学习进度,提高教学质量。虽然分层教学在职业高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层次的探究。
关键词: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次教学;解决方案
社会上“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制造了“普热职冷”现象,一直影响着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因为职高生基本上都是经由普通高中筛选后的学生组成,所以他们的起点比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低,基础能力也相对较差,又加上学校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单一,有很多的职高生在学习上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提高职业中学数学教学质量迫在眉睫。有关人士根据全面发展的相关精神提出了“分层教学”的方法,该方法在一些学校得到了实施,我们主要针对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教学进行相关的实践研究。
一、职高数学分层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据调查,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引进分层教学的概念以来,国内各省市都有学校进行与分层教学相关的实践研究,各有成败。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分层教学是针对职高生生源的参差不齐的现状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而提出的,具有现实性、飞跃性和可行性。它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增强目的性,提高积极性,加强自信心,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程,在完成基本学习要求的同时发掘自己的潜能和寻找到适应自己的学习方式。它组织灵活多样,有利于信息传输畅通,彰显教学的独特功能,但是,也有资料显示成绩处于低层次的学生不仅没有从分层学习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与成绩的提高,还适得其反,使得其心理状况受到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职业高中分层次学习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缺陷的,我们应当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逐步完善该教学方法,并提出更好、可行性更强的方法来解决职高生源,甚至是各学校生源参差不齐的现状。
二、职高数学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及效果
培养学生应有的较高层次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满足专业课程设置要求,为学生继续深造提供潜在机会是职高教学的主要目的。为了更好地实现该教学目的,相关学校开始实施数学分层教学的方法。本次以数学函数部分教学为例:
1.学生角度
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自愿因能依类进行层次化的划分。主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学习能力、升学就业目标等方面的不同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的学生学习主动积极,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并在课堂内形成了较强的竞争意识和主动参与意识,教学进度要比原来未分层前快得多。B层学生在学习上亦能较轻松地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让原来跟不上的学生在中层找到了自我,有了学习信心。C层学生也由原来的听不懂、不想学,逐渐能跟着学,开始模仿做习题。
2.教师角度
教师是分层教学的实施者,具有引领导向的作用。教师对分层教学的理解深浅、自身素质的高低,相关工作精神的落实与否都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成功施行。教师的分层工作主要包括四项: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辅导、分层测验。对于A层次学生,在讲基本初等函数的时候可以引入实际应用,而对于B层次学生可以适当将应用部分提及一下,对于C层次学生,只要将本课内容牢固掌握即可。
例如,在讲到三角函数的题目:在(0,2?仔)内,使sinφ>cosφ成立,则φ的取值范围是( )。对于本题目,可以有若干种解题思路。对于C层次学生,严格依据课程中的讲解,在(0,2?仔)上做出sinφ>及cosφ的图象,图上可看出两个交点为■和■,所以答案就可以知道为[■,■]。对于A层次学生来讲,可以拓展另外一种计算方法:在单位圆做出第一及第三象限对角线,利用单位圆上的正余弦线来分析。
3.预期实施效果
据了解,分层次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职高生数学成绩“参差不齐”的现状。它的合理科学的有效应用使得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学生整体掌握双基的情况较好,A层次的学生能够具备更好的知识延展能力。
三、相关问题的提出及解决方案
1.相关问题
(1)分层教学对教师要求更高,教师的工作量无形中被加大;(2)对低层次的学生教学转化工作比较难做,不利于学生的稳定和教学的管理;(3)不利于学生交流,容易使低层次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不符合学校教育理念;(4)可能会造成学生成绩素质的差距
扩大。
2.解决方案
(1)注重方法,提高效率,合理进行教学层次的划分。除了成绩,我们还应将其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就业方向等因素考虑进去;要注意其开展的灵活性和各层次的连续性,切忌机械性地将学生
分组,保证低层次的学生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进行学习。(2)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加强教师的责任心和积极性。由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对教师的要求加大了许多。相关部门和学校可以适当地通过一些奖励措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能更加积极有效地进行教学工作。
职业高中数学教学需要坚持“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贯彻落实相关分层教学的精神,从中低层目标入手,积极引导,逐步调动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通过不断的探索来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进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方忠慧.论职业高中教学分层教学法[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3(25).
[2]邓跃庭.浅谈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教学[J].中国西部科技,2012,6.
[3]夏也.职业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初探[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
[4]石振华.职高数学班内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1.
[5]倪兵.进行分层教学 引导合作探究:职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之我见[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10).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